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2-06-16 14:13: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7年03月08日 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之一 前两天瞄了本中英谚语的书,颇有点感触。通过谚语,不难发现自古流传下来的中西方提倡精神和反对的观点,甚至是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并不是全部,但我搞不清楚,到底这种差异的根源来自哪里,哪一种才更先进? 当然,中英谚语中还是有许多相通的东西,例如关于人多力量大型的,中有“众人拾柴火焰高”,英有"Manyhandsmakelightwork.",对于时间飞逝,重金难求,中文有“志士惜日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英文中也有"Timeismoney"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出自人民群众的公认道理,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中是向通的,只是中文更婉转,英文更直白些罢了。 这里我们以讨论差异为主,或许从这些差异中能挖掘写深层的东西是我的奢望,当然,能够解决我个人的小小疑问就已经很满足了~ 1.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来自明间的谚语多与农业生产相关,如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春流一滴汗,秋收装一筐;农家两大宝,猪粪红花草(请教:红花草是啥?)。而英文中的民谚则多数来源于航海,船员,水手,捕捞等,如:Agoodsailormaymistakeinadarknight.Inacalmsea,everymanisapilot.等吧。或许这与他们的“出身成分”有关吧~ 2.西方的古谚很多出自圣经和莎翁名著,而中国的则源于诸子(尤其是孔孟)和后来的诗词曲以及红楼等中国名著,这样是不是说中国人世世代代已经无形中成为孔孟的教徒? 3.人与神的关系方面,中国的儒佛道三教是无神或者说泛神论,他们既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又心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念,似乎人即是佛,而佛也有人的一面。但是在西方的谚语中,上帝是高于一切的"Godisaboveall.""Godiswherehewas."而这个上帝一会儿帮助穷人"Godhelpsthepoor,fortherichhelpthemselves.",一会儿又去帮富人,因为"Godhelpstherich,thepoorcanbeg.",总之,不管帮谁上帝都有它的道理,它永远是正确的"TruthisthedaughteroftheGod."。西方的这种对上帝的虔诚,或许正是他们将其作为信仰来崇拜,而佛儒道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却未表于如此形式的吧~(当然如朱熹般崇儒的皇帝也还是有的,那时儒也正如西方的宗教一般作为统治阶级的得力工具,穿上华服,怎能无功受禄?)
4.另一个有趣现象,基督教将上帝看得至高无上却主张人人平等,而人神可互化的儒佛道教却将人划分三六九等,制度森严。"WeareallAdam""schildren.""Acatmaylookataking.""Akingwithoutlearningisbutacrownedass."(无知的皇帝不过是一头带着皇冠的驴子--哈哈,笑死我)。中国谚语有“官大奴也大”“小鬼斗不过阎王”“穷官强似富百姓”等,可见一斑。 5.许多英文中的谚语主张即是行乐“Eatdrinkandbemerry,fortomorrowwedie.”,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价值“Everyoneforhimselfandletthedeviltakethehindmost.”,这与中国传统思想力的禁欲隐忍,为大我牺牲小我,以及严己宽人的思想也是相悖的。而中国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的教诲下成长,因此面对战争时,中国人从不贬斥战争,而是勇于为国捐躯“勇将不怯死,壮士不毁节”,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真是牢骚满腹"puttheheadsofthestatesinafieldandletthemfightitout."。我真不知该对我们的勇士们致以崇敬还是同情,如果不是这种愚忠从比干到岳飞杨家将都不会惨死奸人之手,但如果不是无数英烈的这种顽固的坚持,谁又知道今天会是如何境地? 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之二 1.反映宗教的原罪说:在英语中有一些关于罪的谚语,如Oursinsandourdebtsareoftenmorethanwe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而儒家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也就出现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差别。基督坚持原罪说,《圣经·出埃及记》中有Thesinsofthefathersarevisiteduponthe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中国的佛教则持佛性说,认为人的罪是由于逆境引起的恶意而犯下的,是难以饶恕的,所以有,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让人想到了95(?)狮城辩论赛的主题,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一问?铺展开来,我认为佛心佛面下,包裹的是什么?是恶的种子,一旦外界条件成熟,它便会生根发芽~因此便有了金庸笔下为叶二娘犯戒的玄慈,也有了红字中虔诚却因爱收到内心无尽自责的阿瑟神父了~有意思的是东西方文化对于罪的罚和对赎罪反省的宽恕却极其相似。基督教中,耶酥放逐亚当夏娃并令他们的后代永受疾苦,可是偏偏又出于怜悯派耶酥化为肉身,用自己的鲜血为代价洗涤人间的罪。佛教则讲求普渡众生,他在宣扬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同时,有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 2.关于爱:这点好像各自的老祖先都颇有见识的剔除了各自遵循自然科学的谚语。佛讲究,爱是缘,万物皆由缘起,世事互为因果。而在西方谚语中也强调爱是相互的。Lovebegetslove.爱产生爱。Loveisthemotheroflove.爱是爱的母亲。英语中很讲究博爱,在西方社会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freedom,equalityandfraternity),这在中国的谚语中似乎就鲜见了。虽然孟子宣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也略带点无国界无边界的博爱思想,可是多数人从中看出的只是尊老爱幼罢了。
