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2-06-17 15:39:50 发布

浅议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桂艳丽(大名县第三中学;河北大名056900)【摘要】当前任务型教学是国内外流行的教学方法,木文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学语法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所谓任务型教学即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把英语课的内容从一个大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的任务(或者活动),使学牛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子任务(即活动)中得到充分的练习,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只是设计、引导作用,学牛成为了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这也就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验式”的学习精神。也就是说这种教学途径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或者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力就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并且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这种教学途径可以说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教学的。任务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要有意义,能沟通信息;解决牛活中可能发生的某个交际问题以及贴近学牛实际。迄今为止,任务型教学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任务”的定义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观点相去甚远。龚亚夫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主张将以上学者分为“广义任务派”和“狭义任务派”。以Willis为代表的“狭义任务派”认为,只有为了某种交际目的使用语言的活动才可以称为任 务,同吋认为在“交际任务”外还有“学习任务”,即以语言内容为主的活动。其实我们现在一般认为Willis的“狭义任务派”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任务型教学。一、任务教学法来源及其意义任务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二、应用任务型教学的优点1•任务型教学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学生可积极地去发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全部的语言资源调动起来,去重新加工、组合,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自然地进行了语言的学习。2.任务型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同学之间可相互交流、争辩、启发和借鉴,吸取群体的智慧,开拓学习思路,形成新的认识。3•任务型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任务完成的结果又为他们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体验,并进一步转化为学习的后继动力。三、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 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input)*,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主要思路:(1)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合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四、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为了对这一新理念新方法有更清晰的认知,我们有必要对两种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粗略的比照和系统的疏理。目标宗旨。传统的语言教学强调“以学科知识为本”,重视学科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它的首要目标。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是其首要目标。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多采用“3p”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产出(product)o呈现阶段由教师介绍语言项目,接着进行操练(通常是摹仿性的练习),最后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少量活动,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置于整个任务链中,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运作方式。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多是一问一答式,很少双向互动,课堂气氛极常沉闷。任务型教学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组内成员以帮助、合作为目的进行交流、商讨和作决定,他们处在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里,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充满生机。师生角色。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负责传递和接受信息;教师设计并组 织小组活动,引导和鼓动学生积极参与,扮演助学者、组织者、监督者等多种角色,师生关系呈现为民主平等与相互尊重。五、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意义首先,任务型英语教学能够推进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创造性的学和教师创造的教。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其结果既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教师应该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困扰,养成求异思维的意识,积极开展创造性英语教学工作.其次,任务型英语教学能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挂图、咅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六、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1.《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2•“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任务可分为两种:隐性的语法活动和显性的交际活动。为更好地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要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1.以任务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学习语言形式。因为即使学生能背诵,他们也不一定能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学习者不仅需要在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中接触含有相关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而且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七、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的吋候,应多采用诸如游戏、表演、问卷调查、手工制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应用性原则。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Learningbydoing"。即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3•激励性原则。我们所设计的活动的结果应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因此我们的“活动必须具有结果”。这样才能确保任务型学习活动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与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真实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吋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的任务要有情景,有语境。情景和语境要真实,真实的任务才有意义。只有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经验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即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原则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操作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之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除了以上这些原则,我们在设计任务的I]寸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要具有可操作性。在确定每课吋的任务吋要避免笼统地讲是为了培养学生某种能力,应把它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者某项技能上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1.任务选择的难度要适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注意设计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用英语做事情。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这样就可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所设置的任务不宜太困难也不宜太容易。要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发言,角色扮演等形式能够完成。3•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任务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不再独占讲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发展能力。八、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和实践1・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任务型教学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focus)三步骤。在前任务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引人和语言练习。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而包括机械训练和有意义的练习在内的语言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掌握语言的形式转向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在任务环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输出。把语法结构巧妙设计到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任务中去,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个交际性的任务,并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新语法知识的准确和流畅应用。在语言点阶段,归纳语法结构。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加以强调并进行强化练习,反馈学生在“任务环”阶段的表现。2•语法教学的任务实践 为实现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教学与以意义为中心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在“任务环”阶段将语法学习任务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描述图画的任务。描述图画的任务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例如,在教各种吋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与一般疑问句结构的相互转换时,可以设计描述两幅图画异同的任务。(2)传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任务。(3)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任务。(4)角色扮演的任务。例如,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变中可以设计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吵架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丈夫、妻子和中间人,进行夫妻双方和解的表演。(5)游戏式比赛式的任务。如上文所述,使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语言习得理论,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是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侶此法已成为当今课堂改革的一种必然,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内容,为此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参考文献:⑴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2006年.[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岀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