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2-06-16 14:28:5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论谚语及其语言特点浅论谚语及其语言特点徐蕾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九七本三97A11331【摘要】语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社会,反映生活。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以精炼的语句,通俗的语言反映社会和牛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从谚语的性质、历史、内容上对其有个整体了解,并进一步分析谚语的语言特点,研究谚语与比喻,谚语与对偶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我们的认识。【关键词】谚语特点谚语比喻谚语对偶谚语丿力史悠久,源远流长。对谚语性质的界定,丿力来就有许多说法,诸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释文)“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释文)“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这是从丿"•义上来说的,指出谚语是一种流传于群众中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至于狭义上的谚语,也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郭绍虞先生在《谚语的研究》里下过这样的定义: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Z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
语。①后来许多论著沿用这个说法。归纳起来给谚语下个定义,我们可以说: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定型的现成话,具有通俗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谚语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完善。早在远古时期谚语便已经产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清代学者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说:“谣谚Z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说明最初的谚语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没有文字可以记录。即使在文字出现以后,被记入典籍的谚语也不多。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影响下,士阶层著书立说大量引用民谚民谣,少部分谚语才得以保存。如《左传•宫子奇谏假道》屮记载有“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谚语。随着不断的发展,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话”、“俗谚”更是多姿多彩。这些谚语流传千百年至今仍然充满着生命力,特别是那些被吸收到书面语言里的,像“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慎到的《慎子》里就已出现,作“不瞽不聋不能公”。后来一直沿用不绝。与此同时,谚语集子也是层出不穷。自先秦以来,每个朝代都有集结成册的集了。汉冇《汉谚》,唐冇《唐谚》,更冇周守忠的《古今谚》,杨慎的《古今谚谣》以及《通俗谚》、《恒言录》、《古谣谚》。而翻开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谚语到处被点缀在宁里行间。这些名家大量釆辑谚语入文,既为“我”所用,使语言简捷精练,生动活泼,乂在客观上为谚语做了可贵的收集工作。高尔基说过:“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朴的,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可以写出整部书来。”谚语的内容纷繁,题旨广泛,涉及到社会、丿力史、生产、自
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大致可归为社会谚语和生产谚语两大类。有关社会斗争的谚语,対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几乎都作了概括和总结。如揭露旧制度的不合理现象的,“穷人饿断肠,富人胀破肚”;人民反抗的“舍得一身刚,敢把皇帝拉下马冬官场黑暗的“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还有军事谚语“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学习谚语“只有学而知Z,没有生而知Z”以及一些修养谚语。有教人修德养性的“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有教人谦虚谨慎的“天不言自高,低不言自厚”;冇教人做事处人的“听话听音,看人看心”。至于生产谚语,也包括天气、时令等实用性很强,简直就是劳动人民的科技课本,是研究农业科学、气象学、林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语言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社会、反映生活,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口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耍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精练性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兀言赘语,鲁迅谓Z“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
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在这些句子屮,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屮,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前一类如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冇了无”,“麻雀虽小,五脏倶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膺”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二)口语性。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冇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屮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例如“口里叫哥哥,
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这类谚语具冇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三)声律美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谚语的节奏,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四言谚语如“入乡随俗”,“情急智生”,节奏一般为“二二”;五言谚语如“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它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天狗吃不了日头”,“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它们不论长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谚语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有的押平声韵,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屮的“言,前”;有的押仄声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中的“到、报”;有的平仄相间,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还有的押尾韵如“先苦后甜,富足万年”屮的“甜、年”,押头韵如“人前一只鼓,人后一面锣”等。(四)修辞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等。这里我们仅就比喻、对偶
