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5 KB
- 2022-06-17 15:47: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老师们对于小学英语要不要教语法这个问题的答案达成了肯定的共识。我想,老师们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有效地语法教学的方法如:TPR教学法、歌谣法、图表法、对比法等等。无论是在各类教学参考书还是在教学网上,我们都能找到一大堆语法教学的方法。由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老师选择的语法教学法也各有不同,征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方法我想也更有实效性。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方法的问题了。我想谈谈自己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认为应该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我认为,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决不能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communication)这一基本前提。2011版的“新课标”为我们指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这就为我们的语法教学指明了方向。例如在教授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的时候,老师们喜欢先讲规则。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的,形容词变副词一般在后面加上后缀ly,在弄得学生一头雾水之后,开始做练习。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或许还能辨别一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我想就只能听天书了。如果我们能将这一语法点放入一特定的语境中我想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讲完书本上的例句之后,我们可以出示2012奥运会赛场的画面并出示句型。
SunYangisquick.SunYangswimsquickly.Boltisquick.Boltrunsquickly.再出示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Thetortoiseisslow.Thetortoisewalksslowly.Therabbitisquick.Therabbitrunsquickly.在重复了几组这样的句型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再在教师的提示下发现不同,适当的做一些总结,或许就能收到更好地效果了。再比如我们讲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现在进行时态的结构是be动词+V-ing.许多学生仍然在造句和平时的口语交流中漏掉be动词。这就说明了离开语境的规则对学生的意义是不大的。如果我们创设适当的情景并在情景当中多训练,学生一旦形成了语感,我想要再犯上述的错误都难了。第二,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三个原则即:隐形原则、意义现行原则、适时适量原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我想从字面意思上老师们对这三个原则应该不难理解。在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对于第一个和第三个规则的个人看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goingtodo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1)教师拿起粉笔,说:"Iamgoingtodrawsomething.Butwhat?Canyouguess?""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aregoingtodraw...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aregoingto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但我认为语法教学的隐形原则并非“谈规则色变”,上课极力避免总结语法规则,这一点在公开课和各类赛课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认为,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Explicitgrammarteaching"。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是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语法的理解的。比如在选择be动词的时候,我们做一些适当的规则的整理,更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运用be动词。对于适时适量这个原则老师们就必须费一番功夫去把握了。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语言点)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象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而且,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解释时更应特别注意"economy"原贝!J。比如:冀教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在三年级已经涉及名词复数和be动词的用法等语法内容,教师就可以运用中西方语言的对比来进行适当的渗透了。有些老师会认为三、四年级的孩子还小,语法对他们来说太深奥,就忽略语法意识的培养,其实不然,在此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的含义,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们感知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是有区别的,名词有单数
与复数的区别。如果在孩子刚接触英语时不逐一渗透相应的语法知识,就会阻碍后面的正常教学。但是对于同样在三年级下册出现的助动词的用法则没必要进行过多的练习讲解。第三,我们对教材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针对某个重点的语法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整合。无论你担任的是哪个年级的英语课教学,你都应该对小学学段的英语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你才能整体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当然也包括语法教学的重难点,逢语法点便解释,这于时间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都是不科学的。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2、3、6课都出现了现在进行时态这一语法内容,说明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们就可以将这三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集中利用4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这一语法内容的教学,把剩下的几篇课文放在前面或后面来教,并不影响教材使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还可以加上一篇“现在进行时态”的课外阅读课文,供学生阅读练习,加深记忆。再比如三年级下册的一二单元的重点都是动物的名称,但在各篇课文中又穿插了一些用情态动词和形容词对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句型,我们就可以在两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加上一课“Whatdotheylooklike?的课文,集中对动物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练习。这样学生既能系统的掌握(语法)知识,对学生口语技能的提高也有较大的帮助。第四,英语语法教学不能忽视了教会学生对词性的辨析。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教科书中出现这样一个句子:LiMingbuys3postcards.当您问学生buy后面为什么多了一个s的
时候,不知道你是否得到过这样一个让你哭笑不得的答案:因为买了很多。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时,的确又气又恼,但当我在不同的班级听到同样的答案时,我就不得不静心反思自己To我认为,学生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最主要的原因在他们对于词性的概念的模糊。小学的一个重要的语法内容“时态”就与动词的变化息息相关。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动词有人称和时态的变化,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对于学生来说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区分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不难的,教师教会学生区分基本的词性了,就不会再犯上述的低级错误了,学起语法来也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