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0 KB
- 2022-06-16 15:26:2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立冬节气手抄报专题内容篇一:立冬节气介绍立冬节气介绍今年的立冬是11.7--11.21,此节气阳气潜藏,表现在自然中是水结冰,土地开始冻结,地下反倒温暖。在人体是脾胃阳气渐强,食物入胃更易消化。此月气温变化颇大,在“小阳春”和寒流中交替度过。养生要点是“调适寒温,平衡脏气”。平和体质立冬饮食小贴士适宜:红枣、橘子、豆芽、桂圆、杏仁、山药、南瓜、牛肉
立冬有“立冬、立冬,温热补冬“的说法,但这个时候不适合大补,此节气是干季向寒季转换的过程,燥的感觉更加明显。要小进补或叫引补以“温润“为主,且增苦以养心气,掌握好火候。红枣、橘子、柚子皮(蜂蜜柚子茶)、桂圆、杏仁、山药、南瓜、生菜、肝、鸡肉、醪糟这些都是温润、或味苦具有小补作用的食物。没补好或者受燥邪侵犯则很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便秘等问题,适当吃甘薯、马铃薯、白菜、豆芽、萝卜等。另外《千金方》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盅,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药酒。比如山药酒、枸杞酒等。少吃:田螺、海带、螃蟹、鸭血、墨鱼、猪血、文蛤、辛辣及燥热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少吃田螺、海带、螃蟹、鸭血、墨鱼、猪血、文蛤等味咸的东西,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大热食物少吃,伤阴损肠胃,少饮酒,尤其是白酒,《本草新编》因其“味苦、甘、辛,气大热,有毒”;少食用辛辣及燥热食物,如辣椒、烧烤、油炸食品、炒干果等。忌吃:腰子、芋头、多食葱、胡椒、花椒、韭菜《本草》惟十二月可食芋头,他月食之发病。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金匮要略》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千金方》十月勿食椒(胡椒、花椒),伤血脉。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上无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猪肾,十月肾旺也,不令死气入肾。
平和体质立冬运动小贴士:晒太阳,不出汗立冬的太阳千万不要错过,午饭过后到太阳地里活动活动,这时的阳光不热不燥,暖度适宜,正是御寒时人体阳气最佳的来源。早晚温差大,所以从这个节气开始就不太适合过早(5、6点)晨练了。立冬之后要开始养藏,藏精护阳,《黄帝内经》说”勿扰乎阳“就是指少耗散阳气。一般的慢跑,快步走可以帮助人体升阳,给人带来御寒的温暖。但是如果过于劳累,大量出汗,则是扰动阳气的表现了。平和体质立冬起居小贴士:早睡晚起,护腰背,勿戴暖帽立冬以后宜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不要熬夜,很伤阳气!尤其是在阳气应当潜藏的冬季。这个节气和上个节气是很重要的为冬天储存能量的时间,否则冬天难抗,春天很容易生病。刚来的寒,不引人注意的,最容易侵犯你的腰背,背为人体护阳的屏障,有督脉等主要阳经通过,一个马甲,务必需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另外不要过早的带帽子,《千金方》“是月勿戴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
平和体质立冬情绪小贴士:宁静悠闲“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在冬季应宁静为本,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而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守住心灵上的一片净土,悠闲地品味人生。平和体质立冬茶饮小贴士红茶,红茶性温,暖胃驱寒,沁入脾肺。很适合这个节气饮用。篇二:文艺稿《立冬》立冬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生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春。——立冬节气
时间流逝,又是一年瑞雪兆,太原市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天来了。公历每年11月7~8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它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从此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农历十月的大节。追溯历史,早在周代,天子率领三公九卿等到北郊迎冬,祭祀。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明代,民间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称为“扫疥”。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立冬的很多习俗也在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立冬习俗。勤奋朴实的老百姓,选择在这一天休息,顺便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因此,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水饺习惯。各家包的饺子风味不同,不过大部分家庭都习惯蘸醋加烂蒜吃,这才算别有一番滋味。此外,老百姓还有贺冬的习俗,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有些地方的老百姓还有补冬的习俗,中医认为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因此,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老百姓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立冬的到来,就意味着冬天的来临,年年岁岁,万物更迭,终结和新生的交替。人类在这更迭中繁衍生息,香火传承;古老的中华文化也在这交替中不断继承发展。篇三:24节气短信内容鼎典版24节气短信内容(定稿)
