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62 KB
- 2022-06-16 14:24: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60JOURNALOFHUNANVOCATION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2009年9月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冯建民许丽红(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龙口265713)摘要: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用来表达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感想的各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作为习语的一种,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它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一般精练短小,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且,谚语的特色受到各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关键词:英汉谚语;语言对比;文化对比一、谚语概述汉谚语都具有广泛的流传性,以说知识、讲道理为主,(一)定义且大都以短句的形式出现。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群众经验的提炼。他(二)内容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具有广泛的通俗性、生动在内容上,英汉谚语都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讽喻、的口语化等特点。[1](P101-104)据《牛津高阶英汉双劝民和传播常识。解词典》注英语谚语的定义为:Shortwell-known讽喻谚语是谚语的重要种类。这类谚语产生于政sayingthatstatesageneraltruthorgivesadvice.而治斗争和社会生活等其它复杂环境中,其内容主要是虽然现代对有关谚语的研究很广,但在学术上,有关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如:汉语谚语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朱介凡先生在其1)Thewordsofadyingmanaregoodwords.《中国谚语论》中说:“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言,社会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道的议论,深思众人的经验和智慧,精辟简白,喻说讽2)Whatisnearredbecomesred;whatisnear劝,雅俗共赏,流传纵横。”而武占坤、马国凡在《谚语》blackbecomesblack.(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道:“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3)不会有不思念马群的马匹,不会有不怀念祖国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的壮士。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现成话。”由武4)大浪当前,不可抛桨;大敌当前,不能弃抢。占坤主编的《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中说:“谚语是靠英汉谚语中最主要部分,是劝民谚。这类谚语富群众口碑流传的艺术魂宝,它虽然只是词组,形式极有哲理,教人学善,做好事,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为短小,但却凝练得像百炼的精金,纯净得如晶莹的民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如:钻石,生动得似潺潺的流水,风格质朴,韵味清新,满1)Failureteachessuccess.(失败为成功之母。)身泥土香,一派民族气。”2)Ifonestudiesveryhardwhenyoung,hewill由上文关于英汉谚语定义的界定,可以总结出英becomeaveryusefulmanwhenold.(幼有所学,老有收稿日期:2009-5-11作者简介:冯建民(1979~),男,汉族,本科,助教,黑龙江省黑河人,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许丽红(1982~),女,汉族,本科,助教,吉林省松原人,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第5卷第3期冯建民许丽红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61所为)。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其表层文化差异主要表现3)有志能搬山,无志山压头。在以下几个方面:4)山鹰的眼睛不怕乌云,真理的光辉不怕迷雾。(一)生存环境传播常识的谚语,也影响与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谚语具有一定的民族素质,英国是一个岛国,四人民大众。如:周面海,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人们热爱海1)Thereisgoodineveryevil.(有利就有弊。)洋,谚语的取材也就往往来自海洋。而汉民族大都在2)活动身体强,懒惰脸皮黄。亚洲大陆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取材多(三)社会功效离不开内陆山水。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的句子。用语通俗、修例1: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的表达是辞生动,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它能启迪人生,指导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人们的行为,有传授经验,道德教育,宣传鼓动和了解例2: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预示春天来临的是西各种谚语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讴歌:“If第一,谚语概括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经验,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而在汉语里也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主“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如宋朝诗人朱熹的诗“等闲识观世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以下谚语: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Experienceisthemotherofwisdom.(经验是例3: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谚语,如:智慧之母。)1)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2)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3)真理不可战胜。