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MB
- 2022-06-16 14:23: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汉语谚语作为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熟语的一种,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大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智慧的结晶。而汉语谚语在其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在其流传使用的过程中,这些修辞手段又对其所处语境起到了独特的相互作用,使产生于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谚语这种熟语凸显了与其它熟语形式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汉语谚语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所使用的修辞手段进行了穷尽式的总结与分析,通过举例分析了汉语谚语中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并指出了不同修辞类别的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谚语产生的不同的修辞特性,重点论述了谚语的功能中谚语修辞手段的运用与语境的独特关系和谚语中修辞的运用对表达效果的影响。关键词:汉语谚语修辞手段语境表达效果语言风格
ABSTRACTChineseproverbisapervasivekindofidiominChinese,isthenationallanguageessence,andisthemasseslong—termproduction,experienceoflife’ssummaryandthewisdomcrystallization.AndChineseproverbusesvariousrhetoricmeansinitsformingprocess,intheprocessofspreadingandusing,theserhetoricmeansplayauniqueinteractiont0itslocatedcontext,causedthispeople。Sproverbdirectlyhighlighteddifferencefromotheridiomforms.Thisthesismakeexhausted—likesummaryandtheanalysisthroughtherhetoricmethodwhichforChineseproverb’Smeaning,thecharacteristic,thefunctionandusagethathascarriedon,hasanalyzedinChineseproverbthroughtheexamplemanykindsofrhetoricmeansutilizationandhadpointedoutthedifferentrhetoriccategory’Srhetoricmeans’utilizationcausedthedifferentrhetoriccharacteristicwhichtheproverbproduced,elaboratedinwith.emphasistheuniquerelationsbetweentheproverbrhetoricmeansutilizationandinthecontextandtheinfluenceontheexpressionstheproverbtherhetoricutilizationexpressed.Keywords:Chineseproverbrhetoricmeanscontextexpressionimpressionlanguagestyle.3.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汉语谚语中修辞手段运用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型兰璺选碰月j盈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乏盥21蜂三月卫同指导导师签名:珲年上月竺日
§1.1课题来源第一章绪论弟一旱瑁比§1.1.1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于导师的指导和建议。中国以其谚语闻名于世,已经并继续会在今天的口语和书面文化传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谚语和谚语智慧已经并且会继续在世界上口语化的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研究谚语对促进语言发展和谚语本身的发展有积极的重要作用,谚语本身有很多修辞特点,谚语一经使用又可发挥丰富的修辞作用。同时从语言中来看,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的修辞意义、修辞作用和修辞功能,要在语境中才能显示出来,要结合语境去看,才能评判其高低优劣。在谚语中修辞运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阅读了:王德春《汉英谚语修辞》、罗圣豪《论汉语谚语》、余洁《谚语的修辞特征分析》、朱风云《谚语的语用修辞分析》、OutiLauhakangas的“UseOfProverbsAndNarrativeThought’’、寸镇东《修辞与语境》等与谚语、修辞及英汉谚语对比几方面相关的百余篇文献、专著等等。但在阅读分析以上文献过程中发现现阶段对谚语的修辞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谚语产生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或谚语中所使用的修辞的归类总结,亦或通过比较来探询不同语言中的谚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所在,对汉语谚语修辞本身运用特点的探讨略显不足,所以很有必要对谚语修辞的使用及其对语境的影响进行一定的研究,也正是本人要重点努力的方向。§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2002)认为近年对汉英谚语的意义相近的谚语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语言描绘手段辞格和语言表现手段辞格角度对比两种语言谚语的修辞特点,又从谚语形式的形象理据和同义熟语的角度对比两种语言谚语的修辞作用。另外,罗圣豪先生(2003)通过对汉语谚语的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并从语言社会功能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说明谚语与格言、成语、歇后语等的区别。分析了谚语如何从开始的大众口头形式而后与书面小说和散文相结合的演进过程。像在世界各国一样,汉语谚语具有传送传统共同价值观念的功用。在西方国家,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谚语逐渐消亡:但在中国,谚语继续广泛使用,因为它仍然起着传送在社会中被视为重要的传统价值观念的作用。钱万民(2001)则从修辞与语境的关系方面指出了修辞学对词和话语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结构整体的话语和篇章系
统的意义。修辞义其实就是语境义。只有具体的人在具体语境中才能使用出具有确切含义的独特修辞手段,具有独特修辞效果的意义就是使生活丰富多彩。同时语境和修辞的关系是互动的,语境对修辞具有制约性。§1.2.2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智慧、风趣和精神均体现在它的谚语之中"。英国政治家约翰·罗素爵士给谚语下的定义是:“众人的智慧和某人的机智”。现代谚语学家NealNorrick(1988)认为:“谚语一贯被描述为是自足的、精炼的、带有训导意义的传统表达方式和有固定的韵文的形式"。在国际上给谚语提出了一个为学界广为接受的定义。美国学者OutiLauhakangas(2005)以谚语在社会交际语境中的谚语功能为研究对象指出:在谚语标记语境的特性和情感附载是在一个文化语境中记录谚语语料的起点,大体上对谚语的用途或类谚语说法解决的是关于题材和一样在民间叙事研究问题:有选择性的记忆,经验的重建,关于过去的解释和辩解,发出指示和警告、鼓励等。谚语是每天运用表义的多功能和灵活的工具,虽然他们也许保持着已经凝固的态度或有些文化中的传统思维方式,重点指出了谚语在语境中模糊又有力的叙述能力。§1.3研究目的和意义谚语中运用的修辞,凭借其特殊的表现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提高表达效果、也才能显示出它的修辞运用的效果,同时能起到改善语境、增加语言表现力的作用。虽然当前国内外对以上各方面的研究都各有千秋,但单独涉及谚语修辞运用与语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本人试图通过自身努力希望在本人的论文中在探究谚语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对修辞在谚语中的运用做简要的梳理,并简单探讨谚语修辞与语境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对汉语谚语的修辞运用与语境的相互作用方面的探讨尽自己的一点努力。§1.3.1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汉语谚语的含义、特点及所使用的修辞手段进行总结与分析,总结了谚语的修辞功能对语境的影响。在第二章“谚语的含义及特点”中介绍了古今中外对谚语的含义的研究、结论,比较客观、综合地总结出了谚语的特点。第三章“修辞手段在谚语中的运用”举例分析了谚语中不同修辞手段的运用,分析了不同修辞手段使谚语形成的不同修辞特点。第四章“谚语的修辞功能”中简要分析了修辞功能,探讨了谚语与语境的相互关系以及谚语修辞对表达效果的影响等问题。
第二章谚语的含义及特点汉语谚语作为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熟语的一种,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大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智慧的结晶。谚语是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锤炼,使用者的加工润色,虽然它们字少句短,却能深人浅出地阐明生活中的真理,体现了谚语独特的含义和自身特点。§2.1谚语的含义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谚语是劳动人民对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现成语”,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的经验感受,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汉语历史上对谚语的定义很多且少有定论,中国古代是把俚语和谚语当成同一种语言的。《尚书·无逸》中说“俚语日谚”,大概是我国最早提到“谚”字并予以解说的。此后《礼记》、《左传》、《国语》、《说文解字》等古籍陆续各有其说。《礼记·大学》中说:“谚,俗语也”。《尚书》中称“噻"(按:哮即谚)为“俚语"。可见,就一般而论,“谚"就是一种现成的含理俗话。《说文解字》释“谚”为“传言也"。《广雅·释诂》说,“谚,传也。"《太平御览》记载:“俗言日谚”。谚语的定义乃是一个自古而今众说纷纭的问题。我国古代见诸书面的谚语界说不胜枚举,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尚书》的“俚语日谚";《礼记》释文“谚,俗语也";《国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汉书》颜注“谚,俗所传言也";《文心雕龙》的“谚者,直言也”;《说文解字注》的“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及《古谣谚·凡例》的“谣训徒歌’’、“谚训传言”,二者“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可以彼此互训”,等等。另有一些典籍,还对谚语以“里谚”、“俚谚”、“俗谚”、“鄙谚”、“野谚"、“口彦”、“里语”、“鄙语”、“俗话”、“古话”、“常言"等相称。这些界说与称谓,各执其理,各遣其词,但大多流于片面,偏重管窥谚语的俗传性特点。直到现代,给谚语界说定义的,谁也说不全,说不清。《四角号码新词典》有个简明的说法:谚语是“流传在民间的简炼、通俗、含义深刻的谚句”。而最具权威的莫过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办公室编纂的《中国谚语集·编辑细则》中的界定:“谚浯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谕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特性的语言结晶。”从
