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民间谚语集锦 38页

  • 40.64 KB
  • 2022-06-16 14:25:27 发布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成语典故追根溯源(2字篇)马虎  相传,宋代有个画家,很喜欢画老虎。有一次,他刚画完一个老虎头,又有人请他马上画匹马。他顺笔一挥,在虎头后添了个马身子。那人问他:“你这画的是马呢,还是画的虎?”画家说:“马马虎虎吧!”后来,他把这幅画挂在墙上日夜欣赏。他的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信口回答是虎;二儿子问他,他又顺口说是马。  后来,他的大儿子打猎见了一匹马,误以为是虎,拉弓将马射死了,赔了马主人一匹马钱。他的二儿子在山里碰上一只老虎,却以为是马,刚要去骑,老虎蹿上来将他咬死吃掉了。画家在悲痛中烧毁了这幅画,并写了一首诗,告诫世人做事千万“马虎”不得。诗曰:“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又把办事不认真,草率行事称作“马虎”、“马马虎虎”、“打马虎眼”。溜须  溜须,就是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意思,语出《宋史·丁谓传》。丁谓是宋真宗时的宰相,此人为人奸猾, 善于拍马屁讨上级的欢心,因而从一管钱赋的低级官吏爬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高位。当时,寇准任宰相之职,寇准是个刚直不阿的人,非常厌恶丁谓的所作所为。一次,公堂会食时,寇准吃饭不小心,胡须上沾了些饭菜,丁谓连忙上前讨好,为寇准擦拭胡须。寇准讥讽地说:“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把丁谓说了个大红脸。此后,丁谓便对寇准怀恨在心,经常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坏话,使寇准被贬雷州。丁谓虽然达到了排斥寇准的目的,但记载着他丑行的“溜须”一词也由此产生了,并沿用至今。吝啬  现在人们常用“吝啬”一词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其实,关于“吝啬”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趣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吝和啬是两个人的名字,而这两个人还是一对要好的朋友。  有一年两人相约,中秋节一同饮酒赏月。约定好吝先生携酒,啬先生备菜,但两人都十分小气,不肯花一分钱。中秋节两人按约准时到了约定地点,相互之间面面相觑,见到对方都是空手而来,相视了一会,尔后哈哈大笑。两人坐于石桌旁,吝先生首先站起来,打破了这尴尬局面。他用手作酒杯状,遥指高空,朗 声说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请啬先生啬老兄开怀畅饮。”当然,此时的啬先生也不甘示弱,随即伸出两个手指做筷子,指着荷塘深情地说:“池中游鱼,鱼是菜,请吝先生大饱口福。”两人举杯共饮,互敬互让,好不高兴。  但见此时啬先生手起嘴动咂得直响,夸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逊色三分。”吝先生随即把两个指头送入嘴里,吧嗒着嘴巴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无法相比。”过往行人看到两人如痴如呆、荒唐可笑的举动,无不前仰后合,捧腹大笑。其中有人风趣地挖苦道:“今天两位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是吝啬人,死是吝啬鬼。”  自此,吝啬的趣事就传播开来,“吝啬”一词也叫开了。吹牛  “吹牛”一词最早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另外,在某些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在云南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抬杠  过去,我国民间过春节闹元宵常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有些地方也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抬杠会”是元宵节里的一个特殊节目。所谓“抬杠会”就是元宵节里人们除了逛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的游乐之外,还要和某个有辩才的人进行辩论,比赛斗嘴、对骂的一种逗乐方式。  后来,“抬杠会”上的两人语言对抗逐渐演化,人 们就把说话时双方对抗较劲儿叫做“抬杠”。类似于现在的脱口秀节目。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抬杠”的起源。  抬杠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这活儿需要水平,除轿夫使用体力之外,其他参加的人都要求有极好的口才。但我们绝对不能把抬杠和街头捶胸顿足的吵架混为一谈,更不是我们臆想的那种胡搅蛮缠。斧正  “斧正”的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书中说战国时期,博学的庄子和惠子是很好的文友,可是惠子早亡,庄子甚为痛惜。  一次庄子在惠子墓前给人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国都郢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溅了一点薄薄的白泥,于是他去请一位匠人给他削掉。匠人让他站稳后,抡起斧子向他的鼻尖砍下来,那个人镇静端立,只觉一股疾风拂面,鼻尖上的白粉全都不见了,而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  国君宋元君听说后,就派人去把这位匠人给请来了。宋元君说:“听说你运斤成风,给我表演一下吧。”匠人叹了口气说:“我确实有过这种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死去好久了。”  庄子讲到这里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哽咽着说:“自 从惠子死后,我失去了学业上的挚友,再也没有和我谈得投机的人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套话,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如同工匠削掉好友鼻尖上的白粉那样。类似说法还有“郢正”、“郢削”、“斧削”等。巾帼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暨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  解说:三国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十几万人出斜谷征讨魏国,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筑垒安营。司马懿也率魏军渡过渭水,背水安营,与蜀军对垒。蜀军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却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的不利条件,拒不出战,想拖垮蜀军。