3.个人与集体:可能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化在承认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将自我的情感意志和个人本能无限放大了。于是英语中,Everymanthinkshisowngeese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鹅想像成天鹅。Lookafternumberone.照顾自己。Self-preservationisthefirstlawof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第一法则。等等谚语充分证明了西方大片中的种种个人英雄主义行为实在不为怪。而相似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自我标榜的谚语在中国是富含贬义的。同时,在东方文化宣扬“自我只是社会这个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个人必须服从社会规矩,一切以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为重。因此反映在谚语上总是先人后己,善待别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提倡集体主义的谚语更是比比皆是,尤其在解放后,这种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谋而合。早一些爱国谚语也相映而出。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国泰民可安,国富民也强。这不仅是西方以自我为核心的思想与中国个人服从集体思想的碰撞,也是中西方国家人民对待统治的国家机器,对待统治者之间战争态度不同的侧面例证。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在发达的语种中极其丰富。中文的熟语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成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固定短语。成语的整体意思和各个词的意思不尽相同,大多含有潜在的意义。如胸有成竹,图穷匕见,杯弓蛇影等,在汉语中,四字成语是基本形态。 ·警句和格言--是习用的名人之言,经典之语,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歇后语--是习用的譬解语。前半句是形象的譬喻,后半截是解语,用来直接说明事理。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孔子搬家尽是书(输)。 ·俗语--是群众口头使用较多的固定常用语,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也有一定的形象比喻。如,一个巴掌拍不响,打肿脸充胖子等。 ·惯用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多三个字音节。如开后门、吃红灯、碰钉子、捣浆糊。 ·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可以作为独立交际单位也可以作为句子中的成分。 相对英语中有许多有关熟语的学术用词:idiom,proverb,popularsaying,popularphrase,setphrases,maxim,famousphrase等等。 idiom相当于成语,preverb相当于谚语,popularsaying,popularphrase和setphrases相当于惯用语和俗语。maxim相当于格言,famousphrase为警句。
而对于Preverb的理解,也有不同。18世纪前的含义比现在广很多,而现在,的preverb只是指以句子形式出现,传统的,简短而凝练的常语,用来提供劝导或表达道德规范。 例: 成语-neitherfishnorflesh非鱼非肉,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俗语-allyourswansaregeese希望成泡影 警句-knowledgeispower只是就是力量 谚语-Thetongueisnotsteel,yetiscuts.恶语伤人,谣言可以杀人 卢梭(J.Russell)说:“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正反映出谚语是某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创造出的惊人妙语。它的妙处就在于反映了群体的经验和智慧,因此才得到广泛传播,逐渐转化为谚语,这也是谚语的特点。即:智慧的闪光,经验的结晶,精美的语言,人生的启迪,无翼的飞扬,真实的写照。 法律和道德一向作为轨道社会的两条绳索。在法律还没有形成或者没有健全的时代里,道德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规范。我个人认为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画卷中,传统道德是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所以在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之一和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之二中提到的“儒、道、佛”,都是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甚至泛东方的道德和文化发展。 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道德的概念也有变化,不同的主体所受教育环境不同,其道德要求也存在差别。 中西传统道德观的同异 1.在歌颂勤俭,鼓励劳动,踏实工作方面,中外谚语表现出的道德规范是一样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英语中的Alazyyouth,alousyage.(少年懒惰,晚年糟糕)相对应。“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和英语中的Ausefultradeisamineofgold.(有用的手艺是一座金矿)呼应。 英语谚语中表示节俭的,有Labourovercomesallthings.(勤劳压倒一切。)Thriftisphilosopher""sstone.(节俭是点金石。)Frugalityisthemotherofliberality.(节俭是慷慨之母。)等等。而在汉语中表示节俭的成语谚语就更多了,这里不一一举例。