而指明它区别于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旧版《辞海》释:“俗言日谚。"新版《辞源》释:“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语。”《辞海》中的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行于名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谚语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谚语是指“为增强语言效果而把屡试不爽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用以喻事明理并在用词上较为定型的直语常言"。我国权威词典《辞海》将谚语解释为:“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而精练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郑剑生指出:谚语⋯⋯既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又有着优美的语言,不是道破了事情的奥秘,就是给人们指点了生活的航程。每一条谚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是一句至理名言。谚语是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时代的锤炼,文人的加工润色,虽然他们字少句短,却能深人浅出地阐明生活中的真理。谚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是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短语或句子,一般只能整体表义,不能随意变动,语言学家按其结构特点、雅俗程度,运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种类,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但由于语言学家各自观点不同,所分种类也不尽相同,黄伯荣、廖序东、胡裕树将熟语分五类: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张志公、邢福义、北师大中文系编写的《现代汉语》的分类方法与黄、廖、胡、张相比都没有“格言",也没有“俚语";张清常的分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相比相去甚远,他将熟语分为:俗语、高雅的成语、名言警句和惯用语。什么是谚语?关于谚语的研究关于谚语的定义,开始逐渐严谨和明晰,特别是在同其他一些相似和相近的语言形式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确定了比较严格、准确的谚语定义,对于谚语与俗语、谣、歇后语、格言等类似文本之间的区别,也有了一些比较统一的认识。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国外对谚语的定义也大体如此,如:《美国大学词典》1957年定义谚语为:“短小精炼⋯⋯众人皆知而且大量使用着的用以表达简单、具体但富含比喻的常识或为人类经验所证明的真理”。现代谚语学家NealNorrick认为:“谚语一贯被描述为是自足的、精炼的、带有训导意义的传统表达方式和有固定的韵文的形式。”这里我们以孙治平给出的定义为代表,他从结构、意义及用法方式定义谚语:“谚语是完整的句子,表示判断或者推理,可以用来印证、替代自己的观点;成语、歇后语、俗语一般只能充当句子的成分,起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性质、状态、程度等进行具体的形容和表述等作用。”《朗曼现代词典》将谚语定义为:“abrieffamiliarmaximoffolkwisdom,usuallycompressedinform,ofteninvolvingaboldimageandfrequentlyajinglethatcatchesthe
memory.”(~种为人熟知的、表达人民群众智慧的简短格言,通常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记忆)。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对谚语做过这样的论述:“Geniuswitandspidtofanationarediscoveredbytheirproverbs."(--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也有国外学者将谚语定义为:谚语是某一显而易见的简洁陈述形式,而这一形式现在(过去或将来)想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斯图尔特·加拉赫1959)德国学者赛勒尔在他的《德国谚语学》中说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具有诲人倾向和高雅形式的独立语句。"在德语和英语中,谚语都可以看作啊一种民间口头创造,用的是群众的生活语言。谚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的富于知识性和哲理性的语句。是各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和生活的总结。早在公元8世纪前半叶,英语谚语已开始流行。而汉语谚语的历史就更早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里就记载了根据虹出现的方向测定天气变化的谚语:“朝跻于诬,崇朝其雨”。以上,基本汇集了古今中外对谚语的看法和认识,甚至个别不尽完善对谚语的定义。在此情况下,博采众长,为谚语草拟一个较为妥当的定义,应该说是可能的。据此可以认为:谚语是民间无意识的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样的定性形含义,未必尽善尽美,但可以说是最广泛的的总结了各方面对谚语的认识。§2.2谚语的特点谚语中修辞的运用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对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经验、教训及知识的总结。谚语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包含着生活的基本哲理,反映了各自文化中的基本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悲欢福祸,它精练而生动,言简而意赅,内容积极,格调清新、乐观,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内容精辟,措辞简练,便于记忆,寓意深邃,这就使谚语更形象,生动并具有强烈的艺术美和感染力。总的来说,谚语在灿烂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是一个瑰宝,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它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字字体现出鲜明的修辞意识,句句蕴涵着丰富的修辞学知识,是人们学习语言和修辞的典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曾有国外学者提出,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n姬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2.2.1精练性谚语是一种流传于群众中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从句式上而言,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从含义上来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用简练的句式表达了深刻的意思,“以片言明百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言简义丰的语言形式。谚语的精炼取决于它概括生活和提供经验的特点,即谚语是记载、保存、传授各种经验的工具,是过去不识字的人民大众获得生活、劳动经验的一个来源。只有体制短小、讲得出,才容易记得住、用得上,便于传诵和使用。谚语以其最简约的形式,蕴涵最广博的内容,表现出非凡的精炼性。任何复杂纷繁的事物,抽象深奥的道理,一旦进入谚语便无比精炼。谚语一般只用一、二句话,甚至三、四个字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一个道理,三、四句话以上的谚语是比较少的。例如:·①斤鸡叫。②财主铜钿,穷人性命。③堂上一点朱,下民千滴血。④满招损,谦受益。上面四则谚语中,例①仅仅用了三个字,就概括了一条饲养家禽的经验:公鸡长到一斤多重就会啼鸣报晓。这三个字组成一个有主、有谓句子成分完整的句子,意思十分清楚,不必增加一个字,不能再减一个字,是再精炼不过了。例②只有八个字,就把阶级剥削的真相揭露无遗。例③仅两句话,就把旧的国家机器的本质和盘托出。例④只用六个字,就指明了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的道理。可以看出从句式和含义上来说,谚语都是高度浓缩,简洁深刻,有高度的精练性的。§2.2.2民族性谚语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社会经验,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用来表达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感想的各民族文化的结晶。由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了谚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并且,谚语的特色受到各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世界各国的语言里,都大量的存在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谚语这一语言形式。以英语和汉语为例比较来看,既存在着用不同语言表达相同意思的谚语,例如:①眼不见,心不烦。OutofSight,outofmind.②老鼠过街人人喊打。AratcrossingtheStreetischasedbya11.③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father,1ikeSon..10.