后来诸葛亮改变了一味军前叫战的做法,让人取来一套巾帼妇女之饰,即女人用的头巾和发饰等物,装在一个大盒子里,并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魏营。司马懿见信中写道:司马懿作为大将统领中原大兵,却不披挂出战,以决雌雄,而是紧守大营,畏避刀箭,与女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送给你一套妇人的衣饰,如果不出战,你就接受下来吧。如果你觉 着还有羞耻之心和男子气概,就早日出战。司马懿虽然被激怒了,上表请朝廷允许他决战,但魏明帝不许,派重臣持节加以制止,司马懿只好作罢。(诸葛亮故事参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巾帼”作为妇女的代称,常有“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等。  九拜  古代的大礼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叩九拜”,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的“九拜”真是这样子吗?  所谓“九拜”其实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这九种礼拜方式不仅仅是名称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动作要领不同。 “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在古装电视剧中,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即为此礼。稽首的基本要领是: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也是吉礼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  “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重要的礼节。顿首的基本要领如下:先跪拜,然后手至地,首亦叩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空首”的动作要领为: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  “振动”的动作要领是:先拜而后踊。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  “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  “凶拜”是古人的凶事之礼,其要领是先做“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  “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  “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  “肃拜”是女性常用的礼拜方式,拜而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形式。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上听到“行‘九拜’之礼”。润笔  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 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润笔”一词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m译曰:‘笔干’。”译对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来郑译遭弹劾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因此遭到贬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m玩笑地对郑译说:“笔干了。”郑译则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因此,后人就将给付作诗文书画之人的酬劳称为“润笔”了。润笔之风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韩愈,专为名公巨卿写碑铭,“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杜牧撰《韦丹江西遗爱碑》,得采绢三百匹。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上当  “上当”的原意是到当铺去典当东西,但现在人们常常把被欺骗叫做“上当”。而该词之所以引申为被欺骗的意思,则和下面这段趣闻有关。   清朝光绪年间,清河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在城里开了一间当店。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家业越做越大,生意异常兴隆。  虽然生意异常兴隆,但各房族人懒于营业,都将自己名下的资金做股存在店里,靠股金分红过日子,把日常的典当业务全都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经营。  而寿苎是个酷爱读书、喜欢校勘书籍的文人,对生意一窍不通,处理典当事务非常马虎。王家人见有机可乘,就纷纷地从自己家中拿了一些无用的东西到当铺来典当。他们个个都将物品估了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  如此这样,前来典当的族人越来越多,不到几个月典当铺的资本就被诈骗得所剩无几了,寿苎只好向其他商号借贷。久而久之,这家资金充裕的当铺就倒闭了。当时的人见此情景,就编了一句谑言:“清河里,自上当。”嘲笑清河王家的人去自家当铺典质东西(自上当)。  由于王氏家族自家诈骗了自家,使得当铺倒闭,因此人们就把被欺骗叫做“上当”了。借光   “借光”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荣耀,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这个词的来历,在《战国策》中可以找到答案。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让她留下来了。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我国关于珍惜时光的一则古训。这里的光阴用寸来计量,很是形象。那么,“光阴”一词又是由何而来呢?“光阴”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其中有“光阴可惜,譬诸逝水”一语。人类的第一个时间概念就是白昼、黑夜的交替变换。所谓昼兴夜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规律。“光”即是白昼,“阴”为黑夜。用“光阴”一词笼统地代指时间,再合适不过了。倒霉 凡是遇事不利,便说倒霉。霉本指霉季,即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常下雨,空气潮湿,衣服被褥等容易发霉。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加以防范,不会受到损失。