展开讨论,来进一步了解谚语修辞。1、谚语与比喻在谚语运用的众多修辞屮,比喻是其屮最常见的一种。曾冇人做过一个统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常用谚语词典H1997年5月版)中,以,龙"字开头的9条谚语全是比喻句,以“牛”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狗”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及由“虎”字开头的6条谚语,也都是比喻句。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多数以动物开头的谚语都是比喻句。推广开来,那些以植物,山水开头的谚语也多为比喻句,同时,调查表明,以“一”开头的96条谚语中,有71条是比喻句,以“人”字开头的150条谚语当中,也冇一半是比喻句。可见,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应用比喻,不仅能使谚语冇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我们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谚语比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目前修辞学界对比喻的分类说法不一。一般来说,比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其它有的称为变式或特殊式。从其语法功能入手,我们把前两类归为语句层面(形式上)比喻,而把第三类借喻及其它归入语义层面(内容上)比喻,具体来看:1)、语句层面的比喻此类形式上的比喻句,包括明喻、暗喻两大类,明喻式谚语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暗喻式谚语也有本体,喻体,没有喻词或者用“是”、“等于”等词语联结本体和喻体。它们有相同的结构形式:%1单句式例如,“兵败如山倒”,“救兵如救火”,“伴君如伴虎”,“军令如山倒”,“人心不似长流水”等,冇本体,冇喻体,冇喻词。“如”“似”,结构上为一般单句,本体和喻体都是词。又如“车辙是路引”,“有病方知健是仙”,“失败是成功之母”,“丑妇家中宝”,“人生一盘棋”等,前三句用“是”字联结本体喻体,后两句干脆省略了喻词,是典型的暗喻式谚语。
%1单句延伸式有的比喻不只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比喻后面还有延伸的部分,这部分和喻体有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是形象地阐明和深化木体的,显示木体的固冇特征,并且进一步展示喻体。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众人是杆称,斤两称分明”前句明喻,后句暗喻,都对喻体作了进一步的阐述。%1双句单比式即本体和喻体都是句子结构,一个结构表示本体,一个结构表示喻体,合起來是比喻结构的整休。而双句结构的暗喻,多半是不用联结词语。例如,“时间一分,贵如千金”,“时间好似河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隔夜茶,恶如蛇”,“人到难处,就如虎落深坑”,“读书不讲,隔靴搔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恶人心,海底针”等,前四句为明喻,后三句是暗喻,都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这里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没有喻词。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喻体引出一个本体,如“劈柴看柴纹,讲话凭道理”,“大浪当前不可抛桨,大敌当前不可抛枪”,我们称之为引喻,往往先说前句后引出所喻之物,类似于比兴。%1双句双比式就是说双句结构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比喻,或并列或连用,具有対比映衬的作用,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等,这些都是结构完整的比喻句,有木体,喻体,喻词,结构之间相互并列;而另一类“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风,笔是踪”,“勤俭是幸福Z本,浪费是贫困Z苗”,“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结构上对称,意义上对比或连用,属于暗喻式谚语。%1双句延伸式
例如,“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张张薄”,“局局新”为延伸部分,进一步来展示喻体“纸”和“棋”的。再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它的延伸部分就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两类不同形式的延伸。2)、语义层面的比喻许多比喻构成的谚语,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有了周定的意义,人们不觉得它们是一种比喻了。这类谚语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修辞学上称之为“借喻借喻式谚语就是借助某些客观的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事理,这类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单句式一个单句阐述一件事情,是谚语的语表意义,相比之下,人们对它并不重视,重视的是比喻义,即本体。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办事不需要大人物动手;“枪打出头鸟”,比喻人不可过于显示口己;“浅池难养大鱼”,比喻任何事不能过于勉强,这些以生活经验喻人世规律的谚语,长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意义早已约定俗成,但并不说明喻体木身不重耍了,我们必须明确,没有喻体,也就没有本体。%1双句单比式即两句话构成一个喻体来说明木体。例如“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险境就达不到目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前一句为假设关系,后一句为并列关系,单句不成意,两句话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喻体。不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谚语》小册子中,并不承认有双句单比
式的存在,它把借喻式谚语分为单体结构借喻和双体结构连比借喻两种形式,称:因为本体不出现,所以不会冇双体结构的单比借喻。这里的双体结构同于双句,双体结构的单比形式也是两个结构合成比喻结构的整体。他们的区别在于,这里双体结构的单比需要一个结构表示本体,一个结构表示喻体,从而合成整体。本体不出现,喻体不完整。但上面的例子证明,喻体的表述可以是两句话连缀而成,喻体照样是一个,我们可以称Z为这是双体结构的单比借喻,即为双句单比式。%1双句双比式两个比喻句说明同一个道理,喻体冇两个,而本体只冇一个,例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比喻在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要避嫌;“泥鍬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比喻力量弱小者成不了大事「"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比喻单个人的力最弱小;“莫学灯笼千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比喻做事情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1多句单比式谚语句式整齐,两句四句的居多。此类形式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并列,每个喻体单独都可以作比喻的本体,但前几个喻体同时出现,既突出了本体又增强了语势。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丝成缕,积水成河”用来比喻恒心和积累,说明积少成多的道理;还有不少的“四最”谚语也是如此,如“四最红”即“庙上的门,杀猪的盆,关公的脸,火烧云”;“四最热”即“铁匠炉,开水壶,开了锅,入了伏”,都说明了这一点。以上从形式和内容上将谚语比喻分成几大类,实际上有的还可以再细分,同时,关于延伸式特别是单句延伸式,此类形式并不是很多,多接近口语化,符合口头流传的特点。