以上六则相同意思的英汉谚语,汉英两种语言所采用的表意词汇是对应的,例①中的英语谚语直译成汉语就是:视线之外,头脑之外。例②中的英语谚语直译为:老鼠过马路,所有入都追。例③中的英语谚语直译为:有什么样的父亲,有什么样的儿子。两种语言中的对应的谚语无论是所用词汇还是所蕴含的意义,都是对应的。同样,也存在着相同意思用不同意象表达的谚语。例如:④鹉蚌相争,渔翁得利。Twodogsfightforabone,andathirdrull$awaywithit.⑤挂羊头卖狗肉。Cryupwineandsellvinegar.⑥有钱能使鬼推磨。Moneymakesthemaretogo.以上各例中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所蕴含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所采用的表达意象却不尽相同。如例①中的英语谚语如果直译成汉语,意思是:两条狗为了一根骨头打架,却被第三条狗叼跑了。例②中的英语谚语直译为汉语意思为:吆喝着酒卖醋。例③中英语谚语直译为汉语的意思是:钱能让母马干活。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谚语意思大体相同,但是构成谚语所采用的一下却各有各的民族风格。当然,其他记录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经验总结的谚语就更是浩如烟海了,英汉谚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分别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体现了谚语巨大的民族性。§2.2.3地域性汉语谚语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各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它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民族的种种特性紧密相联。谚语反映了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事迹、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状态、乡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聚居地不同,就使各民族文化中的谚语带上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形成了表达方式地域化、修辞形式地域化。以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农业谚语为例,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时间处于农耕社会,聚居与不同地域的民族群众创造、保留了大量极富地域色彩的农谚,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①麦黄种麻,麻黄种麦。②麦黄种糜,糜黄种麦。③七金、八银、九铜、十铁。④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⑤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例①是浙江农谚,例②是陕西农谚,一字之差,反应了作物因地域而不同。例③为华北农谚,例④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例⑤是浙江农谚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正是这峰农业谚语,使整个谚语语言地
域性极强,风格质朴,韵味清新,满身泥土香,一派民族气。农业谚语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经过长期的琢磨和验证,其中大部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反映了自然和生产的规律,具有指导实践的实际意义。具有普遍性的地域性谚语是由物学特征所决定的,如作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光照、土壤、等客观条件,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又具有指导意义。§2.2.4传统性1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典籍十分丰富,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有“黄帝语",夏商时代有“夏谚",周代有“周谚”,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谚语是劳动人民对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现成语”,先秦典籍援引谚语时,或称“古者有谚”,或日“先人有言”,或索性指明所引乃“周谚’’、“夏谚”。清人杜文澜的《古谣谚·凡例》说:“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明确指出谚语发源于文字之前。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的经验感受,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总结,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经验体会的升华,谚语的成型有赖于人类的劳动生产、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其传统性、历史传承性不言而喻。§2.2.5修辞性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它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虽然大多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语言口语化,朴实敦厚、直言其事,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极少书面语气息,但是其精练性要求谚语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否则也就达不到已于传诵的目的。谚语的修辞性也就是讲求其语言的艺术性。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等。§2.2.6丰富性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从谚语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来看,事理谚语,时政谚语,修养谚语,文教谚语,社交谚语,生产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不一而足,据统计,谚语可分为46门类,308目。其丰富性可以说是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绝大多数谚语表达了人民群众淳朴健康的思想感情,不少哲理性谚语闪射出唯物辩证法的光芒,赞扬了劳动人民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有些谚语告诉人们观察事物要深入,不要满足于表面现象,不要受假象的迷惑。不要看到一点现象,就急忙下判断,加以类推。对事物的某些属性和可能有的假象,因为,事物不但具有多面性,而且是存在于运动中的。例如:①急水淹不死人。
②烂泥里有白净萝卜。有些谚语讲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例如:③有马就有鞍。事物不能单独存在,就某一事物本身来说,有它的组成部分,它也不止一个属性。就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那就错了。例如:④草鞋不打脚,脚要打草鞋。⑤死人旁边有醒人。有些谚语讲发展观点,例如:⑥进去门槛矮,出来门槛高。⑦十年潭变滩,十年滩变潭。事物发展可能以偶然性的形式出现,例如:⑧洞庭湖里船撞船。⑨絮被上头跌死人。这些谚语所表达的内涵好像不合规律,但必然性常会通过偶然性的形态表现出来。谚语所揭示的哲学有鲜明的现实性,例如:⑩事在手边,不在口边。o要吃龙肉,亲自下海。事物是复杂的,但总有其主要矛盾,不少谚语接触到抓要点、抓关键这个主要思想方法,例如:Q牵牛要牵牛鼻子。0取衣提领,拉网提纲。有些谚语讲灵活性,强调智慧的群众性,例如:0人多眼多,不怕岔子多。o只有转路,没有绝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具有智慧,都应该受到尊重,例如:Q粗人讲实话。一。蠢人不讲,乖人不知。谚语是人民自我教育的武器、思想修养的铭言。谚语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大多数寻不到出处和典故,是街头巷尾、门前屋后广大群众常说的浅近通俗的丰富多彩语言形式。§2.2.7艺术性谚语是精湛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和谐的统一,把博大深邃的思想浓缩在简洁的词句中。谚语之所以被广泛地接受,在于它具有词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富于语言音乐美的特点。使谚语保持这一‘特征的表现手法是注意押韵的运用和平仄的搭配,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说来琅琅一f:r],听来铿锵悦耳,句式从单句到对局,丰富多样,也
是其精练性的要求和运用修辞方法的必然结果。谚语的形式整齐,音调和谐,琅琅上口,易于记诵。除少数单句或多句外,大多数由两句组成。因为一句话不能概括复杂的内容,多句式又易失于拖沓冗长,唯有双句式整齐和谐,又易构成对偶、对照、回环、排比等修辞手段以加强表现力。例如:①人薄土,土薄人.②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④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例①只调换了一下主宾语的语序,就说明了人与土地的辩证关系,说明了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的重要性。例②也是用语序的调节来说明贫富的悬殊,也是其艺术性的很好例证。谚语大都押韵,如例③是相同字尾押韵,例④是不同字尾押韵,但句式对称,富有一种音乐美。§2.2.8通俗性·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总结与概括,来源于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带有浓重的口语色彩。在语言词汇的使用上与书面语有较大的差别。例如:①瞎猫碰着死耗子。②兔子不吃窝边草。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④死猪不怕开水烫.以上各例谚语中所运用的语言与描述的现象都是生活中最通俗、最常见的经验总结或感触表达,可见其来源于生活广阔的土壤。并且谚语的通俗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口语化,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虽然用语有别与书面语的正式与正统,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极富通俗性。§2.2.9实用性首先,从内容看,谚语首先具有经验指导的作用,它或源于直接感知,或兼含间接推理;或反映成功,或总结失败;无不是体验或观念的经验性结晶。例如:①吹什么风,下什么雨。②祸中有福,福中有祸。③收获看耕种,耕种看节令。④一场春雨暖,十场春风换上单;一场秋风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其次,谚语富有哲理性。它总是升华带规律性的经验,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十