但是有些年份,会发生反常情况,霉季并不霉,而在霉季过后十天当中,却比霉季里霉得厉害,使人们受到损失。因此,人们习惯把遇到这种情况称为“倒霉”。后来意义扩大,把遇到的不如意事情都说成倒霉了。悬壶  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常写着“悬壶济世”几个大字,以赞扬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其中的“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  “悬壶”一词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一书,该书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汝南(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这一神奇的景象把费长房震住了。他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带着酒肉等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明白了他的来意后,老翁领他一同钻 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花似锦,宛若仙山琼阁。  老翁对费长房说:“我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犯了过错受到责罚,下到凡间。现在,对我的责罚期已满,我将要离开此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费长房于是追随老翁学道。在历尽艰辛之后,他终于学到了过硬的医术。  在学成之后,费长房返回自己的家乡。他能医百病,甚至可令人起死回生,由此成为一代名医。从此,“悬壶”成为对中医行医的雅称。如今,中医“悬壶”已很少见到了,但“悬壶”这一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也曾习医。他在《革命原始》中自述:“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我们知道,其中的“悬壶”一词本是对中医行医的雅称,而孙中山先生早年学的是西医,为什么他也用了“悬壶”一词呢?  这是因为,“悬壶”一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医生行医的雅称,而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了。“悬壶济世”也就被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元旦  每年阳历的一月一日,是我国传统的新年——— 元旦。元旦年年要过,可又有几人知道元旦这个节日是怎么定下来的呢?  “元旦”是个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旦”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是个象形字,也就是早晨的意思。那么“元旦”合在一起就表示新年的第一个早晨了。  据说“元旦”这一名称,最早出自颛顼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但此后,夏、商、周、秦、汉的元旦期并不一致。据《史记》记载,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并一直沿用未改。  到了近代,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正式将阴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并通过决议,写入了相关的文件,便一直沿用至今。除夕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 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日不眠为守岁等。公元当人们有了“年”的概念后,就产生了种种纪年的方法。在古罗马,常用罗马建国或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的时间作为纪年的开始。我国古代曾有岁星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等三种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是根据岁星即木星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王位纪年法是以某国王某皇帝上台那一年为元年,如康熙元年、康熙四十年、乾隆六十年等;干支纪年法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序相配组成,共有六十个组合,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如清朝乾隆八年,是干支纪年的癸亥年。   那么,“公元”是怎样产生的呢?“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古罗马的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且主张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所以被称为公历。从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稣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汉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历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与当时“中华民国”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完全采用公历纪元。正月  我国民间现在仍然沿用的农历所划分的十二个月中,有三个月份是有别称的,即第一个月称“正月”,第十一个月称“冬月”,第十二个月称“腊月”。这是 为什么呢?  西汉《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说明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同。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由于上面所述古代各朝每年的起始月都比较混乱,以至于每个朝代都必须改一次月份次序,而改后的第一个月便叫“正月”了。  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据历史记载,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的一月为“正月”,并一直沿用至今。腊月  “腊月”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在古代,“腊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据说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为什么祭神的日子要叫做腊日呢?