2.汉英谚语中对于表示谦虚,自知之明,诚实,名誉,知足等最基本道德品行方面的谚语其观点大多一致。 ·例如,与“谦受益,满招损”对应的英文中有“Humilityoftengainsmorethanpride.”。与“人贵自知之明”相对应的有“Heisnotwisethatisnotwiseforhimself.(不自知者是不智的)”。另外汉语中有不少谚语对妄想在行家门前班门弄斧的人加以讽刺的,如“孔子面前读经书”,“关公面前耍大刀”,英语中也有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决不要想教鱼如何游泳)。 ·中英谚语对于名誉的重要性都各自珍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折骨头,不愿败名声”。Takeawaymygoodnameandtakeawaymylife.(取我好名声等于取我生命--有点侠客剑士“剑在人在,剑毁人亡”的意味)。·Faithmovesamountain.(忠诚移山)和Thecrossonthebreastandthedevilintheheart.(十字架挂胸前,魔鬼在心中)是分别表示诚实意思的褒贬两种谚语。汉语里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与之对应。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西方谚语中的诚实是对主(“十字架”)的忠诚,而汉语中则提倡的是“仁义道德”。这也算是宗教和儒对西方和东方文化影响的印记。留心的话,在后面许多方面谚语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或多或少这样的痕迹。 3.在表述友谊,友情方面的谚语中,东西方的差异开始明显化。 汉语中有这样的说法,“交一个朋友千难万易,得罪一个朋友三言两语”和英语中的Afriendisnotsosoongottenaslost.(交一个朋友没有失掉那么快)意思相同;“朋友易得,知己难求”就是Afaithfulfriendishardtofind.最好的翻译。 ·汉语中,朋友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感情色彩(褒义),而在英语中似乎还有消极的意思,和许多用来形容朋友的消极的谚语。他们一边说着Amanwithoutafriendisonlyhalfaman.(没有朋友的人只算半个人),Friendshipsmultiplyjoysanddividegriefs.(友谊增添欢乐减轻痛苦)。是朋友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又有了新的说法。Loveyourfriend,butlookafter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自己)Friendsarethievesoftime.(朋友是偷实践的贼)。 不难看出,从正反两种角度来看待朋友的利弊,有着辩证的味道。在西方的道德体系中,个人、自我永远是第一位的。西方友情观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冲击下,友情是互惠互利的代名词,蒙着一层厚厚的功利注意色彩。Hethathasafullpurseneverwantsa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Hungerknowsnofriend.(饥饿不识朋友,即人在饥饿时就顾不到朋友),不仅如此,西方还讲究朋友落难时,千万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利益,如:Nevercatchatafallingknifeora
fallingfriend.而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在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是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可以“士为知己者死”,这也是西方思维无法理解的原因吧。 西方的友情观和东方推崇的“士”和“君子”的友情观完全相悖(“士”和“君子”本身也是儒的产物)。个人猜想会不会和中国自古有“连坐”一说有关--亲朋关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一人犯罪,株连九族。呵呵,瞎猜。 插句题外话,一著名美国影评人,将一个“第一次被重视、被当做人看待的”杀手转而为救人牺牲性命(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看成是影片剧情的漏洞(曰:情感转变突然),就是出于他不理解东方的文化吧。自诩看过200~300部中国电影就可以对中国电影妄加评论指手划脚了?(呵呵,一肚子气,敬请留意近期推出《为香港电影鸣不平--观香港电影的秘密》) 4.关于帮助和救济的看法,东西文化的根基决定必然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讲究“礼、义、仁、至、信”。仁,就是要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要仗义疏财,助人为乐。所以产生了“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互助互助,穷能变富”等无偿奉献的谚语。 ·还有一种是临时借用,以解一时之须的情况,在汉语谚语中更是不求感激。虽然这一借一还的简单行为,其实安暗藏许多玄机。英文的谚语中就把这“玄机”公诸于世,毫不避讳。如借出者的担心,Hethathasbutoneeyemustbeafraidtoloseit.(只有一只眼的人当然怕失去它,隐义为不借理所当然。)害怕借入者不能如约归还,Lendyourhorseforalongjourney,youmayhavehimreturnedwithhisskin.(借马给人去远行,可能还你一张皮)。甚至因为借贷过程产生的矛盾都有预料。Lendyourmoney,andliseyour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还有些谚语直截了当劝人不要借钱和物给他人。Lendandlose,soplayfools.(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 当然,英语谚语中也不乏鄙视借债者的说法,Hethatborrowsmustpaywithshameandloss.(借债的人必然要用耻辱或是损失偿还)。 其实在中国,借还过程中上述英语谚语中的问题也存在。只是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斤”直白的表达出借出者担忧是“不仁”(其实感觉应该是不信)之举,但借出者的担忧和常常遭受的损失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中国的谚语从借入者的角度强调“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甚至有些谚语还劝人还债要连本带利,如:“借人家一只鹅,还人家一峰驼”。