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98 KB
- 2022-06-17 15:45: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4年5月陕西教育学院学报May.2004第20卷第2期JournalofShaanxiInstituteofEducationVol.20No.2⒇正确理解中学课标精神走出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12张雪莲,张帆(1.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1;2.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教育部新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强调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强调语法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这一要求产生了误解,认为在教学中不再需要讲解语法规则,遂使得语法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本文就此发表意见,并提出走出语法教学误区的几点建议。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语法教学;误区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8X(2004)02-0123-03英语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构成的。语音是基础,词汇是内容,语法是框架,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语法结构的语音和词汇是零散的,互不联系的,所以,语法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语法结构及其在交际中的功能的认识,以及对语法结构的强化练习都是非常必要的。一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某些误区。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集中讲解语法结构,学生记笔记,记忆语法规则,作大量的语法练习题。这种方法尽管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学生可通过加强记忆,掌握语法规则,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大量“输入”语法规则,缺乏语言环境,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语法现象,就会导致学生学了某一语法之后,只能机械地完成诸如多项选择等形式的练习,却不知如何用这一形式进行真正的交流;第二,集中讲解的内容多,项目杂,占用时间长,枯燥无趣,不适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第三,仅靠机械地“输入”,缺乏相应的“输出”,学生缺乏思考和交流,日久会产生厌烦情绪,挫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特别强调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强调语法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新课标的精神是要改革、完善语法教学,而不是取消语法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这一要求产生了误解,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不再讲解语法规则了,使得语法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不提、不讲语法结构,学生不清楚句子框架,在语言实践中不会组合句子,语病百出。这种情况又易使学生产生对英语表达的畏难情绪,不愿开口交流,变成英语学习的“哑巴”。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利于英语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语言交际能力。要走出这一误区,就要求广大外语教师深刻理解课标精神,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二学习外语的过程与习得母语的过程不同。母语的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自然的、不断内化语言规则的过程。而由于受诸多外部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只能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才能掌握一门外语。语法在⒇收稿日期:2004-02-16;修回日期:2004-03-22作者简介:张雪莲(1964-),女,陕西澄城人,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123
语言教学中是无法回避的,因为它蕴涵了有关这种语言的规则。语法教学也不应是孤立的,语言的形式、意义必须与情景、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得到强化,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给出情景,引导学生辨别出正确的语言形式;教师也可以给出语言形式,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情景内容。语法教学并不需要占用整节课进行讲解,因为这种缺乏实际语境的讲解很容易演变成泛论语法,乏味无趣。教师应将语法教学与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等课程融合起来,让语法内容自然地渗透其中。具体来讲,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语法知识、又如何将语法知识运用在语言交际之中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分散语法点,逐个突破过多而集中的语法规则教学缺少语言环境和轻松和谐的交际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法知识出现的顺序,巧妙地将其分散开来,把它们视作一个个独立的句型进行教学,并为学生设置任务,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尝试运用新的语法知识,完成具体任务,这样就能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获得并运用这一语法知识。这样既掌握了新的句型,又丰富了语言交际,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定语从句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运用比较广泛。教学定语从句时,笔者曾经为学生创设情境:showingaphotoofastudentandsomeotherchildrenhavingapicnicinasummerholiday。教学过程如下:T:Now,class,lookatthepictureonthescreen.Afewofthechildreninthepictureareyourclassmates.Itisapicturewhentheywereyoung.(Pointingtothepicture)Doyouknowthatgirl?(Thestudentslookatthepicturecarefully.)S:Whichgirl.T:Thegirlwhoisinred.(板书)S:Oh,it’sLiWei.T:Canyouguesswhotheotherchildrenare?(板书)S:IthinkIknowthatboy.T:Whichboy?S:Theonewhoisstandinginthemiddle.(板书)T:Whoishe?S:Heisaboywholivesnexttomyhome.(板书)T:Doyouknowthechildwhoiscooking?(板书)S:No.Whoisit?T:ItisthestudentwhoissittingbehindLiWei.(板书)S:⋯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这一句型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了这一结构的意义及其所存在的语言环境。这时应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所用的这一结构是定语从句。”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the+n.+who+v....学生认知了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以及它的功能意义,以后再学其它的关系代词(which,that,whom,whose,as...)或关系副词(where,when,why...)就很容易了。21新旧知识相联系,逐步加强现行教材对语法知识的呈现作了恰当的安排,每一语法体系中的不同知识点从易到难,由简及繁,分散融会于教材中;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从基本结构学起,适当地、分阶段地辐射同一体系中的其它形式,也就是说,在遇到新的知识时,先激活已有图式,熟悉已学知识所存在的语言环境,对不同的现象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了解新形式所用的情境及代表的意义,并加以运用,这样以旧带新,环环紧扣,逐步加强,学起来既轻松灵活,又不易遗忘。比如,教学被动语态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这一语法现象主要在初中阶段学习,被动语态的不同时124
态与动词时态紧密联系,教学时可先激活学生已有的有关时态的知识。例如,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实际上就是由be的一般现在时is,am,a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那么它的过去时就是由be的一般过去时was,wer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以此类推。只要让学生掌握be的各种时态(比如还有hasbeen,hadbeen,willbe,wouldbe,is/am/are/was/werebeing等),被动语态的不同时态的结构也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31寓语法教学于情境中,在交际中学练有效的交际是形式、意义、功能和语境的和谐统一。语法教学只有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贯穿于语言实践中,才能使语言结构为语言应用服务。如果学生脱离了情景和语境,只是公式化地记忆某一语言形式,则会导致语言运用的错误。当然,了解语言的内部规则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但掌握语法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语法教学不能过于机械,教师不应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更不能以应试为目的。语法知识的理解应与语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每项语法都有其存在的语言环境,离开了交际功能则无语法现象可谈。语言环境能提供交际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际的内容,从而运用语法组词造句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精心为学生创设语境进行语法教学是非常重要而有益的。41明确具体目标,在执行任务中学许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一提到语法就头疼,见到复杂的句子不知如何理解、如何断句,更谈不上用复杂的句型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和新课标所提出的“要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相距甚远。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讲解,指导学生训练,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对于每一项任务,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组织集体讨论,预测行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句型或语法,熟悉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以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1做适当的练习,查漏补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学生可以了解问题的存在,找到自己平时学习时可能疏忽的地方,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促使表达更加严谨。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阅读教学都有一定的补充作用。61在语篇中学语法语言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阅读,也就是通过书面材料与作者进行交流。所以在阅读中习得语法知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语篇里所包含的语境,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对一些长句或结构复杂的、影响理解的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都有助于语法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的枯燥现象,使语法学习富有生活情趣,学生也容易接受。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走出教学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自己的整个教学在课改中收到更佳的效果。[责任编辑沈正军]AWayoutofWrongIdeasinEnglishGrammarTeaching12ZHANGXue2lian,ZHANGFan(1.ShaanxiEducational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Xi’an710061,China;2.TheAttachedSchoolto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Abstract:ThereexistsomewrongideasinEnglishgrammarteaching.The2001CurriculumStandardre2quiresmoreattentiontotheuseofgrammarrulesincertainsituations,andstressesonthemeaningofsentencestructures,notjustthepatterns.Butsometeacherssimplyavoidexplainingtherulesintheirteaching,whichleadstoanextreme.Thus,afewcommonplaceremarksareofferedbywayofintroductionsothatothersmaycomeupwithvaluableopinionsofhowtodealwithEnglishgrammarteachingproperly.Keywords:NewCurriculumStandard;EnglishGrammarTeaching;Wrong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