这得从“腊”字古义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被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称为“腊”。在周代,掌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神日称“腊日”。因腊日 定在十二月,所以后来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星期  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次日按顺序依次叫礼拜一、礼拜二……七天称一个礼拜。我国古代将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称为七曜,以七曜纪日法称为七曜历。我国七曜历的通行顺序是日、月、火、水、金、木、土,七日为一星期,周而复始。起源于古代巴比伦。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人用之,后逐渐传入其他国家。我国四世纪时曾有此法。八世纪时摩尼教徒又由中亚传入我国。“星期”的广泛应用是在近代,这得从袁嘉谷说起。  袁嘉谷(1872-1937),云南省石屏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嘉谷参加科举考试,殿试中二甲第六十二名,赐进士出身。同年,云贵总督魏光熹又保荐袁嘉谷参加“经济特科”考试,袁嘉谷复试获一等一名,有人称之为“特元”,滇人则称之为“状元”。试罢,袁嘉谷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派赴日本考察。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被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  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 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在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编定名词馆,专门负责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新名称。把七曜日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寺庙  人们经常把寺、庙连在一起用,殊不知,寺和庙并非一体。“庙”是指我国古代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也有人将皇帝的宫殿称之为“庙堂”或“廊庙”,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有些史书里,把皇帝与大臣所商讨的对策也称为“庙算”或“庙议”。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也称为“庙号”。而寺是和尚修行和居住的处所,除此之外,寺院里还要供奉各类的佛像。确切地说,寺与庙的最大不同就是,寺院供奉的是佛,而庙里供奉的则是偶像化的有功之臣。人们在寺里祈求,是期望得到佛祖的保佑;而人们在庙中祭祀,则往往是为了表达对功臣的缅怀。商人  “商人”就是买卖人,生意人。“商人”一词的由 来和商朝很有关系。  历史上,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商朝的臣民被贬为下等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周武王命令他们从都城迁往外地,以贩卖牛马来维持生活。以后成王继位,商遗民作乱被镇压。成王的叔父周公强迫商遗民迁居洛阳一带,指定他们继续以做买卖为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职业。由于这些人大多是商代遗民,所以被世人称为“商人”。“商人”一词由此产生,并沿用下来。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个指头叫“食指”,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区别,与食指的大小、位置无关,却从字面上看来与食物有关,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食指最早还真的和吃有关,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可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因此,古人专门将这个手指称作食指。之所以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许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食指较为灵活,尝起食物来非常方便的缘故吧。说起食指,还有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国贵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动,第二 天必尝异味。他出使晋国,食指大动,便吃到了石花鱼;出使楚国,食指大动,就吃到了天鹅肉;后来吃到合欢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动,屡试不爽。依此看来,食指与食物之间还真是有着深厚的渊源。喝汤  南阳人将吃晚饭习惯称为“喝汤”,说是喝汤,其实馍、饭、菜都有。这种以“喝汤”代替“晚饭”,缘于一段民间传说。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柽被明成祖朱棣封到河南南阳为唐定王。他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南阳百姓满足不了王室的挥霍,朱柽强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节余一顿饭的口粮全部上交王府。有位在王府花园修垒假山的老石匠,饥饿难忍,夜晚回家后就挖些野菜熬汤充饥。不料被赏夜色的朱柽发现了炊烟,即命人把石匠抓来审问,问他为何违反禁令。石匠辩解说没有做饭,只是煮一点野菜汤。朱柽让人去揭锅查验,果然是野菜汤,石匠才幸免一死。以后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点野菜汤喝。人们都纷纷仿效。为了躲避王府的追查,傍晚见面时都互致问候,问“喝汤了没有”,这种习俗保持至今。郎中  郎中是古代官名,南宋有位郎中叫陈亚,一年大 旱,陈亚和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葫芦巴。”半夏、葫芦巴都是药名。蔡襄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回应:“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此事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后常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火锅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发掘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 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饶有风味;湘西的狗肉火锅,享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铺火锅”等,也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不少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时备添雅趣。