• 67.50 KB
  • 2022-06-17 15:21:00 发布

浅析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系统性问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析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系统性问题--从动词的非限定形式用法谈起 贵州省水城县杨梅中学李伟邮编:553016Email:liuhuyunliwei@126.comQQ:525066924  【内容摘要】:当前,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实践中显得支离破碎,繁难不堪,这不仅仅是严重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有效性,而且也极有可能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扼杀在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就非限定动词的用法,虚拟语气,形容词并列使用等问题来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系统性进行探索,以期能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英语语法的系统性动词的非限定形式虚拟语气形容词并列使用知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从记忆理论上来说对于加强记忆效果是极其有帮助的,这一点是公认的。在记忆任务比较频繁的英语学习中,如果我们在记住了众多单词,记住了众多的表达形式之外还得去记忆一些枯燥乏味的、各自独立的语法知识点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这种现象可谓是层出不穷,给人以捉摸不定,难以应对的感受。这不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使得英语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下面我们就从高中的语法知识点—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开始对英语语法教学系统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众所周知,英语中非谓语动词又称动词的非限定形式,它分为三种形式:1、动词不定式(todo);2、现在分词(doing);3、过去分词(done)。虽然这三种不同的形式看似大相径庭,但在英语中却有着相同的语法功能。从其定义上可知,这三种不同形式除了不能充当谓语之外,其它句子成份它们都可以扮演,例如: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但相同的语法功能却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情况方面完全相同,按存在即为合理的逻辑分析,它们存在着就一定有其语言的必要性,为语言的表现力提供强有力的形式支持,所以这三种形式表达语言的意义,表达方式上一定存在着各不相同的作用。这一点是所有英语学习者都感受和知道的,但问题是在处理它们具体的使用方式方法时,我们的见解和表述方式就不尽相同了,从而使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变得纷繁难解。现在我们就从两道高考试题开始来讨论这个问题。06年福建高考试题第33题:forthebreakdownoftheschoolcomputernetwork,Alicewasinlowspirits.A.BlamingB.BlamedC.ToblameD.Tobeblamed答案 B7 解析 blame为及物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blame与Alice是动宾(被动)关系,这里过去分词作状语表被动、完成。06年安徽高考试题第35题:Mr.Greenstoodupindefenceofthe16-year-oldboy,sayingthathewasnottheone     .A.blamed  B.blaming   C.toblame     D.tobeblamed答案 C解析 toblame作theone的定语。关于blame一词,常用主动形式。如:ItisTomthatistoblame.很明显,这两道高考试题都是在考察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但从两道题的解析中,我们很难明白“blame”一词为什么有时候用主动表被动,而有时候又在使用被动形式—过去分词形式(blamed)。从对安徽省这道高考试题的解析中可知:blame一词常用主动形式表被动,那么在福建高考试题中为什么还要用它的被动形式呢?当然对06年安徽高考试题这道题的解析还有种说法是:动词不定式作定语时本就有被动之意,所以不能选D选项。这些解释无疑会把本来就迷糊的学生搞得更是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我们查查词典可知:blame一词作为动词用时有如下常见意义:1、tosayorthinkthatsomeoneorsomethingisresponsibleforsomethingbad(认为…应负责任,责怪,责骂):MomblamedherselfforDanny’sproblems.(妈妈总认为她应为丹尼的事负责)(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95年英语版)。由此可知,上述对安徽高考试题的解析明显犯了用中文式翻译词意(责怪,责骂)来解释英语词用法的错误,从“(认为)…应该负责”这层意思上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表达被责怪,责骂之意了。而对于第二种解释,我想是由于受到了传统英语语法的影响:如:Sheusuallyhasalotofmeetingstoattendintheevenings.(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1995年版,外研社)在这个句子中不难发现:toattend与meetings之间呈现出了一种被动之意,所以我们很快便可以从中推断出动词不定式用作后置定语时与被修饰词之间呈被动关系,因为在该书中确实是把这种用法归类在动词不定式用作定语这一栏目之下的。但在很多事例中,我们却又看见了与之相反的情况:如:09年安徽高考试题第28题 Theplay          nextmonthaimsmainlytoreflectthelocalculture.7 A.produced                B.beingproduced  C.tobeproduced          D.havingbeenproduced答案 C那么不定式用作定语时究竟与被修饰词之间保持种什么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是主动关系,在什么情况下是被动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根本有效的解释。所以这会让学生觉得很迷茫,最有效的办法就只有死背句子。