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 MB
  • 2022-06-16 14:29:56 发布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_____~il/~ftUDC~%20131013030~~~.fl[~§jljtx1f@±.!tf~~J5lj~B1MliJfj:L7JJtij;g$==f:;f:lf{=?(±lli.ml)i~X~3C8M2015$4J;l+~x~mam2015:$611~{fr}f-=f~-lli:JimJQffB11*~~tL~-=fBM2015-¥7fJ%fm~w~.:Em;Ji!~MifI~A.$:~m~~~ it1ft!}ifi;g*iJ!F"!#-1iLi:e-X~itl"l!]ka)j*A~~ffl£~~*~~*~~~A~~~W~T*ff~~~I~&~~~~~~*"~~m~,~J~~~~~~#~~~w~~~*,~*~~~*$~A~~£*~~~~~~~~*"~~~*~~~-~~~*~~~~~W~~~~~~hl~re~ro~~#~o~~-MI~~~~~*~~m~~~M~~~~~~~~~r~~~~~*)~~riM:@:..-*~~*~*1~it-x~Jtl~tx.?aA-~~~*~~~OO#~tt*1~~~~m,OO*OO~~q~X1*f1!-*"A?JfJ!~¥-1lit-x£r-J~~p1tf-5fPrt-f-xt~,~t;.z-*"·~]3¥3~p,~fp~*1ill~~1J~&1*1-¥-it-Xo-*AIt-Tx1*fi9fJ;{;5ftl~~JJn~xEf-J~~~-Fko~1±i%1tM~EfJ"i*J&i%x5t~)-"iti~x1lt~JJ1J;fP1~1)1],PIl;J_/b"--lPCiLt5flJIt)it-xEf-11.--iW~·,~,ffl351-~$.,itXEf-J/&-;rtJC,gt!flJIt)#:{XriJ~~~f!J~-*~f.r:-iE1:_$9J..f!0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文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是以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与生活密切联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态度等。对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还不明确,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当前状况下,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不参加中招考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到了八年级对地理学习兴趣不足。所以,教师有必要改变教学方法、拓宽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喜欢地理,更好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本文从文学地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把诗歌谚语引入到地理学领域,拓宽初中地理教育资源,丰富和充实基础教育中有关初中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同时,分析和总结了当前初中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初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师的相互协调,推动初中地理教育的发展,使得初中地理课堂更受学生欢迎。笔者在阅读了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后,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出与初中地理教学相关的理论基础、当前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当前研究的不足,进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结合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效果,同时总结出相应的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及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关键词:诗歌谚语,教学策略,初中地理I Theapplicationofpoetryproverbsin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teachingAbstract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curriculumisbasedonthe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developmentlevelofstudents,whichiscloselyrelatedtolife,basicknowledge,basicskillsandattitudeareusefulinlife-longdevelopmentofstudents.For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learningmotivationandpurposearenotclear,interestisoneofthemostimportantdrivingforce.Thecurrentsituation,becausethejuniormiddleschoolgeographynottotakepartintheexam,and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arehardtoarous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whenstudentsareinGrade8,theystilllackofinterestingeographylearning.Soitisnecessaryforteacherstochangeteachingmethods,broadenthegeographycurriculumresources,onlyinthisway,canstudentslikegeography,andthrowintolearningwell.Thisdissert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literaturegeography,andputsforwardtheapplicationofpoetryproverbsin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teaching,introducethepoetryproverbsinthefieldofgeography,broadenthejuniormiddleschoolgeographyeducationresources,andenrichestheresearchof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teachinginbasiceducationaspects,topromotetheteacher"sowndevelopment;Atthesametime,analyzesandsummarizesthebasicsituationofthecurrent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isadvantageoustomutualcoordinationbetweenthe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curriculumandthegeographyteachers,promotethedevelopmentofjuniormiddleschoolgeographyeducation,makesthe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classroommorepopularwiththestudents.Afterreadingtherelativereferencesabouttheapplicationofpoetryproverbsingeographyteaching,basingontheexistingresearchresults,theauthorsummedupsomerelatedtheoreticalbasisin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teaching,andsummarizedthecurrentresearchstatusathomeandabroadonthistopic,theshortagesofthepresentstudy.Afterthat,researchbackground,researchideasandresearchframeworkofthisthesisaredetermined.Combiningwiththeteachingexperiment,questionnairesurveyandinterviews,throughdatacollection,analysis,concludedthattheeffectinpoetryproverbsusedinjuniormiddleschoolgeographyteaching,andsummarizesthecorrespondingpoetryproverbsin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II teachingstrategiesandSuggestions.Attheendofthearticlesummarizestheconclusionofthepaper,thepossibleinnovationpointsandtheshortcomingsintheprocessofresearch.KeyWords:poetryproverbs;teachingstrategy;juniorhighschoolgeographyIII 目录目录..............................................................................................................................................IV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3一、国外研究现状...........................................................................................................3二、国内研究现状...........................................................................................................3第三节研究内容.....................................................................................................................4一、研究内容...................................................................................................................4二、研究的重难点...........................................................................................................5第四节研究方法.....................................................................................................................5一、文献资料法...............................................................................................................5二、实验研究法...............................................................