如东北人招待贵客时,火锅里菜的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日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快离去。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蜜月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500年的英国。当时的英格兰还处于较原始的蛮荒时代。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于是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携妻子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然而很多外逃夫妻游荡于荒山野岭之间,食宿都无着落,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很少。  后来,外逃的人中有人认识了蜜蜂。当时的英国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吮蜜汁来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行开来,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青年男女,便纷纷以蜂蜜充当食物,终身厮守。  多顿人“抢婚”的风俗后来危机了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作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再卷入抢婚行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检查。从此以后,外逃的新婚夫妻多在30天以后自动回到家乡,过上平安的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靠吸吮蜜汁为生的30天,久而久之被人们称为“蜜月”,后来演变成新婚度假的代称。    续弦  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他的妻子很赞赏他 的琴技,常让俞伯牙弹给她听。后来俞伯牙的妻子得了重病,俞伯牙便无心思弹琴了。有一天,妻子让丈夫给她弹琴。俞伯牙忙取琴调弦弹奏起来,好让病中的妻子得到欢快和慰藉。当他弹得雅兴正浓时,突然琴弦断为两截。就在这时妻子咽了气,伯牙从此再不弹琴了。一年后,有人给伯牙说了一个女人。女方提出一个条件,要亲耳聆听俞伯牙鼓琴。俞伯牙还在怀念故妻,但他想:人死不能复生,便回家把搁放了一年多的琴取来,拆去一直没心思接的断弦,续了一根新弦后,在众人面前弹奏起来。一曲曲悠扬动听的雅韵,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就连一向拘谨的女方也拍起了巴掌,而且当下就答应了这门婚事。这个故事很快在民间传开了,后来人们便把妻死后再娶比做“续弦”。    秘书  我国古代有秘书省的官署名。东汉时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秘书监,秘书监以下有秘书少监、秘书丞及秘书郎、校书郎、秘书省正字等官,下属国史、著作二局。唐代曾改称兰台、麟台。明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秘书郎的名称魏、晋时始有,属称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唐代曾改称兰台郎。历代多设校书郎, 校勘典籍,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清末复设秘书郎。  现代意义上的秘书职务在古代并不称为秘书。古代官府中掌管文书工作的人称为书记,如《新唐书》:“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新唐书》中这句话的意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向朝廷上表推荐高适任左骁卫兵曹参军,掌管书记的工作,也就是掌管军府中的文书。杜甫有《寄高三十五书记》诗,便是他写给高适的。  到了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到了民国期间,秘书才成为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人员的通称。现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不同级别的秘书。另外,现在也称大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人员为秘书,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毛病  “毛病”一词本不是指人,而是指马。古人看马好不好,要看毛如何。马身上的毛旋儿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后来,“毛病”由专指马扩大到其他事物,凡是有缺点或有妨害的地方,都可称为毛病了。  古时候,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  后来,随着马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下降,“毛病”一词用得少了。再后来,有人把这个词用到了人和物的身上了。时间一长,“毛病”一词原来的意思人们却不知道了。语文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乃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谢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i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 中国而被迫中止。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母校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母校”这个词,顾名思义,和“祖国”这个词一样:字义明确结构相当,具有我国词语的特色,很像是我国固有的词语。其实不然,它是本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只是浑成自然,看不出外来的痕迹而已。本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聘有不少日本籍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宇之吉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重要课程,他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建设是有贡献的。