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MB
- 2022-06-16 14:24: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卷第5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l1No52009年9月JOURNALOFN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Sep.2009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井力(南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南阳473004)摘要:谚语是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形象、凝练的语言特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谚语扎根于生活实践之上,自然也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谚语中与人生观联系紧密的诸多表达,旨在揭示日本人的传统人生观的内涵。关键词:日本人;谚语;人生观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日本的谚语据说多产生于江户时期(1603~时取材于历史典故或历史名人、风俗习惯,这部分具1867),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行在老百姓中间。其表有相当强的民族特色。日本人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现的内容极其丰富,从人们的喜怒哀乐到人情冷暖、的文化特点在谚语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处世之道,从人与人的关系到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谚语,系,五花八门,无所不及。谚语产生于劳动实践之例如欧洲各国的谚语有很多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中,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俗话说:古语无虚言,谚不同文化之间也会产生同等意义上的谚语,这也许语历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具有普遍的价值。换是基于人性的共通之处。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谚句话说,只要人性不变,谚语就有存在的基础。语从外国特别是中国直接引用的占了很大比重,这谚语从语言表现形式上来看,短小精悍,多采用些谚语在日本生根,继而被广泛接纳,已经融入到日比喻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者从两个看似没本人思维的底层,所以可以认为是被日本化了的有关系的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点,加以比照,利用其落谚语,研究日本谚语把这部分摘除掉也是不完整,不差造成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妙趣横生,令人过目不自然的。忘。比如頭隠尻隠(藏头露尾,欲盖弥彰)这句谚语,意指做了不好的事后竭力加以掩饰,二日语谚语与日本人的人生观结果因不小心仍然露馅被人发现。比喻非常形象,令人忍俊不禁。再有女房畳新!良本文拟通过比照日语谚语来分析日本人的人生(老婆和榻榻米还是新的好),将老婆和看似毫观。既然日语谚语是日本人文化和意识的反映,那无关联的榻榻米相比较,构思新颖奇特,形式简洁么它必然能体现某种人生观,作者以日本文学博士凝练。石井庄司所编新编谚语格言辞典为参照,将人生观定位在:(1)对人生的认识;(2)为人做事的态度;一日语谚语的文化底蕴(3)对人生的态度等三大部分上,将与之有关的内容一一查找,共找出相关条目173项。又将其按上谚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反映了某一地区、述三部分对号入座,做进一步分类,最后得出结果民族的文化和思维,其内容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如下:方式、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等(一)日本人对人生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日本是海岛国家,属于海洋性日本人对人生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两部分构成,气候,多雨潮湿,植被种类丰富,所以日语中涉及河即:人生无常;善恶有报(1)人生无常(19条,11%)流、鱼类、船只、浅滩、竹子、树木的谚语相对较多;从生者死(有生必有死)宗教信仰来看,日本传统的信仰是神道,后受到外来禍福糾縄如(因祸为福)的佛教、道教、儒教的影响,呈现出多种信仰并存的歓楽!∀哀情多(欢乐极兮哀情独特现象,这些在谚语中都有深刻的体现。谚语有多)作者简介:井力(1963年-),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E-mai:ljingli666yahoo.com.cn