2)There’sasgoodfishintheseaasevercame第二,谚语反映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规outofit.(有了大海,还怕没鱼)。律的科学认识。其有关气象,农业等自然现象的描述3)Hoistyoursailwhenthewindisfair.(扬帆要都具有相当的科学认识功用。例如:趁风顺时)。1)Winterthunder,summerhunger.(冬天打雷,夏而汉人的生活环境中,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多是天挨饿。)内陆的名山胜水,就不难找到以这些山水作为喻体的2)Amistymorningmayhaveafineday.(有雾谚语。例如:的早晨,可能是晴天.)1)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死不及。3)清明要明,谷雨要淋。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今人换古人。第三,谚语是反映集体经验的,又是流传很广的3)有理压得泰山倒。固定语句,大家耳熟能详。而且引用谚语往往比一般(二)风俗习惯的说理更具有教育效果。英汉谚语中极多内容具有此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人类生功效。例如:活与动物密不可分。因此有关动物的许多谚语,也能1)Agoodmedicinetastesbitter.(良药苦口。)反映谚语在风俗习惯上具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现举2)Goodcounseldoesnoharm.(好的意见没有坏出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处。)例1: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它3)忠言逆耳利于行。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是褒义。在英语关于谚语的社会功效,在此我们就不再多做深入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地探讨了。总之,谚语流传的广泛性,离不开其独特的1)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社会功效。[2](P34-35)2)Everydoghashisday.(是人皆有出头日);二、英汉谚语的表层文化差异3)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谚语又是富于色彩的而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还有谚语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谚语能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1)好狗不挡道。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62JOURNALOFHUNANVOCATION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2009年9月2)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重要位置,“仁”是儒教理论的核心,孔子所讲的道理3)狗改不了吃屎。都是以“仁”为核心的。在孔子看来,“仁”是其它一切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美好品德的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离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开仁爱之心。其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富。如汉语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谚语有: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1)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例2:由于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认可马在生活中的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重要性,因此认为马不可失,如英语谚语: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1)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四)历史背景鞍,不可失马)。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2)Itisgoodtogoafootwithahorseinhand.语,英语典故谚语大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有马牵在手,步行最悠闲)。以及西方经典著作等,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而汉语谚语认为在得失之间难有定数,因此有:1)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马失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气的说法。如汉语中的子孙)。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P56-58)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三)宗教信仰1)WhenGreekmeetsGreek,andthenwasthe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tug-of-war.(两雄相争,必有激战)。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2)WheninRome,doasRomansdo.(入乡随俗)。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谚语涉及广泛的领域。例如们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传扬的是:上帝是唯一的、至高1)Alltheworldisastage.(世界就是一台戏)。无上的神,人际关系是平等的。相关的谚语如:2)Haveis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4]1)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P67-72)2)Go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还帮助自助的人)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3)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的:Allhappy在天)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我国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其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与此有关的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还有一些谚语很多。