“母校”这个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师范馆第一期毕业生讲话时讲的,由范源廉翻译。这个词当时在学生中还从来没有听到过,由于它饱含亲切感,同学们都乐于接受使用,后来就流行全国了。电影  电影被爱迪生发明出来是1889 年的事,但是电影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是指一种打仗时用的旗帜。据《六韬·皮韬·军用》记载: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由此可知,电影是插在战车上的旗帜。但它实际上是一种箭,拥有青色的箭杆、红色的箭羽和铁制的箭头。  19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逐渐传入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人们一看到它,就想到了一闪而过的电光,于是开始称之为“电光影戏”,后来简称为电影。于是“电影”一词开始专指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独特的映画艺术。油条  油条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食品。它的原名叫“油炸桧”、“油炸鬼”,据说最早是南宋临安(今杭州)人先做出来的。  南宋年间,卖国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杀死在风波亭里。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议论此事。  当时,在临安城里的众安桥头,有两家相邻的小食摊。王二卖芝麻葱烧饼,李四卖油炸糯米团。   有一天,两人谈起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来,李四气得敲着案板:“秦桧,你这个卖国贼,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说:“李四哥别性急,你看我来收拾他们!”说着,从案板上揪了两个面疙瘩,捏成两个面人:一个是吊眉毛大汉,另一个是翘嘴巴女人。  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毛大汉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翘嘴巴女人的肚皮上竖着一刀,对李四说:“你看怎样?”李四点点头,说:“很好!不过,这还不够!”说完,他回到自己的摊子那儿,把油锅端到王二的炉子上,又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开的油锅里去炸。  他一边炸面人,一边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了!”过往行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油锅里有这样男女两个人,被滚油炸得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心里很解恨,也跟着附和起来:“快来看呀,油炸桧了!”  当初,老百姓吃“油炸桧”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愤懑。但因其味道还真不错,价格也低廉,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的很多摊位,也跟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地传到了外地。  后来,人们觉得捏面人太费事,就用两根面条来代替,一根算是秦桧,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尔后,因为其长条的形状,所以人们把它改叫为“油条”。香烟   在古代,欧洲人并不吸烟,也不知道烟草这种植物。烟草生长在美洲,哥伦布在那里发现了它。后来他返回欧洲,把烟草的事儿对大家讲了。他说,美洲印第安人经常吸烟。  有这样一种吸烟的方法:在美洲印第安人把一些烟草扔在火上,然后用嘴叼着长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火焰的上方,这样就能把烟吸人口中。  大约在1560年,一个叫让·尼科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对美洲的所有植物都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和欧洲的差异很大。他和其他人常用烟叶止痛。我们现在说,烟草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这个词就来自这个人的名字。  西班牙塞维利亚地区的乞丐把拾来的雪茄烟蒂用纸重新包装,称为香烟;1873年发生经济危机,中产阶级中的一些比较有钱的人也抽起了香烟;1843年法国烟草公司手工生产了用薄纸卷制的香烟,1853年,古巴首先开设香烟厂,大量生产香烟。   明朝时烟自吕宋(马尼拉)传入我国。明《露书》云:“吕宋国有草淡巴菰,名曰金丝,醺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捣之可毒头虱。初漳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也种之,反多于吕宋,今处处有之,不独闽矣。”漳人当系福建漳州居民。光绪二十八年纸烟或卷烟由外洋输入中国,上海遂有英美烟草公司,就地制造,而旱烟、水烟逐渐淘汰。筷子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占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感冒   “感冒”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官场。南宋年间,馆阁(为当时的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因为这是一份苦差,所以值班阁员开溜成风,他们每次开溜都得为自己找借口。由于约定俗成,他们的原因均写为“肠肚不安”。有位名叫陈鹄的太学生,他开溜时,大书“感风”二字。陈鹄假借位列“六淫”之首的“风”,并前缀以“感”来讽刺当朝。陈鹄所创,为后代数世官场所袭用。直至清代,又发生了转变。清朝,官员办毕公事,多会请假休息,例称请“感冒假”。从此,“感冒”就成为感受风寒等外感病的一个代名词。托福  全称为Test0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即外国学生英语考试。它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为申请到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家上大学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提供的英语水平标准化考试,它是美、加大学审查母语为非英语的考生入学资格的依据之一。TOEFL试题分为四部分:听力理解;语法结构和书面表达;词汇与阅读理解;写作,总分680。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中国每年在其境内承办四次常规TOEFL考试,分别安排在每年的1月、5月、8月和10月。扑克  有人认为,扑克牌是中国人发明的。因为在我国宋代时,民间就流行一种“叶子戏”的纸牌(叫“叶子牌”,有两个手指大小。