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2-06-17 15:26: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显性与隐性教学法的对比研究 【摘 要】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法教学在第二外语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一直是一些专家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语法教学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 【关键词】 语法教学;显性法;隐性法;对比研究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Reber于1967年在限定状态语法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显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显性手段(如记忆法、语法分析等)学习语言材料上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是有意识的控制性加工过程。隐性学习与之相反,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晓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不清楚自己在学习。显性学习具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可控制性和学习性等特征;隐性学习则有自动型、抽象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优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并且是一种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的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的活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的句型练习,要求学生自己运用某一有上下文关联的语言情景来练习新学的语法结构。显性法把英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 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 二、在课堂环境下的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对比 在二语习得里,显性知识是指陈述性知识,隐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语言规则表述出来,而程序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的。 1.显性语法教学的特点 在课堂环境下,教师对语法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习者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更加明确清晰。在语法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复杂语法规律的教学,可以大大减少学习者所花费的时间,并且教学效果显著。显性教学可使学生对语法结构更加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发展语言知识。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使大量繁杂的知识点得到有效地消化吸收。
显性教学的优点是可以使学习者形成系统的显性语言知识。课堂教学向学生讲授语法知识和一些语言本身的知识。教师教授的重点为语法结构、语言点。学习者可以清晰表述语言的显性规律。系统的显性语言知识表明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和规则的知识,但不一定意味着它能够有效及熟练地使用这些知识。那么学习者需要用隐性语法教学得到的隐性语法知识来补充显性语法教学得来的显性知识的不足。因此在这一点上,隐性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2.隐性语法教学的特点 隐性语法教学将语法点融于语篇中,以便让学习者清楚地看到话语的意义与功能是怎样受到语境约束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在隐性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重复、记忆、背诵、句型操练、替换练习等机械方式促使语言习惯和自动化反应的形成,尽可能减轻学习者认知或理性思维的负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把语言学习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为学习者应用语言创造条件。情景教学的效果是不容低估的。 在语法教学中,在讲解某些构成同汉语的语法结构相似或者有的语法结构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的英语语法结构时,学生一经指点就可以进行交际活动,用不着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做乏味的句型操练,这就适合用隐性语法教学法。 三、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 基于上述对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教学法各自存在的利弊,但两者并不相互矛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语法知识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语言形式、意义与功能的对等。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 【摘 要】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法教学在第二外语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一直是一些专家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语法教学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
【关键词】 语法教学;显性法;隐性法;对比研究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Reber于1967年在限定状态语法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显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显性手段(如记忆法、语法分析等)学习语言材料上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是有意识的控制性加工过程。隐性学习与之相反,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晓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不清楚自己在学习。显性学习具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可控制性和学习性等特征;隐性学习则有自动型、抽象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优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并且是一种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的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的活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的句型练习,要求学生自己运用某一有上下文关联的语言情景来练习新学的语法结构。显性法把英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 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 二、在课堂环境下的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对比
在二语习得里,显性知识是指陈述性知识,隐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语言规则表述出来,而程序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的。 1.显性语法教学的特点 在课堂环境下,教师对语法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习者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更加明确清晰。在语法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复杂语法规律的教学,可以大大减少学习者所花费的时间,并且教学效果显著。显性教学可使学生对语法结构更加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发展语言知识。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使大量繁杂的知识点得到有效地消化吸收。 显性教学的优点是可以使学习者形成系统的显性语言知识。课堂教学向学生讲授语法知识和一些语言本身的知识。教师教授的重点为语法结构、语言点。学习者可以清晰表述语言的显性规律。系统的显性语言知识表明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和规则的知识,但不一定意味着它能够有效及熟练地使用这些知识。那么学习者需要用隐性语法教学得到的隐性语法知识来补充显性语法教学得来的显性知识的不足。因此在这一点上,隐性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2.隐性语法教学的特点 隐性语法教学将语法点融于语篇中,以便让学习者清楚地看到话语的意义与功能是怎样受到语境约束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在隐性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重复、记忆、背诵、句型操练、替换练习等机械方式促使语言习惯和自动化反应的形成,
尽可能减轻学习者认知或理性思维的负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把语言学习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为学习者应用语言创造条件。情景教学的效果是不容低估的。 在语法教学中,在讲解某些构成同汉语的语法结构相似或者有的语法结构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的英语语法结构时,学生一经指点就可以进行交际活动,用不着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做乏味的句型操练,这就适合用隐性语法教学法。 三、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 基于上述对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教学法各自存在的利弊,但两者并不相互矛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语法知识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语言形式、意义与功能的对等。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到现实的环境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兼并采用显性教学法和隐教学法,使学生在有意识地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结构,从而习得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学习机会,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能够保证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显性教学作为中国大学授课的主要方式,可以使学习者获得系统的语言知识;而隐性教学能够在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同时使学习者获得更好的语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显性教学法与隐性教学法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体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两种教学体系。整合的语法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句法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持久。通过互动性反馈,学生的输出更加高效、更加准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语法知识,兼并采用两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