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0 KB
  • 2022-06-17 15:48:15 发布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s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吴虹燕邮编:215500有人把词汇和语法比作建造语言体系这座大厦的砖头和水泥,如果没有水泥,零散的砖头只能占地而已。可见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学生接触的语法知识开始增多,语法教学也是重点和难点。语法教学往往是根“难啃的骨头”,教师花费了时间、精力去教,学生也很认真地学、记,但收效甚微,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比如说五年级学的现在进行时,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总是会漏掉be动词或动词ing形式。很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认为把语法讲解清楚了,讲透彻了,反复地讲了,可学生未必能够掌握,更不要说运用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1]。试想:英语语法多么枯燥,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又不长,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不会记忆深刻,就会出现上述的状况。所以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研经历,谈谈我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尝试和探索:一、设置情景,注重理解s s心理学指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学习不是信息量的简单积累,而是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2]。英国教育专家Jayne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for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在教学中,我们要设置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知新知,理解意义,从而掌握知识。在教6AUnit3Itwasthere时,重点是教be动词的过去式。我先把一本书放在讲台上,问Where’sthebook?学生答:It’sonthedesk.接着我把书拿走,放在学生的书包里,我问Isitonthedesk?让学生说出No,itisn’t.Itisn’tonthedesknow.It’sintheschoolbag.顺势我引出新句型Itwasonthedeskamomentago.并教学amomentago和was,指出was是be动词is,am的过去式,让学生比较is和was两句话中出现的时间分别为now和amomentago,从而体会过去式的含义。但只呈现这样一个情景学生还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was,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刘翔在北京和在日本的图片,时间分别为now和twoyearsago,让学生看图说话,学生看到刘翔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于是都积极思考,通过练说LiuXiangisinBeijingnow.和LiuXiangwasinJapantwoyearsago.学生进一步理解了was的含义及用法,加深了对过去式的理解。当然,教师还可以多出示一些过去的时间和情景,采用的类似的方法教学were。s s一、形式多样,有效操练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法时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操练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内容时,我准备了一个里面放有各种动作图画的MagicBox,让学生从盒子里抽出图片,然后表演动作,其他同学来猜测,运用句型“Whatareyoudoing?I’mplaying…”“Whatishe/shedoing?He/sheissinging…”。在这样的竞猜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所学内容表达意义,同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音乐给人美感、享受。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第三人称单数have,has时,可让学生试着改编书本歌曲Whatdoyouhave?可以把歌曲里的物体改编,还可以把歌曲里的he,she,改编成班里同学的名字,如WhatdoesLiLeihave?Hehasaclock.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自然会牢记have,has的用法。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s s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发现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发现行为,指出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而且发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3]。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通过观察词句的特点自己来找出语法的规律,或者和学生一起参与,共同探讨。在教学比较级的单词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大多数单词的比较级都是以er结尾;在教学动词的过去式时,学生们又发现大多数动词的过去式都是以ed结尾;在教学6AUnit2Ben’sbirthday序数词时,学生们也能发现出大多数序数词以th结尾。但由于序数词的变化多而且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使这一语法项目简单化,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这样一则顺口溜:“一,二,三特殊记,八减t,九去e,f来把ve替;整十将y变ie,后加th要牢记;若是遇到两位数,改变个位就可以。”本来很难掌握的内容,通过这么一则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学生很快便学会了1到100序数词的构成,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一、完成任务,自主运用任务型教学强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和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把重点集中在学习语言形式。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s s如在学习了将来时begoingto这一时态后,我设计了让学生调查班内同学及同学的家人怎样度过五一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句型WhatareyougoingtodoonMayDay?I’mgoingto…Whatisyourfather/mothergoingtodoonMayDay?He’s/She’sgoingto…相互问答,并做好记录,向全班汇报,学生们带着比较明确的具体目的,学习动机被激发,都很乐意运用所学的新知,从而巩固了新知。又如学生对It’stimefor…和It’stimeto…的用法经常混淆,于是我设计了时间大转盘的活动,让学生来练说句型。我先布置学生四人一组制作一个时间转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拨动时间转盘,运用句型Whattimeisit?It’s…o’clock.相互询问时间,最后让各小组成员运用句型It’stimeforEnglishclass/musicclass/PEclass/lunch/dinner…It’stimetogotoschool/getup/gohome/gotobed…讨论不同时间段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向全班汇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说说一天内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表达能力。一、日常渗透,点滴积累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如遇到语法现象,要经常提醒、介绍s s。如牛津版教材A部分课文第一段往往会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语法现象,碰到这样的句子,我经常要提问学生是什么时态,什么规则,让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回忆旧知识,并让学生做好笔记。此外在做习题时,我也经常要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即为什么这样做,如can加动词原形的用法以及like加动词的-ing形式等,这种平时点滴的渗透,既分散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的消化。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新知,举一反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输出的准确性。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