分准确地表达出某种深邃而又闪光的见解,具有令人折服的说理性和训诫性。让人们在相应谚语涉及的类似情况上有参照的经验总结性的指导。例如:①打虎先敲牙.②鱼鼓板响打中央.③事在手边,不在口边。④寒霜打死单根草,狂风吹不倒森林。这些谚语的例子都鲜明直接的表达了世世代代人们对生产、生活中现象的总结和认识的升华,有着直接直到后世人们行为和思想的作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第三章修辞手段在谚语中的运用汉语中修辞格手段形式丰富,表现力强,谚语的产生和运用,又能丰富语言的修辞作用。谚语中各种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段的运用能使谚语产生其他语言形式不可取代的特点及表现作用。按照唐松波、黄建霖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将修辞格分为:语义类、布置类、辞趣类、文学类等不同修辞类别。其中语义类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拈连、警策等修辞手段;布置类修辞包括:对偶、对照、排比、反复、层递、顶针、回环、互文、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段;辞趣类修辞包括:双关、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文学类修辞包括:起兴、押韵、白描等修辞手段,另外,还包括一些多种修辞手段的在谚语中的综合运用。下面,我们以此分类分别举例说明各种修辞手段在谚语中运用的情况:§3.1语义类修辞手段的运用语义类修辞手段是指主要借助语义的联想的变化等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在谚语中应用的这类辞格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拈连、警策等修辞方法。这些修辞的运用使词汇表情丰富细腻,用词更加得当。§3.1.1比喻的运用在谚语运用的众多修辞中,比喻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常用谚语词典》中,有51条以5种动物名字字开头的谚语全都是比喻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多数以动物开头的谚语都是比喻句。推广开来,那些以植物,山水开头的谚语也多为比喻句,同时,调查表明,以“一”开头的96条谚语中,有71条是比喻句,以“人"字开头的150条谚语当中,也有一半是比喻句。可见,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修辞手段。比喻修辞方法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因此,谚语中比喻类修辞的运用,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因为结构相对紧凑,省略了许多细枝末节的内容,使语句简短,形象新奇、含意隽永。谚语比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从其语法功能入手,我们把前两类归为形式上的比喻,而把第三类借喻及其它少数分类归入内容上比喻,具体来看:§3.1.1.1语句层面的比喻语句层面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两大类,明喻式谚语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
暗喻式谚语也有本体、喻体,没有喻词或者用“是"、“等于"等词语联结本体和喻体。但是它们有相同的结构形式:(1)单句式单句式即一条谚语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句,本体、喻体和喻词在一个谚语单位中全部出现。例如:①兵败如山倒。②救兵如救火。③伴君如伴虎。④军令如山倒。以上谚语中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本体和喻体都是“如”字把“兵败”形容成“山倒"等。另一些特殊的谚语运用比喻的例子如:①丑妇家中宝。②人生一盘棋。以上两则谚语省略了喻词,是典型的暗喻式谚语,但从其意思我们可以自行补出比喻词,即“丑妇是家中宝”,“人生像一盘棋"。(2)单句延伸式有的比喻不只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比喻后面还有包含其他延伸意义部分,这部分和喻体有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是形象地阐明和深化本体,显示本体的本来特征,并且进一步阐明喻体。例如:①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②众人是杆称,斤两称分明。前句明喻,后句暗喻,都对喻体作了进一步的阐述。(3)双句单比式即本体和喻体都是句子,一个结构表示本体,一个结构表示喻体,合起来是比喻结构的整体。而双旬结构的暗喻,多半是不用联结词语。例如:①时间一分,贵如千金。②时间好似河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③读书不讲,隔靴搔痒。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都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这里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没有喻词。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喻体引出一个本体。例如:①劈柴看柴纹,讲话凭道理。②大浪当前不可抛桨,大敌当前不可抛枪。我们称之为引喻,往往先说前句后引出所喻之物,类似于比兴的修辞手段。(4)双句双比式比喻就是说双句结构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比喻,或并列或连用,具有对比映衬的作,17.
用。例如:①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②从善如登,从恶如崩。③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④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些谚语都是结构完整的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结构之间相互并列;而另一类例如:①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②口是风,笔是踪。③勤俭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④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结构上对称,意义上对比或连用,属于暗喻式谚语。(5)双句延伸式比喻即本体和喻体构成完整比喻的形式之后,根据具体意义利用语言形式对其意义进行有针对性的延伸。例如:①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例①中“张张薄”,“局局新"为延伸部分,进一步来展示喻体“纸’’和“棋"的。例②的延伸部分就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两类不同形式的延伸。§3.1.1.2语义层面的比喻许多比喻构成的谚语,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有了固定的意义,人们不觉得它们是一种比喻了。这类谚语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修辞学上称之为“借喻"。借喻式谚语就是借助某些客观的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事理,这类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单句式一个单句阐述一件事情,是谚语的语表意义,相比之下,人们对它并不重视,重视的是比喻义,即本体。例如:①杀鸡焉用牛刀。②枪打出头乌。③浅池难养大鱼。例①比喻办事不需要大人物动手,例②比喻人不可过于显示自己,例⑧比喻任何事不能过于勉强。这些以生活经验喻人世规律的谚语,长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意义早已约定俗成,但并不说明喻体本身不重要了,我们必须明确,没有喻体,也就没有本体。(2)双句单比式即两句话前后承接话构成一个喻体来说明本体。例如:
①不如虎穴,焉得虎子。②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①比喻不经历险境就达不到目的,例②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都是前一句为假设关系,后一句为并列关系,单句不成意,两句话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喻体。喻体的表述可以是两句话连缀而成,喻体照样是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这是双体结构的单比借喻,即为双句单比式。(3)双句双比式两个比喻句说明同一个道理,喻体有两个,而本体只有一个。例如: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②泥鳅揪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③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④莫学灯笼千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其中,例①比喻在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要避嫌。例②比喻力量弱小者成不了大事。例③比喻单个人的力量弱小。例④比喻做事情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都是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意义。(4)多句单比式谚语一般句式整齐,使用两句四句的形式居多,此类形式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并列,每个喻体单独都可以作比喻的本体,但前几个喻体的同时出现,既突出了本体又增强了语势。例如: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丝成缕,积水成河。这个谚语中的用一些实际的事物来比喻恒心和积累,说明积少成多的道理。此类形式多接近口语化,符合口头流传的特点。§3.1.2比拟的运用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所谓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做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人格化,拟人是把人类的特点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修辞格。把物品或生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其人的情感或言行,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形象贴生动有趣、鲜明突出同拟人相反;拟物是把人当成物来描写,包括描写成动物、植物、无生命物、抽象概念等。例如:①落花有意,流水无情。②伴君如伴虎。③人死如灯灭。例①把自然界的落花和流水当成人来写,比拟人的“有意”和“无情”。例②中,把君王比拟成吃人的老虎,例③中把人的生命比拟为点燃的灯。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谚
语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1.3借代的运用所谓借代,即以甲事物的名称取代与其密切相关的乙事物的名称。它形似比喻,却又不是比喻。它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关性,而比喻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似点。汉语谚语中的借代通过巧妙的名称替换引起读者的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具有形象描绘的作用和诙谐幽默的谐趣,谚语中都大量使用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它不仅展现了汉语谚语的绚丽夺目,瑰丽多彩,也反映了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例如: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②年轻不晒背,老年要拿棍儿.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例①中以“黑发”指代青少年时代,例②中用“晒背"指代参加体力劳动,“拿棍儿"指代讨饭。例③中“秋"指代一年。例④中的“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这里指代智慧超凡的人。§3.1.4夸张的运用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情感的修辞方式用于描写,可以使形象更生动突出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可以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中夸张修辞的运用,能让谚语语言表达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例如:①一失足成千古恨。②知足胜似王国。。③决心大,大山移。④人到倒霉时,杯水会淹死。例①中把一失足说成是千古恨,强调了选择正确道路的重要性。例②说明只要人心知足,生活怎样都会富足的像个王国。例③强调人的决心对事物的改变作用。例④用“杯水会淹死”来说明人倒霉的程度。§3.1.5拈连的运用所谓拈连修辞格,即甲乙两种事物同时出现要在一起叙述时,将原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同时移拈用在乙事物上,在甲处用的词语若是常规搭配,那么在乙处拈用的词语必定是超常搭配,以期提高表情达意的效果。这样运用词浯的修辞手段,就叫拈