立春(2月4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今日立春,民间有吃春饼的习俗。立春养生要顺应阳气生发的特性,建议您多进行户外活动;同时“要防倒春寒”,不宜早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衣更要谨慎,不可骤减。—《中医养生提示》雨水(2月19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雨水,从今天起雨水增多,草木萌芽。在精神调养上,请您注重“生”字。第一,精神振奋,开朗乐观,有利于肝气的生发;第二,静心养气,使心气充足,滋养脾脏,增强脾胃功能。—《中医养生提示》惊蛰(3月6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惊蛰,气温和地温将逐渐升高。建议您:①多缓行散步,保持精神愉悦;②注意保暖;③饮食应保阴滋阳,多吃蜂蜜、乳制品、豆制品、蔬菜等食物,少食燥烈辛辣的食物。—《中医养生提示》春分(3月21日)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春分。养生应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建议您烹调时合理搭配,如使用鱼、虾、蟹等寒性食物,宜搭配葱、姜、醋类温性调料;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宜搭配蛋类滋阴品。—《中医养生提示》清明(4月5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清明。清明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有利于肝气的疏泄。“春气者诸病在头”,提醒您注意高血压的预防和调护。多食舒肝养肺的食物,如荠菜,菠菜,山药等。—《中医养生提示》谷雨(4月20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雨生百谷”,今日谷雨。谷雨节气
早晚气温仍较凉,请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此时鲜花盛开,建议有花粉、杨柳絮过敏的朋友要格外做好预防;注意防潮,多食具有祛风湿、舒筋骨的食物。—《中医养生提示》立夏(5月6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立夏,“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里夏令新”。立夏之后应特别注重对心脏的养护。建议饮食以低脂、低盐、清淡为原则,多食莲子、绿豆、番茄、冬瓜等食物;心性宜静而养神,安闲自乐。—《中医养生提示》小满(5月21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小满,如果雨水丰沛,预示着夏作物的丰收。小满季节气候潮湿,建议您食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荸荠等;不宜多食动物性脂肪、海腥鱼类等能生湿助湿的食物。—《中医养生提示》芒种(6月6日)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芒种。此时已经进入了典型的夏季,天气湿热,容易困倦,中午适宜小憩,有助于恢复疲劳。夏三月是清补的好时机,可以多食用适于自己体质的各类蔬菜水果,祛暑生津,弥补暑热所带来的津气耗伤。—《中医养生提示》夏至(6月22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夏至。从今天起,万事万物将生长得最旺盛。调养要顺应夏天阳盛于外的特点,保护人体阳气。建议您晚睡早起,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切忌贪凉饮冷,过食冷粥、冰镇的西瓜、绿豆汤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吐泻。—《中医养生提示》小暑(7月7日)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小暑。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炎热。高温湿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烦、疲倦,应坚持午休,以舒缓紧张疲劳。暑天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建议您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中医养生提示》大暑(7月23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大暑。是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节气,应注意防暑降温。若出现明显乏力、大量出汗、口渴、恶心、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到通风处休息,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中医养生提示》立秋(8月8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立秋。进入秋季,以养收为原则。建议您保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敛。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及白扁豆、冬瓜、绿豆等解表清暑、健脾利湿的食物;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中医养生提示》处暑(8月23日)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处暑。炎炎三伏天气已接近尾声,但仍有暑热之象。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应坚持午睡。建议您多食用具有清热安神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芝麻等。—《中医养生提示》白露(9月8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白露。此后气温转凉,早晚温差大,需要添加衣服。气候变化容易引起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等肺系疾病的发生,需注意调护。可食用葱白、生姜、香菜等预防感冒;食用百合、银耳、杏仁等能缓解肺燥。—《中医养生提示》秋分(9月23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秋分。秋分后昼夜平分,养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建议您登高观景,登高能使人心旷神怡、排除忧郁惆怅的不良情绪;而且登山的过程还能够使人体全身机能得到锻炼,增强体质。—《中医养生提示》寒露(10月9日)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寒露。此节气光照充足,秋高气爽。中医有“秋冬养阴”之说,建议您注意人体阴气的保养。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可多食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食物,利于缓解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中医养生提示》霜降(10月24日)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今日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因天气寒冷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复发或加重,因此要特别注意起居调护。建议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过度;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中医养生提示》立冬(11月8日)《立冬节气手抄报专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