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开头模式.ppt 39页

  • 1.17 MB
  • 2022-12-28 13:30:50 发布

材料作文开头模式.ppt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给材料作文的开篇模式夏邑高中高三语文组王俊江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文章开头2 议论文的开头写作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要简洁。最好三五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不仅可避免冗长之病,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2)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要求,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级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3)要精彩。即写出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3 在写给材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1、引述材料过长,不简洁,不概括;2、入题慢,亮出的观点不够鲜明有力;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4 “材料作文”的开头重在由材料引出文章主旨。引——评——亮下面提供一种易学易用的材料作文的开篇模式——“三步开头法”:引述材料点评过渡亮出观点5 引即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内容。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概括的字数上要巧,最多不超过100字;概括的内容上要巧,做到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老师对材料很熟);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目标性强。6 评即点评材料,联系现实,即把行文思路由“材料”转向现实生活。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读者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7 亮亮出观点,即提出论点,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扣材—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准确—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确立意义或材料的重要角度、主要方面引伸出来,不要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鲜明—语言表达要清晰而简洁,尽量不使用抒情性及描述性语言。最好用判断句。8 推窗亮色开头方法9 10【材料】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的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说:“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我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10 11培育人才必需讲究科学方法同样是在沙漠里种胡杨树,沙尘暴后,年轻人种的树几乎全被风刮倒了,而老人种的树却无大碍。究其原因,年轻人过多关心树木,而老人则要树苗自己去找泉源,树木的根也因此扎得很深。可见过多的关心反而是一种祸害,科学的管理才能让树木茁壮成长。掩卷沉思,育人亦如种树:培育人才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开头这样的开头怎么样?(引用材料)(定向分析)(提出观点)概述材料,简析材料,揭示规律,由此及彼,明确提出观点。方法:概述材料+简析+观点11 12要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老人种的树,狂风吹不到,而年轻人种的树,却几乎都倒下了。这是因为老人等树苗成活后任其生长,很少管理,让树磨炼出稳固扎根于深地的本领,而年轻人种的树却恰好相反。树木这般,人亦如此。因此,我们只有经历更多的磨炼,才能成为人群中的强者。开头概述材料,简析材料,明确提出观点。方法:概述材料+简析+观点这样的开头怎么样?(引用材料)(定向分析)(提出观点)12 13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同样栽种的胡杨,年轻人的细心呵护却使它失去了扎根深处的动力,老人看似不闻不问的举动却是真正给与了胡杨树抵御风暴的力量。老人的睿智在于他懂得:过分的保护是有害的,科学地对待才是明智的抉择。种树如此,育人亦然。可见,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开头边叙边议,简洁明了,揭示规律,由此及彼,水到渠成提出观点。方法:边叙边议+观点这样的开头怎么样?(边叙边议)(提出观点)13 14开头联系实际,与材料形成对比,明确提出观点。方法:联系实际+分析材料(形成对比)+观点挫折铸造成功在这个全球化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我们要像沙漠中不被浇水施肥的胡杨树,勇于克服挫折,屹立于沙尘暴中,可见,挫折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挫折能铸造我们的成功。这样的开头怎么样?联系实际分析材料,形成对比提出观点14 15让自己在磨砺中变“锋利”人生中,难免要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就要求我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一老一小在沙漠中种胡杨树,年轻人常浇水的树却被沙尘暴吹到了,老人不理睬的树却安然无恙。就因为不浇水,树不得不把根扎到地底的泉源,这样才有稳固的根基,我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多一点磨砺,会为自己铸造精彩的人生。开头这样的开头怎么样?摆普遍现象,引出对材料的概述,简析材料,揭示规律,由此及彼,提出观点。方法:普遍现象+引用材料+分析材料+观点摆普遍现象引用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15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错觉(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④不少于800字。例说16 【立意参考】(1)抓住身边的幸福/幸福就在你身边/善于发现美(2)莫让错觉遮望眼(3)珍惜拥有(4)做知足的自己(5)羡慕与欣赏(6)知足常乐17 【开头示例】幸福就在自己身边河的此岸渴望着彼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引)其实,追求幸福本无可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评)当我们拨开心灵迷雾,走出错觉,就会发现幸福其实不在别处,就在自己身边。(亮)18 【例二】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19 【立意提示】我们通过对材料进一步分析,至少可以提取两个角度: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最终流产;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最终死于草丛之中。