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2-06-17 15:19: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引入,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法的作用被淡化。现行的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人教版)是以交际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编排体系,语法项目呈隐性的、螺旋式排列。有些教师虽然通过交际语言教学实践认识到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该怎样教,只好“穿新鞋走老路”,使语法教学重又陷入“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印证”的刻板教学模式中,从而造成了语法教学的尴尬地位。怎样正确认识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怎样教好语法?应遵循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中英语教师。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灵活使用教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中有些语法项目的编排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有些语法项目所涉及的用法不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根据教学语法的系统性原则和循序渐进、阶段循环原则,作者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灵活使用教材。 (一)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现象作适当的集中和归纳
教材中语法教学材料具有螺旋式编排特点,每种语法项目,至少在三个单元中出现,通过课文、语言学习、训练、课后练习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时间、运用、巩固的机会。但其缺乏系统性,学生学的可能是些零散的语言知识,接触的只是部分语法规律,很难系统掌握。所以在学生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材中出现的同类内容适时地进行归纳与小结,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想,不断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同一语法项目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 (二)对部分语法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取舍和补充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教材语法结构安排的不尽合理,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实际语言操作训练的同时,在语言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对语法知识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使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情态动词的用法分单元介绍,但只涉及了must,should,oughttomay/might,can/could等,而且所介绍的也只是最基本的语法要点,对其表猜测的用法只是一带而过。作者认为在介绍这些情态动词的用法的时候,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如情态动词还应包括shall,will,dare,need等;must,may/might,can/could表猜测时,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对现在的事实进行猜测,还可对己经发生的事情进行猜测,如:Itmusthaverainedlastnight,forthegroundiswet。同时还应提醒学生不同情况下表猜测的反意疑问句形式。 二、优化课堂语法教学,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鉴于目前语法教学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极少,且训练方式单一,致使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兴趣不足,语法知识薄弱这种现状,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课
堂语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法能力。 (一)利用认知原则,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操练外语 根据语法教学中的认知原则,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外语。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他们更倾向于理解性地学习,其学习特点也有了成人化的倾向,认知式语法教学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语法的优势。同时,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母语学习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认知结构。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认为,各种语言的语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母语与外语在语法知识、规则和概念上的同一性,必然会转移到外语学习之中,从而促进外语学习。因此,在外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分析进行教学,加强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应注意英语语言知识内部系统之间的对比分析。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经常出现错误。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针对错误的性质进行疏导性的处理。对那些因疏忽,不熟练而产生的错误,仅做一些指点,而非见错就纠,否则会使学生出现怕出错的紧张感,造成心理压力。在分析和疏导错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二)课堂教学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型”课堂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操练为主。就教师而言,教师不应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语言交际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并且也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就学生而言,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每个人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考虑的不是自己如何讲,而应该是学生如何学。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习语言的实践过程中。 (三)利用交际原则,开展丰富的、有实际意义的情景交际教学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语言情景中进行。脱离了交际情景的单纯的语法训练是非常枯燥的且毫无意义的,这让英语学习显得既乏味,又艰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意志也会丧失殆尽。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各种语言情景,如对话、短剧、讨论等,既有真实情景,也有模拟情景,使学生在具有交际目的的语言情景中学习英语。在各种语言情景中感受、学习语言,会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学生通过在各种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可以增进其思维想象力,激发语言灵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活的语言技能,进而发展成语言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