如:在欧洲许多国家流传的谚语,例如:1)不修今世修来世。1)Allisnotgoldthatglitters.(发亮的东西不一2)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定都是金子)。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2)Peoplewholiveinglasshousesshouldnot而道教以“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道教以“道”名throwstones.(责人必先责己)。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其教义就是以“道”3)Murderwillout.(纸包不住火)。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而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掌故、传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说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示和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反映老子道教思想的谚语有:教育意义。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2)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三国演义》)3)乐极生悲,昏极则乱。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论语》)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三、英汉谚语的语言特征
第5卷第3期冯建民许丽红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63谚语流传之久,应用之广,其之所以能够源远流1)Loveisasweettorment.(爱情是甜蜜的痛苦)。长,是由于谚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语言通俗易懂,用2)Loveisfree.(爱情是自由的。)语形象,语言形式优美,语音和谐,修辞生动的特点,3)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以下我们就通过英汉谚语中的句法结构,语音特点,4)爱情在市场上找不到,爱人在店里买不到。修辞手法语言表现手段,来展现英汉谚语的其语言风从关于爱情谚语的比较中,我们大致看出,汉语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谚语往往以复合句,在形式上排比,对偶。在内容上衬(一)句法结构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1、简单句和复合句血。而简单句结构特点的共性主要有:简短凝练和追谚语是语言中作为词汇单位的固定句子。由于谚求节奏韵律,但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在复合句上,汉语语是词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力求简短。因谚语简练凝重、讲究对偶。而英语相对松散随意。[5]此谚语的句子以简单句居多,但是也有复合句,并列(P46-48)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的存在。(二)语音特点在英语中,谚语多数为简单句,其经常通过简单谚语之所以被广泛地接受,在于它具有词句对仗句来说明一个主题,反映人们对该事物的各种价值工整、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的特点。使谚语保持这一观,在此,我们就用“爱情”这一主题来分析英语谚语特征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押韵和谐音。它主要表现在单的句子结构。例如:句讲究对仗,且重复元音,在这一点上,英汉谚语具有1)Lovershouldnotbealloneside.(爱情不是一明显的特点。相情愿的。)我们知道各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有同有异,因而在2)Lovewillfindouttheway.(爱情自会找到出增强韵律性,悦耳性方面,对所采用的语音手段也有路。)同有异。例如:对元音的重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音3)Loveandcoughcannotbehid.(爱情与咳嗽一手段,但英语是非音调语言,没有汉语中常用的平仄样不能隐藏。)调,而英语中的轻重音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另外,英4)Loveshortensdistance.(爱情能缩短距离。)语有连缀辅音出现在音节头或尾。而且所有的辅音都上面列举的这些英语谚语都是用简单句表示爱可以出现在音节尾,所以英语音节比汉语音节的结构情观,使爱情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一种感情。具复杂。汉语和英语的押韵都是重复元音和元音后面的有简短凝练的特点。英语中除了用简单句谚语反映爱成分,但由于英语中元音后面的部分远比汉语中的多情经验之外,也有少量的复合句谚语。如下:样化,所以除了押韵外还有元音重复,音节的辅音重1)Loveasksfaith,andfaithasksfirmness.(爱情复和音节的头一个音重复。要求信任,信任要求坚定)。下面先看看押韵的例子:2)Lovecomesinatthewindowandgoesoutat1)Whenthewindisinthewest,theweatheristhedoor.(爱情从窗户进来,从门出去。)thebest.(吹西风时天气好)。3)Itislovethatmakestheworldgoround.(这就2)Nopainsnogains.(不劳,不获)。是爱情,它能使世界运转)。另外,英语中还有多词的重复,单独元音的重复而汉语,情况正好相反。汉语中也有很多反映爱或词尾辅音的重复。情经验的谚语,但由于表现爱情观时常采用陪衬,复1)Aleapyearisneveragoodsheepyear.(闰年合句谚语就比简单句谚语多了。例如:对羊来说就不是好年)。1)鲜花终究会凋谢,唯有爱情永久存。2)Readymoneyisreadymedicine.(现成的钱就2)甘蔗越吃越甜,爱情越长越深。是现成的药)。这两条谚语分别用“甘蔗”和“鲜花”从正反两面3)Noroot,nofruit.(没有根,就没有果)。来衬托爱情。在英汉谚语中,有时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但是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一个音节只分成但所用句式不同,英语表达一般直截了当。汉语则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没有“押头韵”的说法,韵母部分隐遮遮,通过陪衬对应。例如:也不会分成两个可以重复的部分,汉语谚语除了押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64JOURNALOFHUNANVOCATION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2009年9月韵,音节数对应、平仄调对应等之外。数目众多的合成5)情人眼里出西施。词又造成一些新的语音手段,如双声,叠韵。这使汉语这几条含借代的谚语中,以pen代“文”;以sword谚语更具有语音效果。例如:剑代“武”;以hand代“手艺”;以heart代“好心人”;以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杜康”代替他酿的酒;以“西施”代指“美女”。2)别看人衣服,要看人肺腑。借代能抓住事物的明显特征来代表整个事物,表3)山山有路,路路相通。达简洁,转义巧妙,富有风趣。