34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1卷会別始(人生聚散本无常)(2)善是一时之耻,不问乃终身之羞)恶有报(7条,4%)正直頭神宿(善良正直者天助之)悪事身!(恶有恶报)正直一生宝(诚实乃一生之宝)積善家余慶(积善之家必有余正直最良策(诚实乃最善之策)庆)专门表现诚信、重名誉的也有若干:(5人生无常,善恶有报。这是典型的佛教用语,显条,3%)示出佛教对日本人思想认识的巨大影响力。公元6武士二言(武士不二言)世纪,佛教通过中国,经由朝鲜半岛由官方和民间两武士食高楊枝(凉伞虽破,骨格尚个渠道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对日在)本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还有一部分源自中国、表现温良恭俭让(二)日本人为人、做事的态度的所谓君子之风的条目(8条,5%)。而本书中有关人生在世,要想安身立命,个人的品行、修养是仁的谚语数量较少(2条,1.1%):非常重要的。江户时期儒学思想占了主流,在其基窮鳥懐!猟師殺(穷鸟入怀,础之上成立的武士道构成了日本的核心道德。武士仁人所悯)道最初作为武士阶层的道德出现,后来推广为全民惻隠心仁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道德。其终极思想是忠诚,忠被视为武士的最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在个人品德方面,日本人高伦理道德。忠是在孝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忠孝遵循的是基于儒教基础形成的武士道的道德,但需具有一致性。武士道同时把义理人情作为重要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儒教是以仁为其思想道德核的道德纲目加以强调,认为如果世间没有了义理,人心的,而日本则以忠为其立足点。们就会丧失廉耻之心,邪恶与舞弊将蔓延失控。同(2)行为处事时勤劳节俭也是武士必备的美德,武士道作为日本如果前面讲的是为人,下面涉及的则是处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全日本的思想价值。日事之道。虽然日本人对人生抱有无常的认识,但本的谚语对此多有体现:这并不妨碍其积极进取的处事态度。(1)个人品行通过对有关谚语的归纳,发现其中表现为人处表现忠孝的(6条,3.5%):世要谨言慎行的数量最多(33条,19%),且表现犬三日飼三年恩忘(犬饲三形式极富变化,这在世界上大概也是不多见的,现选日,三年不忘其恩)其中若干:父母恩山高海深(父空樽音高(一瓶子醋不响,半瓶子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醋响叮当)表现义理人情的(3条,2%):言花(不说为妙)旅道連世情(客中思伴侣,世上只出杭打(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情)雄弁銀沈黙金(雄辩是银,沉默是金)情人!∀#(与人方便自己方能鹰爪隠。(鸷鸟不击,必隐其便)爪)腹立!義理立(人情留一线,日浅川深!(浅川当作深水过)后好相见)石橋!渡(如履薄冰)表现勤劳节俭的(7条,4%):在东方文化中普遍存在一种否定饶舌的传朝起三文徳(早起三朝当一工)统倾向。中国人也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于稼追貧乏(勤劳致富)言,敏于行,对巧言令色之辈持批判态度。但中国座食山無(坐吃山空)是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辛抱有!倹約(贫时应坚天灾人祸客观上造成了人员的迁徙和流动,交流与忍,富时宜节约)表达有了实际需求,所以中国人也说知无不言,言除此之外,表现诚实正直的也有很多:(7无不尽。日本民族是天皇万世一统的单一民族条,4%)(阿依奴祖为数很少又偏据一隅),岛国的封闭性和聞一時恥、聞一生恥(求教农耕文化的特点使其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
第5期井力: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35密,这种关系不是建立在个性与个性激烈碰撞后得表现信念、毅力、坚忍的所占比例也非常多到的共同认识之上,而是建立在泯灭个性,与集团同(20条,12%),举例如下:化的机制上的,强调的是个性对集团性的服从。比鰯頭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起讲大道理,日本人更喜欢所谓的以心传心。日心!∀道(有志竟成)本人在明治时期受西方影响曾经出现过一些所谓的匹夫志奪!∀(匹夫不可夺其雄辩家,但只是昙花一现。比起语言,日本人更志)看重其行动,更为欣赏不言而行之人。雨石穿(滴水穿石)慎行个人认为源于日本人的万物有灵的石上三年(多年媳妇熬成婆)古代信仰,日本人对神灵、山川、自然和未知的事物転石苔(滚石不生苔)都抱有一种敬畏之意,认为大树、山川、岩石等都可思念力岩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能是神灵的栖身之地,这也许是其行事小心的思想辛抱木金(耐力致富)根源。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人的谨慎行事明显受塵積山(积少成多)到日本固有宗教神道的影响。决断力固然重要,但不能坚持也是枉然。中国表现危机意识的有(18条,10.4%):人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持就是胜利。日本穴堤崩(千里之堤以蝼蚁人尤其强调这一点,认为忍耐与顺从是人格者必备之穴溃)的品质。取材于赤穗四十七义士复仇的日本经典剧男子家出七人敵(男子出门七目忠臣藏,在日本可谓妇孺皆知。它除了表现人敌)忠的主题之外,四十七义士为寻找复仇机会,故日本民族的危机意识很强,这也许源于土地和意制造假象,迷惑敌方,复仇准备期间的种种隐忍更资源的匮乏,身处火山带,山地面积占四分之三的日是唤起了日本人强烈的共鸣,由此可以窥见日本民本地震与火山频发,台风时时可能光顾。渔业经常族在人生观中对坚持一词的定位。在风浪中作业。同时传统木制结构的住房容易引发表现讲求实际的(14条,8%):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都增加了日本人的鵜!