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0 KB
- 2022-06-17 15:38: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论文廖实《英语课程称准》指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人们越來越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形式的对错经常被忽略。教师们遇到公开课、观摩课以及经验交流更是回避语法教学。许多人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不必去教语法,忽视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误认为小学语法教学无足轻重,甚至完全抵制语法教学,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练好口语和听力就4以了,英语教学巾“重知识、轻能力”较向了“重能力、轻知识”的极端。也有些小学高年级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脱离现行教材,把语法教学当成了教学的重点,对词、句、时态等等花很多时间,很大精力去细讲,强调语法概念,侧重语法知识的孤立训练,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语法是用词造句的综合规则。教学语法的FI的,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必不可缺的内容。事实上,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语法知识是为交际活动服务的,语法是帮助实现准确交际FI的的手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正确看待语法教学的地位,探索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策略,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目的來进行。教师要在大量直观、形象、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对语法项目的关键之处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和概桮其特点,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一、利用客观事物,直接形象化、交际化呈现语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语法知识则是抽象的、枯燥的,这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某一知识点具体为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广泛利用图片、实物、动作、简笔画、歌曲、游戏等直观手段呈现语法。如:在教学方位介词时,可采用实物呈现法。教师首先出示一tovbear,把它放在讲台上比较显眼的地方。T:Whereisthebear?Ss:It’sOnthedesk.教师反复做放的动作,让学生明白on的概念,然后教师把toybear〜速放到讲台内。T:Whereisthebear?lsitonthedesk?Ss:No.T:Whereisit?Ss:It’sinthedesk.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操作,让学生在说和做的交际活动中明白介词的用法。教师也可以用同样的实物展示法教学infrontOf,behind,near等介词。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图画、简笔画等直观手段形象呈现内容。例如:在教学名词复数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anapple,依次画两个、三个,教学apples,然后再举一些其他的例子,让学生自己说。这样在直观的对比中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复数的意义。二、选择真实的语言材料,在交际活动中练习语法。
1.以旧带新,做好铺垫。语法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急于求成。应注意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从学生己具备的语法能力人手,找到最近的切入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性的方式。这种隐性的方式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项FI巧妙地融人语言活动中,并进行从旧知到新授,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铺垫,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法。如在教学第三人称单数的特殊疑问旬:What,doesshe/heusuallydOattheweekends?及其回答时,教师首先川"以从复习’Whatdoyouusuallydoattheweek—ends?人手。复习时,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出动词短语,当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己能熟练运用时,教师就顺势较换人称询问。T:LjMing,’Whatdoyou—usuallydoattheweekends?L:Iusuallyplaycomputergames.教师问三五名学生,并将动词短语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教师提出问题。T:WhatdoesLiMingusuallydoattheweekends?引导学生说出Heusuallyplayscomputergamesc,教师在引导学生说的过程中将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在黑板上标出来。这样由学生熟悉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机结合起來,活化了语法教学。2.预设语法形式,操练实践语言。语法活动的设计可以丰富多彩,但在教师刚开始介绍了某一种语法规则或现象后,有必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率较高的练习,让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经过一个替换的过程添加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因此运用预制语块建立框架,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如“Doyoulikethiskite?”,己具有初步概括能力的小学生很容易从这个语块中推断出thiskite是可以替换部分,Doyou:like......?是充当框架,可以用这个框架询问对方喜欢什么。学生可以用这个语块生成很多句子,无意识中自然获得了语法形式能力。同时,语法教学应与句型教学相互配合,在一些典型句式的操练基础上,进而学习词法和语法。在学习语法时,又借助句型操练,变语法知识为运用能力。三、创没交际情景,归纳总结语法。1.利用真实惜景,适当点拨语法。