................................................6三、问卷调查法...............................................................................................................6四、访谈法.......................................................................................................................6五、统计分析法...............................................................................................................6第一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7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7一、课程资源开发...........................................................................................................7二、课程整合...................................................................................................................7第二节理论基础...................................................................................................................8一、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8二、学习迁移理论...........................................................................................................8第二章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及诗歌谚语概述.................................................................................9第一节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分析.............................................................................................9第二节诗歌谚语与初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概述...............................................................10一、诗歌谚语与地形知识的联系.................................................................................10二、诗歌谚语与气候知识的联系.................................................................................10三、诗歌谚语与水文知识的联系.................................................................................11四、诗歌谚语与区域知识的联系.................................................................................12五、诗歌谚语与地球运动的联系.................................................................................12第三章教学实践与问卷调查.......................................................................................................14第一节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4第二节教学实践...................................................................................................................14一、实验实施.................................................................................................................14二、实验结果.................................................................................................................15三、数据分析.................................................................................................................15四、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状态对比.................................................................................16.........................................................................................................................17第三节问卷调查...................................................................................................................17一、问卷设计.................................................................................................................17IV 二、预调查.....................................................................................................................18三、调查方案与实施.....................................................................................................18四、数据采集.................................................................................................................18五、数据分析.................................................................................................................20六、小结.........................................................................................................................25第四节访谈调查...................................................................................................................25一、访谈设计与实施.....................................................................................................25二、访谈结果整理.........................................................................................................26三、结果分析.................................................................................................................26第五节总结...........................................................................................................................26第四章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及优势...............................................................27第一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27一、案例介绍.................................................................................................................27二、案例展示.................................................................................................................27第二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30一、巧用诗歌谚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30二、巧妙穿插诗歌谚语,丰富教学语言.....................................................................31三、妙用诗歌谚语,利于记忆巩固知识.....................................................................31第五章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与建议...............................................................32第一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32一、完善资源.................................................................................................................32二、组织活动.................................................................................................................32第二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建议...................................................................33一、明确具体.................................................................................................................33二、浅显易懂.................................................................................................................33三、简洁精炼.................................................................................................................34四、联系情境.................................................................