2、谚语与对偶除比喻外,对偶也在谚语中被大量采用。一般而言,对偶分为宽式和严式两大类。宽式对偶是宽松的、不严格的对偶,只需要同类词相对,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不讲究平仄,不避免同字,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此类在谚语屮比比皆是,例如:渔人观水势,猎人望鸟飞。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其屮,“观”、“望”分别是同义词,它们把前后两个部分的意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鲜明地表达意义,而“莫、休”,“生、起”,“懒惰、怠荒”,“意、心”也分别是同义词,构成同义反复。但严式对偶是相当严格,相当工整的对偶。要求同类词的小类相对,如平仄相对,避免同字,结构一样,意义紧密相关等,即所谓的工对。谚语对偶从内容上细分下来,可分出正对、反对、串对等几类,分别来看:%1正对,即相类似的事物之间的対偶,语义上相同相近。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海阔”和“天高”,“凭”和“任”,“鱼跃”和“鸟飞”,词义相应,词性相同,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等也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连的工对格式。它们前后两部分互补互衬,都是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再加上有些近义词的选用,如上几例中的“凭”和“任”,“遥”和“久”,“知”和“识”等,既避免了了用词上的重复,乂使词语显得参差错综,富有变化。
%1反对,即相反事物之间的对偶,语义上相反相成,多是通过映衬和对比来突出语义。例如: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这种対偶形式,通过真假、善恶、难易、贫富、得失、祸福等孑盾对立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的实质。它们形式上整齐匀称,声韵和谐,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串对,又叫“流水对”即语义上相连相承,存在着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如:农民不种田,城里断炊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此类格式的谚语前后相承,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同时,谚语中的对偶流传几千年,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就语法而言,谚语对偶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省略现象,有的没有主语,有的省略谓语,有的省略介词,有的干脆只留下主干词等等。这种对偶,严格來说是宽式的种,形式灵活,句式简单,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具体来看:%1无主句不显山,不露水。治久必乱,合久必分。
前者省去了主语“人”,后者用于社会现象,无法补出主语。%1省略谓语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上句省略“燃”,下句省略“锁”,把谓语补出即“进门燃一把火,出门锁一把锁”,指单身汉独口一人过H子。%1省略介词东耳朵进,西耳朵出。看起来象主谓结构,实为句首省去了介词,补全起来即是“从东耳朵进,从西耳朵出”指一句话也听不进去。%1以词语代句子篮中鱼,阱中虎。绵中针,肉中刺。此类对偶省略得只剩下词语了,使得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常常不一致。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木质,去深刻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前句比喻逃脱不了的人,后句比喻外貌温和甜美,内心却阴险毒辣。谚语对•偶作为汉语所特有的辞格,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只有慎加分析,才能使语义表达得更加透彻,文笔更加简炼。此外,谚语中述广泛运用了夸张,对比,双关,拟人等多种辞格,它们各具特色,为谚语增添了无穷魅力。夸张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指人宽宏大量,能容人容事;对比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双关如“给个棒槌作针”,“针”谐“真”,比喻把别人的敷衍认真地当件事来对待;拟人如“太阳早发笑,大雨淋破庙”,借代如“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
楼”,“门楼”代门第高的人家等等,显示出独特的艺术色彩。谚语领域博大精深,我们仅能从某些方面來管窥一二。自然,谚语也存在着一些缺限,例如有些谚语过于简练从而使得语句晦涩难懂,难于推广。但这只是小部分,瑕不掩瑜,从主流来说,谚语仍以它强烈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口语特点,独特的艺术色彩树立于语言艺术的画廊之中。有句话说得好,“明亮的星星装点天空,正确的谚语指导行动”,我们只有学好谚语,掌握谚语,才能更好地学好语言,深入生活。注释:①见《语文通论续编》开明书店民国37年版第158页参考文献:【1】《汉语谚语小词典》温端政/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谚语》汉语知识丛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3】《汉语熟语学》孙维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4】《论谚语》朱T波/《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第35-38页【5】《谚语概论》朱安群/《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第57-59页【6】《谚语简论》杜峻晓王锡义/《山西师范学报》1981年第2期第13—17页【7】《试论少数民族谚语的科学价值》和晓花/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33—37页[8]《从语法修辞角度看民间谚语的艺术特色》潘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97年第3期第14—17页AProbelntotheProverbandltsLinguisticFeature【Abstract]Language!samirrorinreal1ife,itref1ectsthesocietyandimagesthelife.Proverbsasakindofdistinctlanguageforms,withrefinedstatementandpopularlanguage,reflectmanyaspectinsocietyandlife・Thisartisticmasterstheproverbsbyunderstandingitsattribute,historyandcontent,andfurtheranalysesthecharacteroflanguage.Itistheemphasestostudytheproverbsmetaphorandproverbscounterpointinordertoenhanceourknowledge・proverbscounter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