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2-12-28 13:31:11 发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谈作文开头.doc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谈作文开头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是起笔不俗、新颖生动的开头,就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好感;反之,读者会感到厌烦乏味。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同内容、文体、风格的文章开头,纵有千姿百态,但又必须遵循共同的规律,这就是要能总领全文,切合主题,不落俗套,激发兴趣。常见的开头方法,可归结为“开篇点题法”和“形象导入法”两大类。   一、开篇点题法。   1、开门见山,揭示中心。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门见山,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2、一语道破,直抒胸臆。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基调——赞颂。)   3、劈头一问,巧设悬念。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4、平中见奇,强化印象。如鲁迅先生的《秋夜》的开头——“去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不仅突出两棵枣树不同凡响,同时也给赏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形象导入法。   1、由此及彼,自然过渡。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开头部分从东京写起,形象地描写了一些清国留学生的乌烟瘴气,然后通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的过渡段,自然过渡到鲁迅去仙台以及写腾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这篇散文的开头是这样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2、引用诗词,巧妙导入。如《多一些宽容》开头——“……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引用林则徐的自题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合而言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2用心爱心专心    3、描写景物,烘托气氛。如《甜甜的泥土》开头——“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通过景物描写,既交代了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时令,同时又与文章的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联想无穷,发人深省。)   4、巧用比喻,引出对象。如《看云识天气》的开头——“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过天空;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文章一开始用了一系列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云的多姿多彩,突出了“多变”,有什么样的云,就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点明了云彩与天气的关系——“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总之,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文章的内容、性质和学生独特的构思。作文时,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2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