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50 KB
- 2022-12-28 13:30: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系列作文二
一、开头的重要——文争起首所谓“文争起首”,就是说:文章最须注意起笔开头。文章的开头,犹如人的外表,给人最先的感受必须良好,才能让人有继续欣赏的兴趣。又像购买物品,顾客一定会先挑选卖相醒目亮眼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参加各类考试,人数众多,阅卷老师或许只看首段就决定分分数,因此,更必须用心写好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二、如何写好开头——千古文章开头难清代方东树说:“诗文以起为最难,好处全在此,精神全在此。”一篇文章开头的好坏,严重地影响着后段的发展,攸关着全篇文章写作的成败,下笔之际,当然得多费一番心力。
元代陶宗仪说“凤头豹尾”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
好的开头具有的要求:简要优美新奇
名作开头赏析:茅盾《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符合我们所说的“简”的原则。
《三国演义》开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12个字,概括出整本书的中心,符合我们所说的“要”的原则。
其他:“当格里高尔·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著名的开头,读完这句话,难道还会有人不被深深吸引而急于读下去吗?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同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著名的开头,它采用从将来回忆到过去的倒叙写法,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写作。
一、开门见山式(直入法):交代(题旨、人物、时间、总括)二、写景烘托式(描写法):运用描写(肖像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三、名言警句法(引用法):引用(格言、诗词、歌词等)四、设问置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总起下文,吸引读者五、修辞现文采(修辞法):运用比喻、排比等三、常用开头方法归纳
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是一种应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它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就因为这一开头就直入本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直入法
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2、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从“色”(黑色)、“形”(闪电)、“神”(高傲)三个方面,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3、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
二、“写景烘托”式画家画月,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个月亮,就会显得格外单调,甚至会神采匮乏。如果在月亮周围勾上几缕云彩,以云托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那个月亮就会格外有神,这种技法,就是“烘托”。它往往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展开烘托气氛,也能引发故事情节的推进。描写法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换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彭荆风《驿路梨花》)这是小说驿路梨花的开头。以对山的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如此大山,暮色又迫临,对行进在路途中的人,夜间的住宿确乎是一个必须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焦急啊!由此可见,对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与赞美等一系列的情节张本铺垫,是为“写景烘托”式开头。
2、傍晚18:55时,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尚未褪尽,周末的钢城还沉浸在一片热闹欢快的氛围中。十里钢城,电车、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车的铃铛声,汽车的嗽叭声,小摊贩的叫卖声,时起时伏。大大小小的百货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谁能料想到,这将是一个血色黄昏。(江俐《血色黄昏——“3·26”车祸纪实》见王竞前宋怡明编“金榜作文系列丛书”《记事散文》)
3、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鲁迅《风筝》,通过对北京冬天景色的描写引出风筝,点题!且自然而然的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惊异、悲哀”,与故乡以及多年以前的那件事联系起来,并设置了悬念。)
4小道上,两旁的树枝被寒风吹得摇来摇去,树叶“哗啦啦”作响,几片枯叶在空中回旋着,掉落在地上。路灯昏暗的微光零零碎碎地铺在干冷的地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寒风吹过,紧接着,一个瘦小的人从这微光中穿过,身后,拖着长长的孤单的影子……学生习作,陈静韵《影子》。把人物放在一个用小道、寒风、枯叶、微光等景物渲染的冷清氛围之中,暗示了人物不被理解、孤独的内心世界,为后来人物与父母产生矛盾的故事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定下了感情基调!
5踏上茫长的回家路,我感觉到了恐惧,太阳已静悄悄地爬下山了。夕阳的余晖撒满大地。我却无心欣赏眼前这美丽的风景,总是想着那辆跟随我三年有余的自行车。学生习作,叶健敏《黑色深秋》。用美丽的夕阳反衬自己恐慌的内心,引入自然,有悬念!
三、名言警句法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格言、诗词、歌词、故事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具有文采,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引用法
引用格言增智慧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勇敢攀登》)哲人云:“爱可以使一朵鲜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使一滴水变成一条小溪。”(《甜蜜负担》)
巧用诗文显诗意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传说中,有一个“幸福海”。每到那里的人,只要看看湖水,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于是,一位年轻的姑娘,正要独自一人去寻找传说中的“幸福海”时,一位英俊的少年决心追随姑娘一同寻找“幸福海”。他们在经过重重困难后,终于找到“幸福海”了。姑娘看看湖水,湖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外,还有少年的影子。啊!原来,幸福就在自己身旁……学生习作,叶春霖《幸福,我找到了》巧编故事添传奇
四、设问置疑法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读下文。悬念法
我时常不由自主地想:什么是财富呢?是财大气粗?不!是生活优越?不!是权倾四海?不,都不是!那么,财富是什么?我的财富又是什么?百思不解时,我缓缓开启了记忆的闸门……《生命的色彩》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使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他们变换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冰心《观舞记》
五、多用修辞,展现文采我梦想,我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排比
比喻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其他题记法父亲的头发白了,是雪;父亲的背脊弯了,是弓;那雪花,是岁月沧桑为你洒下的鲜花;那弓,是时间老人为你储蓄的力量. ----题记创设情境法我跑到田边,泪水,雨水,一起打在我的脸上,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惊呆了,吓呆了。冷风夹着雨不停地刮过来,带着些稻禾香。田里的稻禾拼命地摇头,似乎它们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伍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