(三)修辞手法4、拟人英汉谚语言简意赅,表达洗练,语言生动,具有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人化,具有性格,厚的修辞色彩。不少谚语都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构成。行为及至感情。从语义上说搭配恰当,从修辞上说,生谚语的主要修辞手法如下:动形象。如以下几条谚语;1、反义对比1)Misfortunescomeonwingsanddepartonfoot.英汉谚语中大量使用反义词来反映客观世界中(不幸来时乘风,去时跺步)。存在的矛盾或是对立的现象。如:2)Truthspeaksinalanguagethatissimpleand英语谚语:direct.(真理说一种语言,既简单又正确)。1)Littlepitchershavebigears.(人小耳朵灵)。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Beswifttohear,slowtospeak.(敏于听,而纳4)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笑小石。于言)。这里的好事会出门,不幸能来去,真理会说话,大3)Ifyouwishforpeace,bepreparedforwar.海会讥笑,高山会嘲笑。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拟(欲求和平,必先备战)。人手法的应用使的谚语更加生动形象。汉语谚语:5、对偶1)雷声大,雨点小。对偶以形式立格,结构精巧,声音和谐,形式优美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两个句子对应,从内容上通过两两相应表现事物之间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相随,相对,相关等关系,使意义集中而丰富,对比关2、借喻系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1)Roseshavethorns.(玫瑰有刺)。1)Noloveisfoul,noprisonfair.(没有爱情是肮2)Romewasnotbuiltinoneday.(罗马不是一脏的,没有监狱是美丽的。)天就建成的)。2)Harmwatchharmcatch.(害人害己。)3)船到桥头自然直。3)Littlewealthlittlesorrow.(财产少,烦恼也少。)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4)Liketeacherlikepupil.(有其师就有其学生。)在这些谚语中的ROSE,ROME,船,青山等究竟指[7](P47-49)什么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表本体的语言手段没这些谚语都是采用对偶手法。由于具有上下匀出现。也正因为如此才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称,铿锵悦耳,因而具有相当高的修辞价值。间,语义内容更为广泛。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6]四、结束语(P48-52)英汉谚语的形成都有着古老和悠久的历史,生存3、借代环境、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都反映其次借代也是谚语常用的修辞方法。现在我们通了各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内涵,同时谚语也过列举一些谚语来分析: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英汉谚语充分运用了各自的1)Thepenmightierthanthesword.(笔比剑更有语言特征,包括句法结构,语音特点和修辞手法等,使力)。其具有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具有形象生动,喻义明2)Goodhandgoodhire.(手艺好,工钱高)。显,宜于说理,富于哲理的语言特点。也因为谚语具有3)Agoodheartcan’tlie.(好心人,不会说谎)。极强的社会功效,这些都使得谚语能在各领域都得以4)借酒浇愁,惟有杜康。广泛地应用,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
第5卷第3期冯建民许丽红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65参考文献:版社.2003:67-72[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M].北京:商[5]王书亭.英汉谚语结构特征对比研究[J].胜利油田务印书馆.1998:101-104师范专科学报.2003(3):46-48[2]丁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6]李桂玲.英汉谚语的语音结构与修辞[J].重庆交通学2005:34-35院学报.2002(2):48-52[3]陈文伯.中华谚语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7]汪德华.英汉谚语的语言共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2000:56-58报.2002(3):47-49[4]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责任编辑:朱国星)BriefAnalysisoftheContrastoftheLinguistic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FENGJian-min,XULi-hong(PublicForeignLanguageTeachingDepartment,YantaiNanshanUniversity,Longkou,Shandong265713,China)Abstract:Proverbisoneofthemostoriginalandvaluableformsofexpressions.Theyarethewordsandexpressionsofpeople"sthoughts,experiencesandelicitationduringtheirworkingperiodanddailylife.Proverb,aspartofidiom,istheessenceandcrystallizationofalanguageandculture.Itisthesummaryoflifeexperiencesofthepeopleinaparticulardistrict.Usually,itisshortbutitcanreflectthespecialfeaturesofacertainculture.Andthecharactersofproverbsareaffectedbyeveryethnicgroup"slivingenvironment,custom,languageandbeliefandsoon.Keyword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LinguisticContrast;CulturalContrast(上接第42页)HunanScienceandTechnologyundertheNewSituationResearchontheHumanResourcesStrategyXIEJie,SHANGLi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Abstract:IntheprocessofcomprehensivereforminHunanProvincetopromotethe"two-orientedsociety,"scienceandtechnologytalentsplayanirreplaceableroleinhowtoadjustandimprovetalentstrategyinnewsituationinHunanprovince.Keywords:Talent;ITPersonnel;Huna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