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2-06-16 14:18:5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格言和谚语的区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常常会把格言和谚语混为一谈。俗语、谚语和格言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语言,往往难于运用得当。能否正确使用俗语、谚语、格言,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完全不使用谚语和格言,就会显得语言文字枯燥无味,缺乏文采,用得过多或使用不当,就会使语言文字显得矫揉造作,不自然。我就格言和谚语的区别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谚语;格言;区别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谚语、俗语、格言的概念不清、关系不明是造成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这也难怪,翻开《现代汉语知识》教材,打开《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对此的解释,因角度不同,概括的范围有宽有窄,有互相交错和分歧的现象。这种交错与分歧在一般语言运用上没有太大影响。但作为普通话中一种定型的语言现象,有必要也应该有个清楚的认识。无论是对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可以说都是有益的。
谚语、俗语、格言及歇后语、惯用语都属于熟语(成语,八十年代以后,一般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定型短语从熟语中分离出来)。它们都是定型的短语,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俗语所含范围较宽,凡是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定型短语都属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是俗语,成语中有一部分也是俗语。格言虽也属熟语,但它不是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它不是俗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好多谚语和格言,他们在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探讨。歇后语、惯用语绝大部分形式上特点较明显,区分较容易。而谚语、格言的界限就难以确定。既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也总该是有的。为使分析方便我们不妨先列举几例: 谚语: ①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马到悬崖勒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②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鱼找鱼,虾找虾,泥鳅专找癞蛤蟆。
③糖食坏齿,甘言夺志。 腐肉不割,好肉难生。 大河水涨小河满,大河水消小河干。 格言: ①轻于诺者必寡信。有志者事竟成。 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③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如上所举是大家熟悉的,虽只是谚语、格言宝库中的沧海一粟,不过管中窥豹也能略见一斑。下面就谈谈谚语和格言的区别。 一、从和语言风格看
谚语直接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并不断加工而成,形式活泼自然,用词多口语化,简明通俗,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这种清新平易、晓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正是多数谚语具备的基本特色,也是它和格言在风格意味上区别的基本点。即使有些谚语看起来文文雅雅,它多是从古书中流传到社会上来的。 格言于古代思想家,属思想家语录,是一人创作,以文言为主,风格上文雅庄重,近似成语。当然也有口语化的格言,如上例格言③。这是在辗转引用过程中,被人们熟知后,口耳相传的结果。 二、从结构形式看 格言是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它和谚语有着直接的联系,同谚语一样是完整的句子,在结构方式和句法功能上与谚语没有多大的差别,不过谚语是集体创作,格言则是出于名家之口,即大都是名人、名著的语录。表述内容更显得深刻,多能作为人们行为指南。谚语多是复句形式,且多采用双句排比,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协调、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像“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的单句毕竟是少数。 格言重视的是可以为人效法的内容,强调对人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或教诲意义,形式上有单句,也有联句,如上例格言①、②,谈不上以哪种形式为主。 三、从语义和使用目的看
谚语直接于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从使用目的看,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规劝忠告别人,如上例谚语①;二是讽刺,甚至斥责别人,如上例谚语②;三是表现经验、知识,如上例谚语③及生产谚、气象谚、风土谚等。捷克词典学家兹古斯塔在其所著《词典概论》中说:“谚语主要在于表达某种积累起来的经验或概括化的观察,或者给人以忠告。它通常以隐语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思。在上下文中的地位同隐语一样。”其实谚语不仅仅是以隐语的方式表达这种意思,它虽都离不开比喻,但大多数是直喻明言。 格言是可为法则之言,使用格言的目的就在于规劝和忠告,这一点上和有些谚语相同。但它们又有区别,格言是从正面忠告、规劝多,从反面讽刺、斥责少,让人觉得是郑重其事地摆事实、讲道理。它很少用比喻的方式,大多是直叙明言,让人一听就知道它的涵义,不与其他熟语一样“绕弯子”。 四、从引用上看,谚语和格言也有区别 谚语属群众集体创作,引用谚语常用“俗话说”“常言道”“谚语云”等提领,在不影响整体意思的基础上,适当增减、易字是允许的。如“远水解不了近渴”也可说成“远水救不了近火”。格言属一人创作,一般都能查出出处。引用格言时,常用“古人云”或“××说”等提领。引用时不以引用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一字不易地原文照搬。
谚语、格言都有悠久历史,在长期使用流传过程中,有互相转化的现象。有语言学家认为格言是谚语的一个分支,一个类型。准确一点说,有一部分格言是事理谚中的一部分。现代汉语一般认为格言不属特殊语汇,所以现代汉语教材也未提及。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格言的存在,否认格言在语言实际中的地位和作用。格言和谚语一样,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相当广泛,可以说,无论是文化人写文章,还是一字不识的人谈家常,都用它们来表情达意。在广阔农村,老一辈对下一代传授经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常借助这个工具。作为人类思想、道德、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中介——教师,有必要对这普遍存在,而又向来被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的语言现象予以充分重视。 【责编齐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