连修辞格。拈连修辞格有两个特征:第一,在一段话里,同一个词出现在两处,第二,拈连在两处的这个词在一处是常规搭配,在另一处必是超常搭配。①腰杆不硬,说话必软。②心狠的人,手段也狠毒。③人叫不动弹,饭叫跑得快。④冰冷的人干不出热事。例①中把用来形容“腰杆’’的“软硬"用来形容人说话。例②用“狠’’来分别形容人和人做事的手段。例⑨“人叫’’和“饭叫"形成拈连。例④用“冰冷"来分别形容人的性格和做事的风格。§3.1.6警策的运用语简言奇而含意精切动人的,名为精警,也称警句。句式短小却像蜜蜂一样有刺有蜜。警策修辞手法在谚语中的运用,可以揭示事物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读起来意味深长,使谚语用简练而出奇的语言,来表达确切而深刻的含义。例如:。①三步不出车,满盘都是输。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③饱不剃头,饿不洗澡。例①中,用中国象棋的步法说明了抓住机会对大局的影响,前半句是假设的原因,后半句是可能的结果。例②中用“铁杵磨成针"告诉人们下工夫的重要性。例③用生活的基本规律告诉了人们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3.2布置类修辞手段的运用布置类修辞主要是指通过句子结构的均衡布局或是突出重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在谚语中应用的这类辞格主要包括对照、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顶针、对比、互文、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谚语语法匀称,配置妥贴。§3.2.1对照的运用对照是突出差别的一种修辞手段。对照就是将两种相互时立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要说明的一面更加鲜明突出。运用这种修辞的谚语能够鲜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这些谚语将两种相容的事物拉在一起,表明后一种事物不能从前一种事物那里获得。前后两种事物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事物间的矛盾更加集中、尖锐,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例如:①稗草长不出稻穗。②狗嘴长不出象牙。
③雄辩是银,沉默是金。④雷声大,雨点小.以上各例谚语都是通过事物本质的对照,突出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清晰明了的解释出了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3.2.2反复的运用反复也叫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思想,突出某种情感,对重点词、重要概念进行重复,引起读者注意,留下深刻印象,以达到某种效果的修辞格。谚语中反复修辞的运用,能让谚语语言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例如: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③运动运动,百病难碰。④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还有一些特殊的意思相同的反复修辞手段的例子如:①渔人观水势,猎人望鸟飞。②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例①中,“观"、“望”分别是同义词,它们把前后两个部分的意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鲜明地表达意义,而例②中“莫、休”,“生、起’’,“懒惰、怠荒’’,“意、心”也分别是同义词,构成同义反复。§3.2.3对偶的运用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对偶能的使用能使语言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对偶在谚语中被大量采用。一般而言,对偶分为宽式和严式两大类。宽式对偶是宽松的、不严格的对偶,只需要同类词相对,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不讲究平仄,不避免同字,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此类在谚语中比比皆是,但严式对偶是相当严格,相当工整的对偶。要求同类词的小类相对,如平仄相对,避免同字,结构一样,意义紧密相关等,即所谓的工对。谚语对偶从内容上细分下来,可分出正对、反对、串对等几类,分别来看:§3.2.3.1正对即相类似的事物之间的对偶,语义上相同相近。例如: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乌飞。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乌音。
都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连的工对格式。它们前后两部分互补互衬,都是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再加上有些近义词的选用,如上几例中的“凭"和“任”,“遥”和“久",“知"和“识"等,既避免了了用词上的重复,又使词语显得参差错综,富有变化。§3.2.3.2反对即相反事物之间的对偶,语义上相反相成,多是通过映衬和对比来突出语义。例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③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④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这种对偶形式,通过真假、善恶、难易、贫富、得失、祸福等矛盾对立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的实质。它们形式上整齐匀称,声韵和谐,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2.3.3串对又叫“流水对"即语义上相连相承,存在着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谚语中对偶修辞的运用,能让谚语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韵味无穷易于记忆。句式整齐,便于吟诵,表意凝炼,抒情酣畅。例如:①农民不种田,城里断炊烟。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④百年大计,育人为本。以上四例谚语都是在意义上有承接关系的“串对”对偶。简洁明了的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连相承关系,既格式简练对仗又蕴含深刻意义。’§3.2.4排比的运用排比是以语法结构对称来突出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段。使用排比一般是为了反复强调句子意思或为了平衡句子结构。其修辞效果能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谚语中排比修辞的运用,能让谚语语言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达,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例如: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以上两则谚语通过排比修辞手段的运用,语气逐渐增强,又使得节奏鲜明,各部分之间连接紧密,其蕴含的道理表达的明确而条理分明。§3.2.5层递的运用
层递或称递进,是将意思一重又一重地展现出来的修辞手法。层递的每一重和上一重之间的距离或比例应该是相同的,有点像数学上的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谚语中层递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深刻程度渐次加深,语义逐渐强化,深刻地阐明观点,同时也使读者的认识理解随之深入,理解谚语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论理的说服力,来凸显主旨。例如:①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②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以上谚语例子用层递的修辞手段逐层递进的表达出了所蕴含的道理,例①中用三个分句的递进说明了懒惰和互相推诿的坏处。例②则通过三个分句的比较,逐渐的说明了封建社会时候各种强权对百姓剥削的程度,用头发作比突出了官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3。2.6顶针的运用所谓项真辞格是指·“后句开头重复前句结尾的词和词组,使相连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汉语谚语中常使用顶针手法,即谚语的前后两个部分首尾蝉联,用前一部分的末尾作后一部分的开头,上递下接,环环相扣,亦称之为“链式结构"。顶真是一种古老的辞格,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使谚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严密,语气连绵,音律流畅,节奏明快。谚语中顶针修辞的运用,能让谚语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例如:①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②好汉怕懒汉,懒汉怕急汉。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以上三例谚语都是通过顶针修辞手段的运用,连续、严密的表达出了事物之间的链式关系,环环相扣的表达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2.7回环的运用回环亦称作“逆序反复’’。谚语中用回环方式变换词语次序,即重复前一部分的结尾,作为后一部分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部分的开头作为后一部分的结尾。回环能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情趣,使语言有节奏感,同时又可加强表达效果。谚语通过回环往复的形式,或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的相互依存;或表示两种事物或现象的相互排斥。从修辞效果看,可以使谚语加强语势,从加强语势看,又有铺陈叠加之美和回环往复之美。例如: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③果实里有种子,种子里有果实。例①和例②都是通过相同几个字顺序的调换形成了回话修辞手法,表达了两种对立事
物的相互排斥的状态。例③则是通过相同的修辞形式表达了两种事物相互依赖的状态。§3.2.8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一物对比一一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正反的对比使谚语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千金易得,知音难觅。③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④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这些平平常常的词语在鲜明的对比中显示出不平常的意味,极具艺术的魅力,如例②中,把“千金"说成“易得’’,突出了“知音"的“难觅”。两物对比揭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3.2.9互文的运用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修辞在谚语中的应用能使谚语“文省而意存",充满古文意味。例如: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③千中有头,万中有尾。例①上文言春夏,下文说秋冬,春夏秋冬皆备;上文言养阳,下文说养阴,养阳养阴皆备。并非春夏养阳不养阴,秋冬养阴不养阳。例②的意思是说一年四季,多吃点萝卜、生姜有利于健康,因为中医上认为生姜性热可以养阳,萝卜性凉可以养阴。例③还原成一句话可以解释为:千万中也有头尾,说明了再错综复杂的事物也是有发生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3.2.1O反问的运用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有部分谚语用反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观点和肯定的结论,这种谚语表示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比用陈述句语气更为肯定,感情更加强烈。例如:①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