................................................34五、自编口诀.................................................................................................................34六、适时适度.................................................................................................................34总结与展望.....................................................................................................................................35主要参考文献.................................................................................................................................37附录................................................................................................................................................39附录一小苹果版《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39附录二调查问卷...............................................................................................................40附录三成绩单...................................................................................................................41附录四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常见诗歌谚语.....................................................................43致谢................................................................................................................................................44个人简历.........................................................................................................................................45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46V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进入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以来,社会的发展更加突飞猛进,知识呈几何式增长,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腾飞的时代里,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认知水平。而地理教育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继而对地理教[1]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理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学教育中的学科教育。中学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与基础。从17世纪形成班级教学制度并在中学正式设置地理课程以来,地理始终作为必修课程被列入世界各国的中学课程计划,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学地理教育和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显现,[2]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二,学习对终身的发展有用的地理;第三,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第四,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第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3]第六,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由新课标可以看出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探寻更适合今天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外,由于目前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在初中教学中被认为是“副科”,到了高中时,地理在高考文综中所占的分值又较少,在一些学生和家长心中,地理学科更被当作文科中的“小科”,甚至形成了地理“无足轻重”的印象。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对地理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中不愿意学习地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对地理新课标提出要求,寻求、探索更适合今天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拓宽地理课程资源,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并更好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把学生所熟悉的诗词谚语歌曲顺口溜口诀等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把地理课程资源拓宽到文学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结合文学语言、生活化语言以及社会学等,给学生展示一种完全不同的地理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同时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地理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地理新课标理念的贯彻,完善教育理论。根据新颁布初中地理新课标,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传统古诗词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实现了地理教学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利于终生发展的理念,完善了教育理论。第二,促进初中地理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无论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当前形势所迫,都能促使教师不断的审视自我、强化自我,做出适合学生要求的课堂状态的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需要教师丰富自己所学、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第三、促使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当前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创新的社会,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若受益匪浅,则可以鼓励中学地理老师寻取其他新颖的方法来改变初中地理教学。(二)实践意义由于地理这门学科跨越知识范围非常广、牵涉到的方面也比较多,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修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进入到学生的意志领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就是富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古诗词、谚语、歌曲、口诀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考察、思考、总结中创作出来的,它们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蕴含着大量的优美的地理景观信息,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若能恰当的运用这些古诗词、谚语、歌曲,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4]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可以把初中学生引入课堂,翱翔于地理的世界。传统的初中地理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通过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德行,俗称“填鸭式”教学。但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把诗歌运用于中学地理教育的案例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切实的走进了课堂情境,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观察带来的学生的改变。对初中地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同时使得初中地理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使地理教师和学生都最大程度地受益。2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的后十年,国际地理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特点、新趋势,同时在地理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制定和推出,对于规范世界各国基础地理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国通过地理教育复兴运动以及制定的《国家地理标准》,给世界各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Weber在2005年发表学说“现在利用诗歌和戏剧进行地理教[5]学的时候到了”,他认为地理学的本质和戏剧、诗歌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记录着事物和印象的变化、作者在固定时期、固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Donaldson于2001年发表了把诗歌运用于地理教学的令人信服的、明确的依据。同时Machetti在1993年、Chamberlain在1995年、Kong和Tay在1998年以及Mara在1996年发表的文章中都认为现存的Wang和Parsons的诗歌作[6]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的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Donaldson解决了很多把诗歌运用于地理教学方面的难题,并且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案例。