但如果我们想一想动词不定式作状语用时的情况,那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动词不定式作状语时,句子主语就是其逻辑主语:如:Theyrunovertowelcomethedelegates(目的状语)他们跑过去欢迎代表们。(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1995年版,外研社)再如:Iamsorrytohearit.(原因状语)听了这个我很难过。(同上)现在我们再返回去看看上面这个句子:Sheusuallyhasalotofmeetingstoattendintheevenings.她晚上经常有很多会要开。在这个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动词不定式:toattend的逻辑主语恰恰正是句子主语:“She”。这难道是巧合吗?我认为不是。因为语言的整体性告诉我们,语言中不可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语法规则,否则这种语言根本无法经历住历史的检验而存留至今。所以我认为上述句子中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应是承前省(省略meetings或是them),是用作状语,而不是定语。在这个句子中,toattendintheevenings就是用作结果状语,再如:Iwanttogetsomethingtoreadduringthevacation.我想找点书假期看。(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1995年版,外研社)在这个句子中,toreadduringthevacation就是用作目的状语,而在书中也被归为了作定语用。在《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第555页)关于haveto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例句:DoyouhavetohaveavisatogotoAmerica?到美国去要不要签证?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动词不定式togotoAmerica是被当作状语来解释的。所以我认为,张道真7 教授所编著的《实用英语语法》(1995年版)中对动词不定式用法的归类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统一在一个规则之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解释清楚动词不定式作定语的用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区分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形式。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把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完整的表现出来:非谓语动词类型用作句子成份与句子相关成份之间的关系所表示的时间概念综合因素动词不定式(infinitive)作主语 晚于谓语动词动作语态与时态应作完全考虑,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面。作宾语 晚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定语与被修饰词呈主动关系晚于谓语动词动作作状语与句子主语保持主动关系晚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宾语补足语与宾语保持主动关系晚于谓语动词动作现在分词(presentparticiple)作主语 同步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宾语 同步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定语与被修饰词呈主动关系同步于谓语动词动作作状语与句子主语保持主动关系同步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宾语补足语与宾语保持主动关系同步于谓语动词动作过去分词(pastparticiple)作主语 早于谓语动词动作   作定语与被修饰词呈被动关系早于谓语动词动作作状语与句子主语保持被动关系早于谓语动词动作作宾语补足语与宾语补足语保持被动关系早于谓语动词动作这样才能把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与句式的时态,语态统一起来,而不至于在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中再别树一帜,令英语语法现象呈现出杂乱不堪,纷繁难解的现象。如: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就可以解释清楚一些动词后面为什么不可以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有些动词后既可跟动词不定式,又可跟现在分词作宾语,但意思却大相径庭这些语法现象。如:在解释finishenjoypracticespend等动词后只能接现在分词(或称动名词)时,我们可以说因为这些动词的词意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而不定式的动作要晚于谓语动词动作,这样,在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便产生了自相矛盾的结果,所以不能接动词不定式。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让学生去记忆一些枯燥,乏味的语法条款,从而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解释Iforgettobringmyexercisesbooktoschool.与Iforgetbringingmyexercisesbooktoschool.的区别时,我们也可通过动词不定式与现在分词在表示时间概念上的差别来加以解释。甚而可夸张地把它们翻译成如下中文:1、哦!我忘了带作业本了,(我得回去拿一下)。2、天啊!我的作业本忘在家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7 当然这种统一性不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它还可以辐射到将来时的表示方法,被动语态的表示方法,正在进行时的表示方法等方面,从而使这一系列的语法现象得以统一并使之系统化起来,这样就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记忆体系,促进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也就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们再以高中语法知识点—虚拟语气来进一步谈谈英语语法知识系统化的问题。在高中英语语法--虚拟语气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有很多很多条条框框,如:从句主句过去式would+动词原形had+过去分词wouldhave+过去分词但我们只要细细地从虚拟语气的定义考虑一下便可将这些条条框框解除掉。