②何水无鱼,何官无私?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④见贫休笑富莫夸,谁是长贫久富家?以上列举的四个谚语都是形成于直接的反问,所要表达的含义,即答案,蕴含在问题本身。§3.3辞趣类修辞手段的运用辞趣类辞格,主要是利用汉字或汉语组合的特点来完成的,语言往往新颖、活泼而又幽默、风趣。在谚语中应用的这类辞格包括:双关、双声叠韵等。§3.3.1双关的运用.双关是运用语音或语义的关系,一个词语或句子兼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字面意思,一种是言外之意。表面上是说这种意思,实际上是指另一种意思。它有表体和本体之分,表体是它的表面意义,本体是上下文显示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意义,这种手法含蓄深刻,语言优美,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据其表达的意义,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双关的运用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等现象使词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含义的一种修辞格。它能使语言活泼生动,或借题发挥,创造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双关可分为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等。双关的运用使谚语的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双关是有意使一个词或一个语句同时关顾两种不同意义的修辞手法。双关语在上下文中语义双关,妙趣横生,话里有话,一箭双雕,弦外有音,耐人寻味,造成谚语语言的诙谐、含蓄、幽默,表明说话人的机智和风趣,很富语言表现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和巨大的艺术效果。§3。3。1。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发音相同或相似构成的双关。例如:①给个棒槌认作针。②不蒸馒头也要蒸12气。③东边El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例①中“针”谐音“真”,“认作针”的弦外之意是“认作真”,比喻把别人的敷衍认真地当件事来对待。例②中“蒸”谐音“争”,意思是“争口气",4而不是“蒸口气”。这儿字面意思是“晴天”的“晴”,实际的意义是“感情”的“情”,例③的言外之意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这种修辞格使语言表现得幽默风趣,含蓄深刻。§3.3.1.2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有一箭双雕之妙,委婉含蓄,耐人寻味。例如:①火烧芭蕉心不死。
②枕边吹风,事事都通。③东南风,西北风,不抵老婆枕边风。.·例①中表面上说的是芭蕉的“心"不死,实际上是指人心不死,比喻不甘失败,或不肯罢休。例②和③这两条谚语中的“风"从实际中“空气流动"的意思转到“信息传递”的义,枕边吹的风已经不是在说自然的刮风下雨。§3.3.2双声叠韵的运用汉语的双音节词一般是由单音节词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对一个双音节词的含义,可以从构成这个双音节词的每个词素本身的含义去理解。例如: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②别看人衣服,要看人肺腑。③听听不如转转,看看不如干干。④人心弯弯绕绕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双声叠韵修辞手段在谚语中的运用使谚语音韵流畅上口,便于传诵,’又更符合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变化的语言发展规律。§3.4文学类修辞手段的运用文学类辞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本身的功能,不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形成修辞手段,非刻意创造的一类修辞手法。在谚语中应用的文学类修辞包括:起兴、押韵、白描等。§3.4.1起兴的运用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说的事物。源于民间,在民歌中最常见。起兴在诗中具有起情、渲染气氛、写景、或确定韵脚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在谚语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自由,不需语言环境,就能其义自明,而且寓意鲜明。显得轻快、活泼,除了起情、制造气氛的修辞作用外,对于押韵谚语还有确定韵脚和音步的作用。例如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②乱麻必有头,事出必有因。表面上看来,谚语中两句所涉及的前后两事物指的是截然不同的对象,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各种联系。如例②我们很容易发现,起兴的事物和主体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存在着类比的关系:“麻”有“头”与“事"有“因”类比。起兴有点像本体、喻体都出现而没有喻词的比喻(如隐喻)。但是,起兴与比喻是截然不同的。起兴句只起“引子”作用,即烘托气氛,引出主体。而谚语中要表达真正意思的句子往往是起兴句后面所引出的那句。
§3.4.2押韵的运用押韵是以声音来达到修辞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语音上的重叠交替使谚语富于韵律和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更易记忆。押韵分为押头韵和押尾韵。押韵修辞的运用使谚语声韵谐和,具有韵律美,悦耳顺口,易读易记,便于传诵。§3.4.2.1押头韵。即谚语的单句或双句结构中的语音形式形成压头韵的修辞。例如:①没有流汗苦,没有收获甜。②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3.4.2.2押尾韵。即谚语的单句或双句结构中的语音形式形成压尾韵的修辞。例如:①佛要金装,人要衣装。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④三秋勤耕田,丰收在来年。从以上压头韵和压尾韵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谚语都很讲究韵律,因而铿锵成诵,琅琅上口节奏更明快,音韵更优美,以取得音韵和谐的效果。§3.4.3白描的运用自描也是谚语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自描原是中国国画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不用颜色,只用水墨线条勾描物象的绘画方法。作为修辞手段,白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予以具体描摹的一种方法,不加渲染,不作润色,轻轻一两笔就把客观事物的形貌状态和内在特征写出来,既质朴又传神。这些运用白描修辞的谚语用词朴实无华,从事物的细微处着笔,三言两语就揭示出暗含的深刻道理。例如:①水落石头现。②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③不管黑猫白猫,捉着老鼠就是好猫。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以上的谚语例子仅仅是相对客观的描述了各种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以谚语形式固定下来以后,以简单的语言形式表明了其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客观、直接,但道理却无可争辩的正确。§3.5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辞格综合运用指一段话中使用多个修辞格相互配合,使之产生单个辞格难以取得的修辞效果。辞格综合运用包括:辞格的连用和辞格的兼用等形式。大多数谚语所运
用的修辞手段也不是单一的,有的谚语同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格。谚语正是因为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才会为人们所喜爱,才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传诵至今。§3.5.1辞格的连用辞格的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分先后连续使用。例如: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例①既运用了对偶,又运用了比喻。例②则连用了对比和夸张。§3.5.2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兼用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同时使用了多个辞格。这些辞格既不能说先用了什么,后用了什么,又不是某个辞格中套着什么辞格,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可截然分开,从这个角度看是这种辞格,从那种角度看又是那种辞格。例如:,0跌倒抓把土,雁过拔根毛。②人倒霉,喝口凉水也要塞牙。例①谚语整体上是用比喻来说人贪婪的程度,同时又兼用夸张的手段来说贪婪吝啬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本性。例②中也是比喻和夸张的兼用,把“喝凉水"比喻成“倒霉”,又夸张的表达了“倒霉"的程度。
第四章谚语的修辞功能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说,谚语是语言中熟语的一种,通常以简洁、凝练、通俗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一种普遍的真理和智慧,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蕴涵着特定的文化色彩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启迪人生、指导行为、传授经验、道德教育及宣传鼓动,还能教育和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同时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等社会功用。从谚语中,人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避免出错,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人从中受益非浅。谚语概括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经验,也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谚语是反映集体经验的,又是流传很广的固定语句,大家耳熟能详。而且引用谚语往往比一般的说理更具有教育功能。谚语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其有关气象,农业等自然现象的描述都具有相当的实践指导功能。谚语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之一,是汉语语言系统中的一种熟语,是比较稳定的言语作品单位,属于词汇学研究的范畴。它以句子的形式出现,在性质和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但又不是一般的词,是“词的等价物"。是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变化和修辞运用的不可或缺的语言材料之一,具有元语言的功能。从语言的运用角度来说,谚语具有极强的修辞功能。使得谚语言简意赅,语言形象,声韵和谐,结构精悍,易记易传,有明显的形式特征一一短小、生动、上口、形象,带有鲜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读者和听众须领会其抽象含义。谚语以一种既生动又活泼,既传统又新颖的语言形式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是一种独特的修辞载体。适当运用谚语,可以改善具体的语言环境,还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凸显了谚语的修辞功能,也是本文接下来要着重研究的部分:对于谚语来说,其不仅能说明事理,而且能表示主观评价和感情。谚语的产生和运用,能丰富语言的修辞作用。谚语中运用的修辞,凭借其特殊的表现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提高表达效果、也才能显示出它的修辞运用的效果,同时能起到改善语境、增加语言表现力的作用。修辞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同时作为语言信息的载体也承担着改善表达效果的重任,所以谚语中修辞的运用也离不开这一语境对修辞的制约。而作为使用了各种修辞方法的谚语也会对具体应用语境在接受过程中起到改造作用。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着修辞,修辞反过来丰富了语境。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正如王德春先生说的“现代修辞学要求把修辞现象放在语境中来研究,离开语境无所谓修辞效果”。任何者语修辞活动都是一个信息表达和信患、接受的过程。了