个人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义”字当先,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就算出借时也有担心、犹豫,可深入骨髓的传统精神和道德标准在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东西相较,说不上孰优孰劣,不过现代人的实际行为中传统的已所剩不多,更西化,被同化了。不论是否进步,至少说明,古代的信任体系比当代更有说服力。 5.金钱问题的纠缠,中国不愿看到的另一个原因是怕扯皮,拉不下脸。这就到了面子问题。 这个面子和上面讲到的名誉其实相似。名誉常常与道德连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会有好面子。只是不尽然。中国讲的“面子”有受人尊重的意思,衣冠不整,行为不当等小节不影响名誉,可还是会失去面子。 ·相关的谚语有褒有贬。“人怕不要脸,树怕剥掉皮”,“人不要脸,鬼都害怕”还有“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说“打肿脸充胖子”型的。 ·对于可能影响到面子的流言蜚语,国人害怕的心态也可以从谚语中见一斑。“谣言可以杀人”“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阮玲玉也以死回应“人言可畏”。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所以在英语的谚语中,同样的“棍棒”杀伤力骤减。Sticksandstonesmaybreakmybones,butwordswillneverhurt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决不会伤害我),其实说白了就是难听的话不回伤筋动骨Hardwordsbreaknobones. ·比较来看,中国人要面子,而且很在乎周围人的评价,追其根源可能因为“儒”的影响下,人和环境社会是一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估(好与坏)才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准。同样,对于西方谚语中不在乎他人看法、社会评价的特点,不难看出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影子。 ·另外,在中国,社会舆论和评价有时还是一道捍卫道德的无形的墙,对违犯道德的坏人坏事起着抑制,警惕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都是“人言”正面作用的例证。 西方文化中,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人都有罪。一个人想要抨击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不要评断别人,上帝就不审断你们”。体现在谚语中,Physician,healthyself.(医生,先治治你自己)。而且,英语文化中把搬弄是非的人看得比贼还坏。Atattleris
worsethanathief.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Whochatterstoyou,willchatterofyou.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不说是非”,不只是虔诚于上帝,更多的是出于尊重隐私。在西方,隐私是凌驾于道德之上的,个人隐私神圣不可侵犯。(注意,还是强调“个人”隐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规矩的、有道德的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明人不做暗事”。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是无需隐瞒也瞒不住的“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总体上来说,中国和西方谚语在传统道德观念上存在的同异有以下几点: 1.表达传统道德的基础(真善美)的谚语基本相同,这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道德标准; 2.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在汉语谚语中体现出来的传统道德观念上留下烙印;而西方谚语同样无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宗教(如基督教)的影响,例如在表示忠诚的谚语中Thecrossonthebreastandthedevilintheheart.(十字架挂胸前,魔鬼在心中),十字架代表主,忠诚的对象也指向了“上帝”。 3.汉语的谚语中体现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并以此潜意识的规范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西方的传统道德无法避及的受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冲击。在谚语中体现出来的是,自己最重要,不要帮助别人和朋友,以免祸及自身。这种自私自利的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所不耻的。 4.很重要的一点,汉语谚语表现出来的人是社会人,他们在社会环境中于朋友,亲人,周围邻人甚至帮助和需要帮助的人都产生关系,一荣俱荣,他们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如社会舆论,社会人的看法,议论,甚至流言蜚语。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维护名誉和面子都必须“君子坦荡荡”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也没有什么好隐藏的私密。相对来看,西方谚语中的人是个人的人,是英雄的人,是隐私的人。他们不屑向周围的别人求救(如借钱),也不愿意帮助别人或借出钱物给别人,他们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遵循自己的标准就可以了。西方谚语中的名誉和道德有关,可面子似乎就和道德无关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隐私,即隐私至上。 5.不过,这样不难发现,中国人活得有价值(在集体中体现价值),但也活得累,生活在无数双眼睛里,无数张嘴下。西方名言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或许有时不必太拘于所有细节反而容易成功。本篇文章来源于流行语网络|www.99liuxing.com联系QQ:1005662366原文链接:http://www.99liuxing.com/dianying/2010/2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