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20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正视现实,莫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审题不准确,立意则会偏颇,甚至跑题。如:坚持就是胜利要有恒心爱拼才会赢要敢于尝试人要有实干精神21 【开头示例】切勿好高骛远一只雄心勃勃的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不得不放弃。(引)立下“鸿鹄之志”本无可厚非,但不切实际终将一事无成。(评)因此,做人做事,要有自知之明,要一步一个脚印,切勿好高骛远。(亮)22 【例三】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动物们在院子里谈论各自走错道路的经历。   老牛说:“田间的路是迂回曲折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常常使我绕了许多圈子。”   老马说:“我走的路太远,而且往往是没有走过的,走错了,不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   猎狗说:“深山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路,前进的时候只顾前进,忘了回头看看怎么走的。我多次迷失在山谷里,要不是远处山峰的指引,我几乎回不来了。”   猪隔着圈门搭嘴道:“啰啰!你们的脑子太不管用了,连个路都记不住,我还不知道走错路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我相信,”老马回答说,“但如果你走出你的猪圈门,你也许会有新的体验了……”23 【开头示例】告别无知猪,长期被禁锢在圈门以内,对走错路没有任何体会,用自己的无知去嘲笑曾有过走错路经历的老牛、老马和猎狗。(引)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是一样,他们往往被封锁在各种各样的“牢笼”里,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于是常常暴露出自己的无知。(评)所以我呼吁:走出牢笼,告别无知。(亮)【点评】这个开头引述材料非常简洁,要点全面,重点突出;又能通过自然地过渡,针对现实,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24 【例四】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两块蛋糕。有贪婪之心的人说:我得马上吃了它,我饿坏了。有感恩之心的人说: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有涵养的人说:我可以先吃掉一块,然后用另一块去换一点鲜花。有商业头脑的人说:我得先做广告,然后高价卖出去。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5 【开头示例】拒绝诱惑两块蛋糕面前,不同修养不同心态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引)我很赞赏有感恩之心的人,说得多好呀,这是一种高尚的、难能可贵的思想境界,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美好心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面对蛋糕—物质诱惑的思想境界(评)——面对诱惑,心怀感恩。(亮)26 【例五】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7 【开头示例】关键在于提高自己如何除掉杂草,弟子们用铲子铲,用火烧,撒石灰,连根拔,都无法奏效;而哲学家用种庄稼的方法,既收获了庄稼,又达到除去杂草。(引)是啊,现实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杂草还少吗?(评)不如学一学哲学家,在心灵的草地上种上庄稼,提高自己的素养品位,让高品位的素养抑住我们的心灵杂草。(亮)28 【例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澳洲的西部,到了旱季,桉树的叶子落尽后,漫山遍野都是桉树的种子,许多动物都来疯狂地抢食,但是,这些桉树种子历经旱季,异常干燥,并不能给动物们带来生的希望,反而会因缺水而让生命更快地死去。只有澳洲蹼鼠面对遍地的桉树种子,即使饿得头昏眼花,也能让欲望冷却,先将种子搬到洞里,等到种子吸饱了水分,变得柔软了,蹼鼠才会慢慢享用,而桉树种子也给它们带来了生的希望。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29 【立意】1.冷静地面对欲望2.拒绝(抵制)诱惑3.创造条件4.等待时机5.学会忍耐6.有生存智慧30 【开头示例】克制欲望.成就希望面对救命的桉树种子,许多动物因疯狂地抢食而走向死亡,澳洲蹼鼠却以极强的忍耐力将种子泡软后食用,结果却真正地生存下来了。(引)澳洲蹼鼠是聪明的,它们冷静地克制了自己心中强烈的欲望,将生命延续到了明天,评)看来,有时候只有冷静克制自己的欲望,才会有新的希望。(亮)31 “三步开头法”不仅适用于单则材料作文,也适用于两则以上的材料作文。【例七】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材料一:泾溪石险人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腾的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32 【开头示例】居安当慎警石险不覆,沸水蛙逃生,(引)逆境中人们往往能提高警惕,顺利度过;(评)但平流无石处的沉沦,慢慢加热被煮死的青蛙,(引)又警示我们,顺境中人们往往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评)可见,逆境中奋勇抗争诚可贵,顺境中提高警惕价更高。(亮)【点评】这个开头不仅紧扣材料明确地提出了论点,而且能灵活运用“三步开头法”,实属难能可贵。可见任何模式在运用纯熟后都应该适当变通,最后脱离模式,随心所欲。33 【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膀的塞壬女妖,它们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船只经受不住歌声的诱惑,前往小岛,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物。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4 【开头示例1】莫让诱惑遮望眼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利用她那充满诱惑力的歌声令无数过往的船只成为她们的猎物。(引)现实生活中,诱惑更是无处不在。(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陷阱,我们要理智,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还要有抵制诱惑的意志。(亮)35 【开头示例2】拒绝诱惑传说中人们经受不住那动人的魔歌的诱惑,最终触礁,船毁人亡。(引)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中,处处充满诱惑。(评)我们只有在面对诱惑的时刻保持清醒,拨开迷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亮)36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说:“赚工资。”第三个说:“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据说,到后来,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练习37 【开头示例】听到着三个工人的话语,就已经能够想象出那三个人以后的命运。“砌砖”、“赚钱”的终究只能操把泥刀,老老实实干一世,说“建筑最有特色的大厦”的那人必将能够创得一番事业。(引、评)因此,世上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也有不平凡的人,只要有上进心,有宏伟的志向。(亮)3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