解语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利用语言环境去更好地实现说话写作目的,进而使语境在交际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避免在说写时不考虑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运用谚语,而导致谚语的意义和特点不能恰当的表达出来,造成谚语使用的失误。更由于语境和修辞存在着一种制约关系,语境制约着说写者的话语组织、建构,同时也制约着听读者对话语的理解。修辞离不开语境,修辞和语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语言环境是修辞的生命。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修辞。一切修辞现象都只能够发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在语言环境质外的修辞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谚语作为包含于宏观修辞概念下的语言形式,自然也不能脱离开语境对整个修辞的制约,在运用时也必须尊重语境地使用。因此,在修辞过程中,说写者必须依据语境来建构和调节具体的谚语的运用,听读者也必须根据语境来理解具体的谚语,根据语境的变化来完善对谚语信息的准确把握,才能达到对某一特定语境中所使用的谚语特定修辞的完全理解。谚语中修辞的运用受具体语境的制约与整体修辞所受语境的制约关系是大体一致的,同样不能随心所欲,但运用了大量修辞方法的谚语对语境的改善作用却是独特的。‘谚语有很强的修辞功能,适当运用谚语,可以改善具体的语言环境,还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本章将结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来简要论述谚语的修辞功能与语境的相互作用,及谚语修辞功能的特殊性。§4.1谚语对语境的创造§4.1.1谚语对语境的创造寻常的词语安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常会显现出别具一格的情趣,收到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一个词、一句话只有放在语境中才能评定其优劣,离开了语境,一般来说无所谓好与坏。一个常见的谚语,有时会在特定的语境中放出异彩,收到不寻常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进入特定语境的词语和句子往往扩展了信息容量,表层义之外又增加了深层义,这一扩展了的信息容量又是依靠语境而生的,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谚语更是如此。所以谚语深层的信息容量和丰富内涵也会反作用于语境。例如:((红楼梦》中写到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凤姐说的一番话: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红楼梦》n1这段话里连续用了四个谚语,其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树倒猢狲散”,一句是用对比的修辞方法说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它的反面,《红楼梦》所描写的封建贵族大家庭。乃至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走到腐朽的末路,这种比喻从理性上使入看到事物
的本质;另一句谚语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封建贵族大家庭败落的必然结局。这些以谚语意义做比地运用,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和灭亡的客观规律。使本来描写自然规律的谚语清晰的表达出了事物本质和社会规律。§4.1.2对谚语言外之意的理解常常能丰富语境由于语境能为句子本身提供大量的言内、言外信息,一句话在语境中所传达的实际信息,远远超过其纯粹的语言意义,形成了一种对语境的丰富与扩大。例如: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所行动了。里根也不甘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美国政府不急于和前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语提醒:“言不信,行不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一《演讲前如何分析观众》砼1当然,对句子的这种言外之意的理解,需要听说双方在知识储备上,在语境把握上有共同之处,还需要靠“联想”去设置和破解。戈尔巴乔夫用一句谚语委婉的表达了直接说出了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交际双方又都能明了的了解到这一意思,使语言含蓄而婉转,扩大了交际的具体语境含义。§4.1.3谚语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同一个谚语,因为语境的原因,其内含也会发生变化,使语境更灵活。毛泽东同志对“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个谚语的运用,极为灵活,因而也显得十分典型。例如:他们(反动派)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我们曾说张伯伦“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现在已经应验了。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从去年九月德国和荚法的战争爆发的一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一直到现在,这块石头,还是继续在打张伯伦哩。一一《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嘲国民党反动派从今年一月一日开始搬起的一块名叫“和平攻势”的石头,原想用来打击中国人民的,现在是打在他们自己的脚上了。或者说得正确些,是把国民党自己从头到脚都打烂了。~《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1这块“石头”神奇得很:它有时是“希特勒”,有时变成了“和平攻势”;它有时用于
张伯伦,有时为国民党反动派所用;它有时“继续"地“打",有时只“打"一次:它有时只“打脚",有时“从头到脚地打",甚至把“头"和“脚"都“打烂了"。毛泽东分明是把这句谚语变成了一块魔石。灵活的通过同一句谚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揭露出了反动派种种丑恶行径。有些谚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语境发生了变化,就需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对谚语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例如,毛泽东同志对“挂羊头卖狗肉’’这个谚语的使用,就是如此。例!ttl-他们(指国民党顽固派)口里的宪政,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是在挂宪政的羊头,卖一党专政的狗肉。’一《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哺1这(指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所叫喊的“统一论”)是阴谋,这是借统一之名,行专制之实,挂了统一这个羊头,卖他们的一党专制的狗肉,死皮赖脸,乱吹一顿,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哺1两篇文章中“狗肉"的本意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羊头”呢?有时是指国民党的“宪政",有时是指国民党的“统一"。其用法随心所欲而又紧密联系实际,对谚语的创造性应用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新的语境意义。§4.2谚语对表达效果的影响谚语云:“十句谚语九句真’’、“泉水最清,谚语最精”、“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语言简洁精练,含义丰富深刻,文化底蕴深厚,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和认识的总结,能否正确使用成语、谚语、格言,往往是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如果完全不使用谚语等熟语,就会显得语言文字枯燥无味,缺乏文采,用得过多或使用不当,就会使语言文字显得矫揉造作,不大自然。谚语可分不同的类别,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材料的选择与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化、动植山川有关;二是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三是反映了特有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四是形式上音节搭配整齐,多对偶排比,多韵语。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是:第一,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第二,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第三,成语在语言运用中作用一般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谚语和惯用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经验经过长期传播,在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哲理,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如要表达“思乡”的意思,可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树高干丈,落叶归根”之类的谚语。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
使我们的语言活泼风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谚语有时还可以用来作为说理的根据,证明某种思想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谚语之所以经久不衰,从基本内涵上讲,就在于它是对生活习俗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包含着人生智慧和生活哲理。换言之,谚语是从社会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大干世界的探察与认知,对社会生活的感悟与把握,以及对个体人生的终极体验与洞察,因而展现着深邃的哲理美。所以谚语的恰当的运用会使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同时又能起到调节语言风格的作用。§4.2.1谚语修辞使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谚语作为区域大众思想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结构、语义、文化内涵诸多方面很有特色。语音方面,讲究节奏、平仄、押韵的要求,相比之下,平仄的要求不高,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其语音系统的三个方面是不平衡的。节奏上的三字谚、平仄上的五、七言谚、押韵谚,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语法方面,有单句式、复句式、紧缩句式等句法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单句式谚语体现了书面语的特点;复句式和紧缩句式谚语中意合式结构占优势,体现了口语化的特点。在语义方面,谚语内容丰富,包罗甚广,风格沉静,朴素大方。大致分为自然谚、社会谚、农事谚、气象谚、生活谚等几个方面。谚语的语义又可分为表层义和隐喻义,表层义是语言义,隐喻义是言语义,由具体的语境决定其确切含义。谚语讲究修辞方法的运用,修辞学中的各种修辞手段在谚语中都有运用,谚语的这些本质特性决定了谚语能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比普通语言形式更丰富的效果。谚语流传于民间,内容精辟,寓意深邃,措辞简练,便于记忆,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古人就有引用谚语作为事理上的根据来进行论证和说理的经验。I;L女n:①春秋时期宫之奇谏假道于虞时,引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一谚语来说明虞国同位国的关系。②汉代张良劝刘邦接受樊哙的意见时,引用谚语“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作为主要的说理根据。③晋代鲁褒著《钱神论》引用了谚语“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原初形式刺中时弊。④宋代孙光宪引用谚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来告诫君子,等。一一《历代笔记》‘71从而使入对领悟所论及的问题有启发意义,甚至一些道理则是直接通过谚语来揭示和阐明的,例如:“铜钱出苦坑”,这是潮汕地区广为人知的一句谚语。它意蕴深长,但通俗易懂。在潮汕地区城乡民间,为人父母者,常常用此谚语教育子女不应该乱花钱,要懂得“铜钱出苦坑”。意即钱银来之不容易,是从“苦坑”中出来的。这“苦坑”是个形容词,形容所有钱银都是来自辛勤劳苦的工作,只能爱惜,不能浪费。
