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4 KB
- 2022-06-16 14:31: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谚语俗语有关于俗语、谚语汇总的范文篇一: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1、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2、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3、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篇二:中国常见俗语、谚语900条的解释中国常见俗语、谚语900条的解释中国常见俗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中国常见俗语、谚语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28、饱暖思.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欲之心。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7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篇三:谚语俗语歇后语广告语小升初语文:分类复习谚语、歇后语、俗语及广告语小升初语文分类复习谚语、歇后语、俗语及广告语一、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小学常见谚语汇总:◆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树老根多,人老识多。◆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二、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小学常见歇后语汇总: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包拯斩包勉――大义灭亲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吃着黄连唱歌――以苦为乐窗户眼儿喇叭――名声在外此地无银三百两――泄露了天机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凤凰身上插鸡毛――多此一举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过河的卒子――有进无退(有去无回)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画饼充饥――自己骗自己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鸡毛当令箭――轻事重报
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刘备三请诸葛亮――思贤心切李逵卖炭――人黑货也黑梁山上的朋友――不打不成交梁山的军师――无(吴)用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盲人上大街――目中无人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在曹营――身不由己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诸葛亮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中国的功夫――名不虚传猪八戒改阵――倒打一靶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用计――粗中有细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3、蚕豆开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7、虎落平阳--------被犬欺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11、大海捞针--------没处寻12、竹篮打水--------一场空13、打开天窗--------说亮话14、船到桥头--------自会直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19、芝麻开花--------节节高20、新官上任--------三把火21、瞎子点灯--------白费蜡22、兔子尾巴--------长不了23、偷鸡不成--------蚀把米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25、老虎屁股--------摸不得26、老虎拉车--------谁敢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35、猫哭耗子--------假慈悲36、饺子破皮--------露了馅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41、板上订钉--------跑不了42、背鼓上门--------讨打43、草把做灯--------粗心(芯)44、竹笋出土--------节节高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49、关公走麦城--------骄兵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6、王八吃年糕--------铁了心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73、瞎子戴眼镜--------装饰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有关于俗语、谚语汇总的范文《谚语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