“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或假想,而不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说的是一个条件,不一定是事实,或与事实相反。虚拟语气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来表示。”从这个定义可知,虚拟语气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通过谓语动词的变化从形式上来实现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是汉语表达中所不具备的一种表达方式,起到表达愿望,警告、提示的作用。所表述的意思只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或是假想,而不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想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们要如何进行处理呢?通过回想我们所学过的时态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过去时所表示的动作都属于过去,也就意味着过去时所表达的东西都有可能是不真实的,而现在时所表达的东西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或是客观存在着的。所以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可以用三句话就概括完毕:用过去时表示现在时;同为过去时的时候,时态往后退一个时态。如果时间状语明显为将来某个时间,时态往后退一个时态。当然一些表示愿望的词如:wishdream等,和一些情态动词在虚拟语气的使用中是常见的。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问题。1、IhaveadreamthatIhavetenmillionyuan.这个表达式所显示的意思是真实的。但如果我们改写成:IhaveadreamthatIhadtenmillionyuan.这就成了虚拟语气。2、IfIamyou,Imusthavefinishedthisworkontime.显然这句话所陈述的内容是不真实的,所以我们要把它改写成虚拟语气才算正确,我们可以把它改成如下形式:IfIwereyou,Imusthavefinishedthisworkontime.3、IwishIcanfly.这句话中“我会飞”这层意思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把它改成:IwishIcouldfly.7 所以我们只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一下句子,我们便可以简而化之的把只属于主观愿望,推断,与客观事实相反的表述方式用对应的过去时将之改写也就成了虚拟语气的表述方式,没有必要再去要求学生记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同时通过对虚拟语气的讲解还可以辐射到“委婉语气”的表示方法,如:“Wouldyouliketo…”这个表示方法为什么就比“Willyouliketo…”这个表达方法语气上要委婉一些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前者属于虚拟语气,也即是把“你想要……吗?”这个意思明显的决定权交给了对方,而说这句话的人只是在做主观的想象而己。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虚拟语气解决条件句中经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的问题,如:Ifitrainstomorrow,Iwillstayathome.“Ifitrainstomorrow,”这个便是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主观上的一种假设。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围绕虚拟语气把过去时、委婉语气、一般现在时表将来时这些用法组成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从而节省记忆点的个数,促进记忆效果。最后,我们简要来谈一下形容词的并列使用问题。从我们学习中得知,英语句式中往往把最突出的,最重要的摆放在首位,如:在表示“我和小明”这个意思时,英语句式通常会表达成“XiaomingandI”。这就为我们处理形容词并列使用时提供了依据,如:一个十二岁大的小姑娘。从分析得知,这个表达式中含有:数量(一个),年龄(十二岁大的),还有“小”这几个修饰词,很显然数量是最明显的,“小”占其次,而十二岁大是最不明显的,所以我们就可表述成:“alittletwelve-year-oldgirl”。换句话说就是最明显的东西放在最前面。但通常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为了处理这个问题费尽心机,有编口诀的,有要求强记句子的,如:asmallroundbrownoldChinesewoodenwritingtable.虽然口诀、歌谣有帮助记忆的效果,但毕竟还是需要记忆,况且高中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己经下降,所以本文认为没有必要。只需要在强调最明显的东西放在最前面时提示学生一些易被误认为明显的东西就可以了,如颜色,高矮胖瘦等。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认为颜色是最明显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很少去区分一些相近色,如我们通常把乳白和灰白都说成白色,但真要去区分的话却十分困难,所以要提示一下学生颜色并不是最明显的。另外高矮胖瘦等形容词也容易混淆,原因在于我们不太经常考虑类似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便可知道,一个人胖与瘦的标准是取决于他的高矮的,所以高矮就应放在胖瘦的前面。这样我们又可以围绕重点词前移这一英语典型现象将形容词并列用法、特殊疑问句句式、感叹句句式、英语的倒装现象等构成一个语法圈。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内感应能力,利于英语学习的深入推进。总之,语言学习应重在感知,而非死记硬背,而对语法进行整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整体感知效应,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力去营造一个整体语言感知的环境,而不能只是一个展示公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条块化模型。 参考文献:7 《实用英语语法》张道真编著199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出版社《朗文英语词典》1995英语版朗文出版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