一《汕头特区晚报》哺1这句谚语的由来,据一些老辈人的口碑资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日军侵华,潮汕沦陷时,因天灾人祸,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有个乞丐,他四处要饭,一到人家门前,边拉胡边唱曲,诉说当时民间疾苦。唱词中有:穷人为求生,赚钱来养家。何处有铜钱,铜钱出苦坑。坑中有“刺篮帕"(荆棘丛生),帕下还有“暗哥砾"(破碎玻璃陶瓷砂石等)。他把苦坑描绘得极其惊险,说明从苦坑取出铜钱的过程是多么的艰辛。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唱者与听者心声共鸣,“铜钱出苦坑"这句唱词给人印象极为深刻,久而久之,就成了广为运用的谚语。用简洁的五言谚语形式表达出了其产生的深刻原因和背景,在其应用的使用,用这五个字即表达出了父母对子女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殷勤希望,可谓字字珠玑。以上各例对谚语的运用,既使语言更简朴凝练、形象具体,又使道理更精辟透彻、切实有力。§4.2.2谚语修辞对语言风格的调节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是否生动,有无魅力,是与我们掌握的语言技巧分不开的。为了提高语言技巧,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恰当地、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而谚语又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由于多种修辞方式的运用使其表达事理明白、生动、诙谐,具有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特点。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语言简洁精练,含义丰富深刻,文化底蕴深厚,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和认识的总结,正因为如此,谚语在语境中的应用能起到连接俗雅,转换语言风格的作用。适当运用谚语,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在较为正式的语境中添加能为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的广泛效应,而在通俗的语言环境中又琅琅上口,即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正是基于谚语的这些特点,其对语言风格的调节可以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点:§4.2.2.1连接俗雅谚语属于俗语的一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其连接俗雅的功能在具体语境中应用能直接的改变语言风格,使正式的语言显得通俗,朴实的语言显得生动。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以毛泽东同志对谚语的应用为例。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和讲话,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风格,和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风格中国气派。而对于谚语的运用,则是形成毛泽东同志这一语言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毛泽东所使用的谚语,基本上都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他对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运用得既广泛,又灵活,不论是在演讲、谈话、报告、调查报告、评论中,还是在其他一般文章中(包括在学术论文当中),他都经常使用。如在哲学论文《实践论》中,就先后使用了“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许多谚语。毛泽东著作不仅理论性强,逻辑严谨,具有非凡的思想魅力,而且文风简洁,开门见山,观点鲜明,特别善于运用典故谚语和群众语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明科学道理,好读
易懂,也恰恰是谚语对语言风格调节的最直接的体现。§4.2.2.2言简婉转.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富有独特的汉语修辞风格和气派。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是社会广大成员长期的、历史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历了世代相传的千锤百炼,它从一定角度真实的反映了一些基本的客观经验总结、历史认识的传承,用一句谚语就能表达出一个或一类深刻的道理,使得意义表达得更加透彻,文笔更加简炼。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度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语言简洁明快。基于同样的原因,谚语简练的语言往往都不是直接表达其真实的意思,都需要接受者对其所代表的背景和内涵来理解其言外的真实含义,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这就形成了一种曲折,体现了谚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婉转的特性。于是,通过谚语的运用也就使语言风格被改变得婉转曲折,意蕴比直接道出其中道理来得深刻而耐人寻味。例如:《红楼梦》中,贾母看到宝玉和黛玉在一起经常闹别扭,于是说了下面一段话:偏偏的遇见了这么两个不懂事的小冤家儿,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是俗话儿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了。一《红楼梦》例“不是冤家不聚头”,有时又当作反义来用,是指一对相爱的人在一起会经常闹意见。这就用意思截然相反的谚语表达出了他们仿佛是专为作对才相识或相爱的真实含义,而完全不是说他们是真的“冤家”。§4.2.2.3生动诙谐谚语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火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经验体会的升华。由于谚语的民间性、传统性和口语性特点,有很多来自民间生产生活经验总结的
谚语幽默风趣、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经常在其著作中使用谚语,其中一种是用来做比喻,借助谚语本身的形象具体的特点,而使语言表达收到鲜明生动的效果。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一,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存在着。——《改造我们的学习》n01麻雀这种身体小而又动作灵巧的飞禽,闭着眼睛怎能抓住?凭着主观主义作风工作,工作怎能成功?革命怎能不受损害?毛泽东同志通过“闭塞眼晴捉麻雀"这一谚语所体现的具体形象,对于那种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者进行了讽刺。凝练的谚语用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出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再具体应用的时候会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认识到深刻的道理。§4。2。2。4增加声律美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通过对偶、押韵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形成一种声律美。谚语的节奏,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四言谚语如“入乡随俗",“情急智生",节奏一般为“二二”;五言谚语如“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它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天狗吃不了日头”,“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它们不论长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谚语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有的押平声韵,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的“言,前”;有的押仄声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候未到"中的“到、报";有的平仄相间,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还有的押尾韵如“先苦后甜,富足万年"中的“甜、年”,押头韵如“人前一只鼓,人后一面锣”等。此类谚语使得语言流畅,节奏明快,音韵铿锵,抑扬有致,琅琅上口。由于谚语产生的特殊性,形式的独特性,修辞方法运用的丰富性,使其在受语境影响的整体修辞运用形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谚语中修辞的运用一样受语境的制约,又会对语境进行独特性的创造;能较明显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既能使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又能调节语言风格。语境是修辞的基础,语境和话语交际的对象和过程组成一个内在的结构整体,离开了语境就谈不上修辞,语境限制修辞,语境不同,语义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修辞义其实就是语境义,是由语境来参与的。其次,修辞是积极的,创造适合话语交际的环境。修辞是同义而不同形式的选择过程,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过程,只有由具体的语境来决定。谚语中修辞的运用,以谚语这一特殊形式为载体参与到语境当中,在不背离修辞与语境相互关系的同时对语境起着独特的作用,能较明显的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既能使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又能调节语言风格。
结论本文通过梳理谚语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分析总结出了谚语的含义、总结了谚语各方面的特点,通过举例分析了汉语谚语中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并指出了语义类、布置类、辞趣类、文学类等不同修辞类别的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谚语产生的修辞特性。本文重点论述了谚语的修辞功能中谚语中修辞的运用与语境的相互关系和谚语中修辞的运用对表达效果的影响,认为:谚语中修辞手段的运用能使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谚语中修辞手段的运用能调节语言风格。希望本文浅显的研究和总结能对今后谚语修辞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宏伟教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导师李宏伟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李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