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11 KB
  • 2022-06-16 14:26:10 发布

[精品]浅谈俄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俄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浅谈俄汉谚语中的性別歧视摘耍:本文通过分析大量俄汉谚语实例,探讨俄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关键词:俄汉谚语性别歧视语言能够真实地反映各种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是现实世界的一血镜子。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不仅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俄汉谚语中。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方面探讨性别歧视在俄汉谚语中的体现。一社会、家庭地位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Kyphuahenthua,a6)a6aheqeJI0BeK.Bcem6a6axn0ji0BKHaK03benflyLUH.BKjietkaxnT14Ubl,aBTepeMaxAeBHUbl.KT0BOJIK)cB;oe冰eHeAaeT,T0Tcamce6H06KpaAblBaeT.这些谚语者%带有极浓的大男子主义色彩,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被压迫、受欺负的地位:对丈夫来说,妻子只是一件可穿可扔的衣服,一匹可以随意打骂的牲口。在俄罗斯谚语屮女人甚至都不能算“人”,而在中国古代丈夫对妻子都以“贱内”,“拙荆”,“执帚”相称,由此可见女人的地位多么卑微。自古以来宗教对俄罗斯影响颇深,在《圣经》屮女人只是用男人身上一根肋骨做成的,从一开始上帝就把男人放在了统治地位,女人甚至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只能依附于男人存在。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女人要遵循“三从四德”,这使男尊女卑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由此大家对性别歧视现象就习以为常了。二心性智慧十个女人九个妒。阴睛圆缺月,易变女子心。女子无才便是德。)KeHcKKeAyMblK3MeHLIKBbI・?Kehckkeymbi-qtoTaTapcKwecymbi,nepemethbi.Teroaebyinkahe AOJIor,aymkopotok.这些谚语认为女人愚笨无知,好妒忌,性情多变,带有明显的蔑视和诋毁。男人一方面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女子循规蹈矩Z后,乂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其实男人们这种矛盾的言论恰恰证明:男人需要女人表现出愚昧无知來衬托他们的博学多才,以满足男人的自尊。三红颜祸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男人心肠易测,女人诡譎难防。大姑大似婆,小姑赛阎罗。()Thahierope6pahamheatbno6pa.Bjik)几nxaH『en令Heeha,几oxiacMy^ceM❷caTaHa.HeTbjiecyctojibkonoBepTOK,ckojibkoy>keHblybeptok.Kto6a6enobepmt,tpexAheidhenpo^cKBeT.rjia3amnnjiaLiet,aBcepuecmeetch.JIackoBbinB3rjihaahacepnue力从.俄谚中把女人称为万恶之源,女人和魔鬼撒旦被相提并论,;而在中国则把女人比作阎罗王,似乎女人这个词只会给大家邪恶狠毒的联想,中国神话中也将女子视为狐狎精,妇女成了危险的代名词。这些谚语都是对女性的极大歧视。《圣经》中夏娃被魔鬼撒口引诱,偷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也让亚当食用。这违背了上帝的诫命,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而在中国女性的美貌被认为是灾祸之源。“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周乱于褒姒。”女性被当作替罪羊,受到世人的唾骂,这些都是对女性严重的性别歧视。此外,在俄语中还有不少带有负面色彩的谚语,表现女性固执任性:Ctejih6a6ebaojib,ohamephetnonepek.C6a6owhecroBopnuib.BadyheneperoBopHiiib.Haehckhenphxoth(npunyAbi)heHanaceuibCH.ehcknxnpnxoTenhenepeMTeuib.表现女人虚伪和阴险: bimbctyneeaehib.JIyxaBo说6a6ELIncTOJiqemb.表现女性自私,BeHaB「OCT力hnax,aehabtahhnojie(b不忠,放荡:Mybx;My>kbax.Hebepbmope),a>KeHeBBOJieb・表现女人虚荣:My)KBji>keha山ejiky.表现女人吝啬:14m,ohankopoby3a14几et.表现女人思维不合逻辑:Me来m?fn,a?n?HeT?HenpoA^HembidrjiI<谚语作为语言的特殊形式,形象的反映了一定吋期特定社会的文化、生活、习俗及思维方式。社会的变迁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语言,同时语言也在对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通过谚语的口耳相传,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反过来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更趋严重。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社会和观念的问题。语言的变革只能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进行,依靠社年联合国报告指出,在俄罗斯联邦政府的19名部长中,只有3位女性。尽管该国女性的数量却比男性多出1100万人,俄罗斯的大多数决策却出自男人之手。诸如“女性更适合低级的行政管理工作”等男性至上主义言论不胜枚举。在中国,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要想真正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必须消除存在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偏见,改变长期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只有切实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真止意义上消除了男女的不平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才会的进步來实现。时至今日,性别歧视现象仍十分严重。2010可能得到消除。参考文献:(1)李琳,论俄语屮的性别歧视现象,中国俄语教学,2000(1)(2)叶芳來,俄汉谚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3)赵玲,从俄汉谚语中的性别定型看性别歧视,华东师范大学,2012(4)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薛宏艳,女,湖南郴州人,1985年,西安石油大学,助教,从事俄语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