他在文章中说应该鼓励学生以地理学的价值观读诗歌、写诗歌,他们的诗歌将会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和他们周围环境对他们成长的影响。Donaldson还认为他所探讨的把诗歌运用于地理教育中应该被看作是春天的布告,是一个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结尾,他的文章的目的就是用来提升课堂注意力和把诗歌融入到地理教学中的挑战。JosephM.Kirman在他的文章《AestheticsinGeography:IdeasforTeachingGeographyUsingPoetry》中强烈的赞同和支持Donaldson的观点,同样在他的文章中也详细的探讨了把诗歌运用于地理课堂中的课堂价值、课程比[7]较、课程计划、评价方式等,也列举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案例。二、国内研究现状1992年8月,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第27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会上宣布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是地理学就自身使命、职责等问题向全世界发表的宣言。这是一份指导和推进全世界高质量地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地理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是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的;地理在各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都可能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8]认识这个世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本土逐渐兴起一门以刘师培、王国维为首的新学科——文学地理,主要是以地理区域为载体,研究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史等。诗歌是文学殿堂中点缀的灿烂的明珠,给后人留下了绵绵3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断的感受之美和研究价值。而自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又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提倡师生互动、生成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初中地理教学若想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拓宽地理课程资源。而立于文学地理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把地理教学建立在文学的基础上、建立在诗歌的基础上,把诗歌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满足《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课堂的要求。许春霞、夏正艳各以“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浅谈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题探讨了诗歌运用于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方式。汪德跃、雷维应以“浅谈诗词谚语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为题简析了诗歌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陆敬山以“诗歌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为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诗歌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所带来的效果。李哲用“诗词辅助地理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为题分析了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朱青平的《诗词与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映证了把诗歌运用于地理教学一直存在于地理课堂上,并且由实践得出了诗歌运用于地理教学的意义,给现在以及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上研究现状中,国外不仅从理论层次上研究了诗歌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价值意义,而且在实践层面,通过具体的优秀教学案例,研究讨论了诗歌对地理教学的价值。但是国内在实践层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基本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和切入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侧重实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三节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是基于地理基本理念、课程整合理论、教学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学生基本状况和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和分析,结合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分析、以及初中地理知识点与诗歌谚语的联系,提出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并对诗歌谚语案例教学实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进而提出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将诗歌谚语更好地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实现文学与地理的课程整合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诗歌谚语及初中地理知识体系概述。对初中知识体系及诗歌谚语做了简单概述,为后面案例的设计奠定了基础。4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包括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整合,初中地理基本理念、学习迁移理论,以及理论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启示。3教学实践、问卷调查与访谈。概述了诗歌谚语实践教学、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的对象、具体的实施过程及结果,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4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教学实验、问卷数据,以及对教师访谈结果,分析了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5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与优势。通过概述典型的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案例,总结归纳出了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6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与建议。主要总结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的教学策略,并针对在实施策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二、研究的重难点(一)研究重点:针对问卷及访谈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初中地理知识点与相关的诗歌谚语,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提出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及建议。(二)研究难点:由于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性,使教学实验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教学实验的具体实施成为本研究的难点。(三)创新点:把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使其变成令人信服、有据可依而非纯理论的研究。另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及建议。第四节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贯穿整个研究的主要方法,在选题确定之前,笔者通过对国外一些有关地理教育的文献的翻译阅读,同时查阅中国知网近些年与地理教育相关的文献,挖掘近期初中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收集有关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文件与法规。从中进行归纳整理和思考,结合自己对诗歌谚语的浓厚的兴趣,最后选择诗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作为研究题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将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材料的整理分析,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其他相关联的学科整合,使自己对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这一课题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开拓自己在学科整合、策略共享等方面的思维。二、实验研究法为了能证实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笔者打算选取自己实习的青海师大附中八年级两个班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班进行诗歌谚语案例教学实验,开始试验之前将选取的两个班的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作为实验前测,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试验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测试,即后测。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差距,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课堂状态、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等,分析诗歌谚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在比较的基础上看其是否可行。