∀#烏水!∀(东施效忧患意识,使其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具有很高的颦)警惕性。立寄大樹(背靠大树好乘凉)表现计划性的(6条,3%):花!∀(舍华求实)入量出!∀(量入为出)虚名久立(虚命不久立)一年計元旦(一年之计在于春)实用主义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特征,小到个人生日本人做事严谨认真,富有条理。未雨绸缪总活,大到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着这种原则,可以占三分先机。实用主义在政治上的极端体现,就是永远与强者为表现决断力的(6条,3%):伍,即谚语所谓的背靠大树好乘凉,所以有人认思立日吉日(想起的那天就是吉日)为日本缺乏原则性和道德感。但另一方面,日本人今日!∀#∃%明日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求虚名、踏实务实的作风也的确(今日事今日毕)有其值得借鉴之处。虎穴入!虎得(不入虎穴焉有人说,中国人讲究乐生重死,日本人讲究得虎子)惜生崇死,既然生命是无常的,那么活着时就要身捨浮瀬(置之死地珍惜每一分钟,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或而后生)许是日本人基于人生无常的认识对其为人处世态度大功成!衆謀(成大功者,的一种警示。不谋于众)(3)日本人对人生的态度鉄熱!打(趁热打铁)听日本传统民谣,会发现眼泪梦分别一旦自己认准的事,就要马上行动,并且要有一雨故乡等让人产生凄凉感和愁绪的字眼非常种一不做二不休、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此方能多,日本文学也有这种传统,所以谷崎润一郎说日本成就大事。正是日本人这种拼搏敬业精神成就了其人喜欢的是阴郁之美,但通过对日语谚语中有关世界经济大国的梦想。人生态度的条目的归纳,却出人意外地发现日本人
36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1卷其实是达观看待人生的(12条,7%),举例如下:本人的人生观有了初步的认识,即:日本人对人生的捨神助神(此处不留认识基于佛教的思想,认为人生无常,善恶有报;在人,自有留人处)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则明显受武士道、神道和中国儒案!生!∀(車到山前必有教思想的影响,主张有为,鼓励进取,认为要认真谨路)慎地做人做事,并且强调做事贵在坚持;在对人生的!道ー通(条条大路通罗态度上有受道教影响的痕迹,主张达观、乐天,笑对马)人生。需要补充的是,在日本历史上,儒教、佛教、道苦楽(苦尽甘来)教传入日本后,呈现出三教合流的特点,并与日本固人事尽天命待(尽人事而待天有的神道相结合,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相互交融的现命)象,所以这些划分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沈瀬浮瀬(否极泰来)参考文献泣暮一生笑暮一生(哭也一生,笑也一生)[1]石井庄司.新编!格言辞典.日本:東雲堂出版,人間到所青山(人间到处有青山)1967:2-5[2]浜口恵俊.間人主義社会-日本.日本:東洋経済新乐天知命,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信報社,昭和57年:17-20天无绝人之路,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道家的思[3]福田!∀編.日本民俗学概論.日本:吉川弘文想颇有几分相同。实际上道教思想早在古坟时代末館,平成2年:102-103期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对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产[4]李泽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出自http://sq.生过重要的影响,日本人的人生态度有道教的思想k12.com.cn/discuz/thread-223912-1-1.html痕迹也是很自然的。本文通过对日语谚语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对日THEOUTLOOKONTHEJAPANESELIFEFROMPROVERBSJingLi(Nang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gYang473004,China)Abstract:Characterizedbyvividandconciselanguagefeatures,proverbsisaliteraryformpassedfrommouthtomouth,andtheyarethevaluableproductsofhumanwisdomsummarizedintheirlong-termlaborandpractice.Sinceproverbsarerootedinlivingpractices,theycancertainlyreflectthesocialandculturalcharacterofdifferenttimesandregions.ThispaperaimsatrevealingtheconceptofJapanesetraditionaloutlookonlifethroughanalyzingmanyproverbscloselylinkedwithJapaneseoutlookonlife.Keywords:Japanese;Proverbs;Outlookon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