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0 KB
- 2022-06-17 15:42:1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刍议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导入设计 【摘要】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巧妙而恰当的导入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法教学的合理导入,既能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功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发生兴趣。本文通过举例,联系教学实际,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导入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导入法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改,成功实现英语高效课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巧妙而恰当的语法教学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语法教学过程,为整节语法课教学作好开路先锋。 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设计: 一、随意交谈导入法 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和学生作随意交谈(FreeTalk),以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这种方法过渡自然,能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新课的印象,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7
例如:教after和before引导的状语从句这一新内容时,教师问了值日生有关天气、日期等情况后,便可以开始与学生作诸如下列的交谈: T:Whattimedidyougetupthismorning? S:Igotupatsixthismorning. T:Whatdidyoudo,afteryougotup?(重复用after引导的状语从句,引起学生的注意) S:AfterIgotup,Iwashedmyface.(教师板书,并用红色粉笔划上after引导的状语从句,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T:Didyoudoanyexercisesafteryouwashedyourface? S:Yes,Ididsomerunningexereises,afterlwashedmyface. T:Whatdidyoudoafteryoudidsomerunningexercises? 然后教师可以问另一学生: T:Whatdidyoudobeforeyouwenttoschool?(重复用before引导的状语从句。)) S:IhadmybreakfastbeforeIwenttoschool. T:Whatdidyoudobeforeyouhadyourbreakfast?(教师板书,并用红色粉笔划上before引导的状语从句,以助学生加强记忆。)) S:Ididsomeexercisesbeforelhadmybreakfast. 教师如此引导下去,由起床一直问到来校上课的活动。这种师生之间的随意交谈,能使学生感兴趣。 二、游戏导入法7
游戏导入法就是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师可利用身边的一些人或事进行游戏语法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实的去体会语言情境,灵活的掌握所学内容。 三、表演导入法 表演是一种艺术,它能以生动的形式使信息直接输入学生的大脑。应用此法导入语法,既能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的语法内容,又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时,教师可以在六张纸条上写出六个动作,让六位学生表演。其余学生闭上眼睛,待其睁开眼睛仔细观察教室后回答whathaschangedinourclassroom?随之呈现:1.Theblackboardhasbeencleaned.2.Thelightshavebeenturnedon.3.Theteacher’sdeskhasbeenmoved.4.Thedoorhasbeenopened.5.Thewindowshavebeenclosed.6.Thepicturehasbeenputonthewall. 四、音像导入法 这种方法可分为音乐、影像单独使用或共同使用。教师利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教师可制作一些幻灯片、简笔画、图片等,通过播放和语法教学有关的音乐、影碟,借助声音、颜色和动感画面增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参与到语法学习中。 五、即兴创设情景导入法7
所谓即兴创设情景导入,就是根据授课时的各种因素。如学生的心情、天气变化等设计课堂的引入方式。 例如在学习虚拟语气这一语法项目时,笔者走进教室,发现很多学生晕晕欲睡,精神状态极为不好,就灵机一动随口问了一句“Ifyouwereme,whatwouldyoudo?”出乎意料,很多学生给出了答案:“You’dbetteraskhimtostandforawhile.IfIweretoask,wouldyoudoit?IfIshouldbenecessary,Icoulddoit.”笔者顺势引导了虚拟语气这一语法项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设问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语法学习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听下文分解”的心情。 七、自我介绍导入法 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又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在一次公开课上,笔者要完成被动语态的教学,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教过的学生,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被动语态,笔者在这堂课上运用了自我介绍导入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被动语态的用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笔者准备了一篇自我介绍,摘录如下: Iam….Iwasborninasmallvillage.Afterfinishingmystudyinseniorhighschool,IwassenttothecityofChengdutocontinuemystudyinSichuanNormalUniversity.Atcollege,Istudiedveryhardandwasgivenscholarshipeveryterm.Aftergraduation,I7
becameateacherinhighschool.Iampopularwithmystudentsandhavebeenlovedbythem.OntheTeachers’day,Iwasgivensomecardsandpresentsfrommystudents.Ifeelsohappytobewiththem.… 笔者边作自我介绍,一边将其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针对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被动语态的现状,通过知识的重现,唤醒学生对这部分语法知识的回忆,接着要求学生通过模仿完成自我介绍。通过这种自然的引入,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促进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这样的引入方式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之下,忽略了语法学习的枯燥,在运用中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八、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式的导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并且能牵引出新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如:讲现在完成时,笔者课前和学生进行了以下的对话。 T:Youlookedtired.Whatdidyoudoyesterdayevening? S1:IwatchedTV. S2:Ididmyhomework. S3:Iplayedcomputergames. 面向另一个学生一边问一边在黑板上出示一下句型: T:DidyouwatchTVyesterday?S4:Yes,Idid. T:HaveyouwatchedTVbefore?S4:Yes,Ihave.7
T:Haveyoufinishedyourhomeworkyet?S4:Yes,Ihave/No,Ihaven"t. T:Haveyouplayedcomputergamesbefore?S4:Yes,Ihave. T:Mysonhaseverplayedcomputergames.It’sveryintersting,butithasinfluncedhisstudy.Hehasstoppeditalready. 利用学过的单词和句型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继而贯穿新的语法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的语法。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划线部分词语,找出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式的不同与构成,总结现在完成时的定义和常用的副词。 施之教法,贵在启导。导入有法,但导无定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导入。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采用最有效的导入方法。导入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并且让抽象的语法形象简单化;可以改变语法教学中的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充满生机,形成教学高潮,为有效的课堂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7
〔1〕田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4):13-15. 〔2〕王玉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4):24-26 〔3〕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