三、问卷调查法为了进一步证实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笔者打算在实验结束后再对西宁市师大附中等几所学校的七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分析诗歌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四、访谈法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奋战在一线的初中地理教师对把诗歌谚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的看法与意见,笔者打算选择西宁市的四所学校的四位初中地理教师,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访谈调查。在选择访谈的对象时,尽可能地兼顾七、八两个年级,选择学校覆盖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师大附中,虎台中学,十二中,十中),在进行访谈时,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使本次访谈能更好地反映较为普遍的问题。五、统计分析法利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寻把诗歌谚语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师生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验证这种教学策略的可行性。6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一、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也可以称之为教学资源,就是课程和教学的信息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而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9]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的来源。地理课程资源就是形成地理课程因素来源和必要直接的各种实施条件。地理课程资源包括了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地理课程设计、实施和[10]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关系到能否更好地落实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以及课程计划的实现,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二、课程整合目前,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内涵在国内外的学界依然存在着异议。总的来说,课程整合也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式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广义上的课程整合包含四个层面,即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程的整合。其最终的目的在于社会与学校教育民主的统一和整合。这是整合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一部分。而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的是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的方法。国内对这种狭义的课程整合比较认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综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一整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只要具有培养[11]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态度和情感功能的教育内容就是综合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最为典型的体现就是学科课程的整合。学科整合了各学科知识,以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与分化,[12]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教师将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整合到地理教学中,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以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7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节理论基础一、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选择了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和中国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与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二)学习对终身的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渐[3]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二、学习迁移理论即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已有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迁移事实上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如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整合过程[13]。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地理与诗歌谚语知识相整合的策略,可以使学生在脑海中积极搜索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索新知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迁移理论,为了促使由诗歌谚语到地理知识的迁移的产生,一方面,要对初中地理教材进行精挑细选,找到诗歌谚语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使诗歌谚语向地理知识进行顺向迁移。8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二章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及诗歌谚语概述第一节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新教材必须打破严格的地理学科内容体系,构建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本的知识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智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14]习对终身的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初中地理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同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部分。图17—8年级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9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节诗歌谚语与初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概述本文中所说的诗歌谚语指的是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古诗词、歌曲、歌诀、顺口溜、谚语等的总称,它们都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在今天的信息大爆炸、大数据时代,这些诗歌谚语仍然可以发挥它独特的魅力,服务于地理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具体的教材内容,搜集归纳整理出了一些常用的与初中地理知识点相联系的诗歌谚语。下面就按地理知识类别进行具体的介绍:一、诗歌谚语与地形知识的联系比如,在学习气候与地形的这部分知识时,用白居易(唐)《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古诗说明气候与地形的关系。这样一来抽象的理论概念会顿时变得的直观形象起来,即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是逐渐降低的。所以山上山下的春天各有早晚,自然桃花开放的时间当然也就各不相同了[15]。或者也可以用“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来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诗歌谚语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明具体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如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一课中,讲授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态时,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来描述地势高耸的青藏地区。再如学习我国的地形特点,可以总结为下面的歌诀:地形复杂又多样,山区面积宽又广;地势西高东部低,东西分布阶梯状;条条山脉互交织,地形规律呈格网。这样一来具体的教材中内容被浓缩为简短的几句歌诀,既涵盖了重点知识,又便于学生记忆。二、诗歌谚语与气候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时,引入“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说名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或者引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定《村居》)和“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杨柳未挂丝”(唐张敬重《便次》)。虽然两首诗描写的都是二月(农历),但物候景象却大相径庭,江南早已是草木深深,百鸟鸣唱的世界,堤岸上的杨柳正陶醉在春风薄雾之中,若隐若现。而处于北国的五原县(内蒙古)却依然春风未度,空寂萧条。通过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南北10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6]不同的物候景象,掌握我国南北气候上的差异,化难为易。“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形象地概括了我国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别大的这一气候特征。“六月暑天皆着棉,一年多半是寒天”这句形容高寒的青藏高原是再恰当不过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把北国塞外的寒冬渲染的多么美丽!哪里能看出八月即飞雪的萧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沿海地区的气候是真是令人神往啊!更有那“水绿天青不见尘,风光和暖胜三秦”的天府之国,“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的桂林气候更有勾人之处。