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 4页

  • 53.50 KB
  • 2022-06-16 14:15:17 发布

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1前言  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伤筋动骨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音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乐美、对称美、修辞美等。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2汉语谚语修辞之美的表现手法  2.1精彩的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它能贴切生动地表达抽象复杂的事物,浅显通俗地说明深奥难懂的道理,在谚语中,运用方式多样。有的是明喻,出现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犹、若、好像、好比、如同、仿佛、一样、一般等等;有的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是暗喻;有的只有喻体而不出现比喻的对象,是借喻;有语句层面的比喻也有意义层面的比喻。比如:①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③田是崽,水是娘。④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⑥杀鸡焉用牛刀。  以上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谚语中,例①、②是明喻,本体分别是困难和病来、病去,喻体分别是弹簧和山倒、抽丝。比喻词分别用了像和如。例①把困难比作弹簧,告诉我们对待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例②用山倒下的过程比喻病来得快,用抽丝的过程来比喻病去得慢,共同说明了得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例③用崽和娘的关系比喻田地和水的关系,来说明田地离不开水。例④用灯不拨不亮的常识来比喻理不辨不明的道理。例⑤和例⑥两句谚语只是作为喻体而存在的,它们的喻说对象在谚语中没有体现出来,需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语境来确定。例①、②、③、④都在形式上是比喻句,是语句层面的比喻;而例⑤和例⑥是意义层面的比喻,这类谚语由于长期以来被人们高频率地使用,意义固定了下来,人们也就不觉得是一种比喻了。这种谚语在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在这些例子里,弹簧、山倒、抽丝、田、水、灯、尺、寸、鸡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借这些来说明一些较为深刻的道理,形象生动。  2.2亲切的比拟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辞格。很多汉语谚语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比作乙物。例如:①土地无偏心,专爱劳动人。②砖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③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④乌鸦说猪黑,自丑不觉得。⑤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⑥强龙不压地头蛇。⑦真金不怕火炼。  以上例子中,例①、②是明显的拟人,把土地、砖头瓦片物质名词加以人格化,赋与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举止行为,使得形象生动活泼、亲切有趣;例③把人的行动加以物化,称之为拟物化;例④和例⑤是把动物当作人来说,说的是动物,其实是在比拟人;例⑥和例⑦在字面上比拟并不明显,但其句义明显地拟人或拟物。谚语中运用比拟辞格,可以使语言具有思想的跳跃性,使人们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说话者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2.3跌宕的回环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辞格。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使语义精辟警策,还可构建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表现在谚语中例如: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②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③美言不信,信言不美。④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⑤来者不善,善者不来。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以上例子都是利用词序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例④把真人、不、露相这三个字词进行巧妙的调遣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穿梭重复的形式,反映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密切相连的辨证关系,富有循环往复的艺术情趣。  2.4生动的起兴  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起兴的事物和主体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存在着类比的关系。起兴是我们民族最古老的修辞方法之一,在谚语中也有应用,例如:①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②知江知海不知深,知人知面不知心。③钟不敲不响,人不教不会。④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⑤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人事不成。  以上例子都是借物起兴,表面上看,每个例子的两个部分描写的是不同的对象,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各种各样的。如例②中,江、海的深与人的心存在着类比的关系;例⑤中,云是下雨的条件,成事有时候也需要人来创造条件。并且起兴的部分可以起到引子的作用,即烘托气氛,引出主体,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语言轻快、活泼。  2.5巧妙的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辞格。这种一箭双雕的词句,字面意思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才是是重要的。谚语一般用多义双关、同音双关或近音双关来扩大表现力,丰富表现内容的意义含量。例如:①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②打开窗子说亮话。③钟鼓在楼,鸣声在外。④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⑤虚心竹有低头叶。  以上例子中,例①、③和例④都是利用同音双关,例①中,莲子谐音怜子,梨儿谐音离儿,含蓄地寄托了父母爱怜子女的凄苦悲痛的心情;例③中鸣谐音名,实际要说的是人的名声;例④中,蒸口气谐音争口气;例②和例⑤利用的是多义双关,例②中的亮,既可以指与暗相对的亮,与打开窗子相应,也可以指明白、直接,与拐弯抹角相对。谚语中使用双关的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有一箭双雕之妙,或诙谐幽默,饶有风趣;或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2.6朴素的白描  白描是对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予以具体描摹的一种方法。来自于广大群众的谚语自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样不渲染、不粉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朴素地表达他们的智慧。例如:①偷鸡不成蚀把米;②人怕出名猪怕壮;③不管黑猫白猫,捉着老鼠就是好猫;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⑤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以上这些谚语都是如实地描述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客观事物的性状特征,用词朴实无华,自然传神。如例③这句通俗直白的民间谚语就曾经被邓小平用来说明采用哪种生产形式不重要,只要是有利于比较快而且比较容易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就应该被采用。猫能不能抓到老鼠与猫的颜色无关,这是人们都懂的常识,邓小平用这句谚语来说明道理不仅使人感到亲切,具有传诵感,容易被群众接受,而且具有一种自然朴实之美。  2.7严谨的顶真  顶真,就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这种谚语也很常见,例如: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③别看船破,船破有底;④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践。  以上这些谚语运用顶真手法,能够使议事说理准确、严谨、周密,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在语言表达上层层递进,在结构上显示出整齐之美,而且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特色。  3结语  总之,汉语谚语的内容形式广泛丰富,构成手法还不止这些,还有采用排比、反问等手法的。而且很多谚语用的修辞手法并不是单一的,比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既运用了双关手法,又运用了对偶手法。综合方式的运用,加强了谚语的表现能力。汉语谚语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在为人们传达哲理之余还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和美的追求,在民族中长久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