长8厘米,宽2.5厘米的“叶子牌”,用丝绸及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他们认为这种纸牌是在明朝或宋、元时期,由商人、传教士传到国外去的,西方受此启发,才改制成现在流行的扑克牌。   意大利人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扑克牌的,是威尼斯人。扑克中的大小王代表太阳和月亮,52张(大、小王除外)是因为一年有52个星期,四种花代表四季。古代威尼斯商人出外经商,发明了用扑克牌来计算日期和消遣娱乐。法国人说:扑克牌是在1392年时,一个学者专门为有精神病的法国皇帝却尔斯六世娱乐而设计的。比利时人说:早在1379年,扑克牌就在比利时出现了。可英国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个瑞士僧侣的文件,里面记载扑克牌在1377年,就已经流传到瑞士了。  扑克牌的设计十分奇妙,它是根据历法而设计的。一副扑克牌52张(大、小王除外),原来这是因为一年中有52个星期。扑克牌有红桃、方块、草花、黑桃四种花色,它象征着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此,我们也不难想到,每种花色为什么都有13张牌,这表示一个季节里有l3个星期。  如果我们把54张牌的点数全部加起来,就可以进一步证明扑克牌与历法的关系。如果把“J”当十一点,“Q”当十二点,“K”当十三点,大、小王各当做半点,把54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恰巧是全年365的总天数。   大、小王牌的设计也有其道理,大王(正司令)代表着太阳,小王代表着月亮。一副牌为什么有红(红桃、方块)、黑(草花、黑桃)之分呢?现在也可懂得其中道理了:红表示白天,黑表示夜晚。麻将  麻将,本应为抹将,以108张牌为基数,分别隐喻《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如牌中的“九条”,喻“九纹龙”史进,“二条”喻“双鞭呼延灼”,“一饼”喻“黑旋风”李逵……之所以分万、饼、条三类,是取其发明者万秉迢的谐音。每类从一至九各4张牌,恰好108张。同时考虑到108位英雄豪杰来自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于是按这五个方位各添牌4张计20张。这些好汉中有贫民,有富绅,遂曰贫为“白”(板),隐富为“发”(财),如此,再加白、发二字又各增牌4张共8张,构成整副麻将便是136张。文学  “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据宋邢m《论语注疏》的解释,这里的“文学”是“文章博学”的意思,即泛指一般的文化学术。具体地说,先秦时代的所谓“文学”,包括文、史、哲、经、教等各个方面的著作,其中只有少数是文学作品。当时已有“诗”的概念。但这个“诗”是专有名词,专指“诗三百”(后来汉儒奉为经典,称《诗经》) 。《论语》中还出现了“文”、“文章”的概念,含义与“文学”相类。  到了两汉,由于散文和辞赋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文学和学术分离的趋势,学术著作被称为“学”或“文学”,词章之作被称为“文”或“文章”,贾谊、司马迁、司马相如等散文家和辞赋家都被列为“文章家”。到了建安,文学受到高度重视,曹丕将“文章”抬到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崇高地位,并提出了“诗赋欲丽”的看法,文学的特质开始受到作家自觉的重视,并用来规范自己的创作,因此建安时代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此文学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后,文学创作日渐繁荣,探讨文学问题的论文及专著日渐增多。文学观念越来越明晰,文学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时机也就越来越成熟。到南朝宋文帝时,开始立文学馆,与儒、玄、史三馆并列。宋明帝时,将儒、道、文、史、阴阳五科分设。到齐梁时,文学作品在书目中开始同别的书籍分开,成为专门的一类;经过争论,“文”(诗赋)、“笔”(应用文及学术著作)也在这时有了明确的区别。总的来看,到这时“文学”一词的含义已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基本一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但近世所使用的“文学”一词,鲁迅认为是从日本输入的。他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用那么艰难的文字写出来的古语摘要,我们先前也叫‘文’,现在新派一点的叫‘文学’,这不是从‘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是从日本输入。”查“文学”一词,在日本最早见于明治初年育英舍(私塾)的讲义《百学连环》,开始译成中文为“文章学”。以后简化为“文学”。有同志认为,日本所使用的“文学”一词是从中国古典文学语言中提炼出来的,以后才又逆输中国,沿用至今。红军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起义部队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同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百万工农齐踊跃”,起义参加者打出的旗号乃是“工农革命军”。  紧接着,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等在湖北黄安、麻城两县发动起义,起义者的主体是农民,称“农民自卫军”。14日,农民自卫军攻克黄安县城;18日,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当时,农民政府所在地大门上张贴了这样一副对联———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葚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城,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的旗号已是“工农红军”。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合编的部队则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5月,遵照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的指示,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后,全国各地革命武装统称“红军”。 在前述开辟鸿蒙的建军过程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那副对联。就我所知,作为珍贵革命轶闻的该联,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的马执斌先生首加披露的;马先生认为,通过这副对联,中国工农群众第一次喊出了“红军”的称号。 但马先生没有提及这副对联的书写者———其人名叫吴兰阶,是黄安县的一位书法家,生平事迹不详。至于这副对联的撰稿者,则似是一个谜。 从制联规则角度考察,倏忽闪现于风雷激荡之中的此联,多处平仄不合;看得出来,撰稿者通文墨,但火候未到家。尤可异者,上联葚字处明显欠缺一字,究竟是历史烟云把这个字湮没了抑或原貌本来如此?这也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