情景是指运用目的语的环境。语言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中。新颖、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引发学生快乐、愉悦的情绪状态,而语言也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以,教师要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盼隋景中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知识巾抽象变形象,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在教学形容词比较级时,教师付以选两名高个学生到讲台前。LiMingistall.WangLeiistaller.WangLeiistallerthanLiM:ing.在这样的真实怡景中学生立刻就明白了taller的含义。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其他孩子观察、对比,说出AissholterthanB./Cisfatter-thanD./EisthinnerthanF.等句子,这样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就身边的情景讲出了好多比较级的句子,有的学生还举一反三说出My:fatherisolderthanmvmother.等句子。教师此时在学生大量的口头训练之后加以点拨、归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人了学习状态,既学习了语法知识,又训练了技能。
1.借助现代媒体,对比归纳语法。语法是在语境和语用中为交际而教学的,因此教师要设计一系列含有语法点的活动,使语法点与交际性情景结合起来。而有些不易呈现的移动情景在现代媒体的帮助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场景的快速切换,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先帮助他们形成直观的表象,再没计一些有一定信息沟的会话练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6A第三单元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自己的卧室图片,提出问题。T:Where’sthemobileph—One7S1:It’sonthedesk.T:Where’retheglasses?S2:TheyYeneartheTV.点击鼠标,手机消失。T:Where’sthemobileph—onenow?lsitonthedesk?:Ss:No.T:Butitwastherejustnow.点击鼠标,眼镜消失。T:Wherearetheglassesnow?AretheyneartheTV?Ss:No.T:Butthey’werethereamo—mentago.媒体出示下列句型:Itwastherejustnow.Theywerethereamomentago-分组自巾创设惜境,活用以上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借助媒体,通过对话感知,模仿训练,归纳语法现象,活用知识进行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be动词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另外,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增强文本的显示度,吸引学生对语法形式的注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关键处加粗、写成斜体、加下划线、用不同颜色等方式使语言形式变得更加醒R,从而提高对比度,增强学生对语法形式的注意。四、完成交际任务。提高语法知识的语用性。1.精心设计问题,加深语法意识体验。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运用上,而应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没计问题,促使学生作出有意义的语言反应。这种有意义地语言反应因为有语法概念作为内核,所以能让学生的语法意识得到体验。如,在教学5AIJnit.3情态动词can时,教师W以没计这样一些问题:What"syore-name?Canyouspellyourname?(]anyoujump?Canyouswim?Canyousing?(;anhejump?(;anheswim?Canhesing?Cantheyjump?Cantheyswim?这些问题可以以老师问学生,学生问学
生,学生问老师等形式來练习,FI的是让学生在问题反应中逐步体验情态动词后用原形这一语法点。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的成功体验便越深刻。等到这种成功体验积累到一定数a时,教师再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深层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2_在任务活动中,体现语法知识的语用性。语法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含义以及它的语用性。如果过分强调语法分析,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没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体现语法知识的语用性。例如,在教学therebe句式后,教师可设计以下任务,先要求企班学生闭上眼晴,教师在教室的一些地方放上一些物品。T:What’sintheclassroom?然后,让学生睁开眼晴观察教室内的变化,用Thereis/Therejare的句式来表达。又如在教学了将来时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格,要求学生三分钟内调查三个学生周末的安排。学生询问What,areyougoingtOdOthisweekend?的交际活动,也是学生对己具有的语法能力的输出过程。教师也可以没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技能,或对某一特定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描述。这些任务型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内化了语言形式,体现了语法知识的语用性。五、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语法教学交际化是每位英语教师句往和追求的目标。要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在语言交流中习得,在交际活动中内化,关键在于教师应具有语法教学交际化的意识和技巧。在语法教学中,有些问题也是值得每位英语老师注意的:1.教师的正确示范作用。即使教师很深刻地强调了某一语法点的重要,但A己却在运用时岀现了错误,就会误导学生。2.小学生语法教学的度的问题,不同的语法现象应该渗透的程度,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3.语法教学中,对学生语法错误的纠错方式。4.语法练习的设计和运用。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