两三行诗,寥寥十几个字就具体形象地描画出了我国各地的气候特征,学生听的明白,感觉优美,既具有浓厚的诗意,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气候知识中的科学道理,把枯燥的气候知识糅合到了古典诗歌艺术当中,使学生陶醉在这些诗句所描绘的美妙意境里,在提高了学生文学修养,陶冶了学生情操的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其中的地理知识[17]。再如,学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时可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引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再用季风与非季风区界线顺口溜:兴安、阴山、贺兰山、巴颜冈底季风圈。帮助学生记忆。在学习季风与非季风的基础上,顺势引入“一天两季节,雨点不湿衣”进一步说明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少雨的原因是地处内陆非季风区距离海洋较远,紧接着用“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来反映我国西北大陆性气候风沙大、降水稀少的特点。三、诗歌谚语与水文知识的联系《长江》这一课中,由于长江水系复杂,支流众多,尤难记忆,是比较难学的一课,若编成歌诀:乌岷雅嘉赣沅湘,唯有汉水不叫江。乌岷雅嘉川汇入,汉鄂赣赣湘沅湘。不仅依次说出了长江各支流及其地理位置,还有利于学生对长江干支流的记忆,而且便于学生对知识脉络的把握。还有“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李之仪《卜算子》),江头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青和藏,川渝云,两湖赣皖苏沪城,浩浩荡荡入东海,六三零零,航运忙不停”长江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它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为6300多千米,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诗句中诗人借共饮长江[18]水来慰藉相思之情同样,在讲我国黄河时,用自编的歌诀来总结黄河发源地、长度及流经省区,1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源青海川甘宁,途经内蒙晋与秦,再经豫鲁入渤海,五四六四呈“几”型。”四、诗歌谚语与区域知识的联系在讲南亚可以用:“喜山印洋间,北回归线穿。与我五国邻,锡尼不印巴。塔尔沙漠在西北,气候干燥降水稀,季风气候分两季,齐拉朋齐一万一”。就是说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有五个国家与中国相邻。它们分别是是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形成南亚最大的沙漠塔尔沙漠,东北的齐拉朋齐降水量达到11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比较多的地方之一。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讲解,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读起来也比[19]较顺,学起来自然也就轻松。我国的邻国,陆上及隔海相望的共20个、她们是:隔海日本邻朝鲜,北接蒙古和苏联,西端相接阿三坦,南连越、老和缅甸。西南印、巴、尼泊尔不丹、,东南隔海菲律韩,马、文、印尼南海连。在学习我国辽阔的疆域时,可用“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20]两江汇合水,帕米尔高原摆摆尾”来说明我国领土四端。这样学习起来生动有趣,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再如,讲到亚洲时,可以引用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里的山指的是喜马拉雅山,它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所以歌词中说它是世界的头;后面一句“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则说明了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学生在吟唱歌曲的时候,既创造了愉悦的氛围,又在无形之中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大大降低了生生的学习负担。五、诗歌谚语与地球运动的联系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这部分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若能在利用教具演示之外,再引用“地球形状稍扁圆,绕日运动叫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光照地球有直斜,形成五带分冷暖,公转地轴斜不变,春夏秋冬去又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歌,形象地描绘出了地球的形状。让学生思考分析,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km,因此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一天八万里,而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因此诗中描绘的情况只适用于赤道。同时诗句对地球运动的性质也做出了恰当、准确的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重点,[21]而且化难为易,突破了难点。又如讲到经纬网的时候可以自编歌诀“南北为纬各90,,东西为经180,经纬交织经纬网,由它准确定地点”来说明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时自编歌诀:自转同时要公转,自西向东都一样。自转一周12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一日,公转一周是一年。直射赤道春秋分,南北归线夏冬至。通过这个歌诀可以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及意义,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再如五带的划分:热量分布不均匀,地表可分五个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是热带。热带两旁是温带,四季分明分南北。阳光斜射在寒带,气候寒冷分两[22]极。说明五带的划分依据、位置及特点。以上对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及其与诗歌谚语的联系做了简要梳理和分类,其中也许还有不够全面和清晰的地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另外,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关的诗歌谚语,当然绝不仅限于此,以上所列只不过冰山一角,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名族艺术资源宝库里,类似的诗歌谚语不乏其数,还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整理。如果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合理地运用这些宝贵资源,不仅可以润色地理课堂,提高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可谓一举两得也。13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教学实践与问卷调查第一节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是个体发展的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没有了七年级学生对中学生活的新奇和暂时压力,也没有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生理发育也逐步成熟,学生身心发展相对平稳,这一时期,学习目[23]标明确,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八年级学生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利于教学实验的展开。另外,学生到了八年级,独立性和创造性开始出现,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由初一时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并逐渐以抽象思维为优势,但未完全脱离形[24]象思维。另外,与九年级学生相比,这种抽象思维又带有初步性、过渡性。而运用诗歌谚语进行地理学习,既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形象思维来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又不能完全运用抽象的思维来理解地理知识,必须结合形象和抽象思维。从教材来看,八年级地理主要学习中国地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结合抽象的思考,以达到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基于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在这一阶段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是比较合理的,教学效果也应该是比较明显的。第二节教学实践一、实验实施在开始诗歌谚语教学实验前,先选定了两个地理学习水平基本相等的两个班——青海师大附中八年级(1)班和八年级(2)班,这两个班在初一下学期的期末地理平均成绩分别为64.3和64.4,在整个年级中处于中等水平。并以此成绩作为实验的前测,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实验效果作对照。其中把八年级(1)班作为对照班,不进行诗歌谚语教学,八年级(2)班作为实验班,进行诗歌谚语教学。其他条件,如教学时长、教学环境条件、教学设备、学生的课堂状态等均一致。教学实验进行三个月,最后以两个班期末地理平均成绩作为诗歌谚语教学效果的量化指标。另外,在后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状态做了详细记录。比如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学习的自主性等,便于后面对两个班课堂状态的对比。14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二、实验结果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让2班、1班与其他班学生一起参加本学期的期末测试,最后统计平均成绩。1班的期末平均成绩为64.5,2班的平均成绩为69.4。对比实验前后对照班(1班)和实验班(2班)的平均成绩、方差。表1对照班、实验班相关数据整理比较项目对照班实验班人数6869实验前平均分64.364.4实验后平均分64.569.4实验前方差214.7152.6实验后方差267.3124.4三、数据分析1以上通过教学实验我们得到了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和方差,那么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差异性如何?实验后,实验班的成绩与对照班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在实验后与实验前,对照班、实验班成绩差异显著性分别是怎样的呢?下面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在这里样本容量大于30,采用Z检验,1.96和2.58是Z检验时的两个临界值,当计算出的Z值小于1.96时,概率P就大于0.05,这时差异不显著;当Z值大于1.96或者大于2.58时,P值就小于0.05或小于0.01,这时差异就显著[25]或极其显著。首先,检测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成绩差异是否显著2S设实验后,实验班平均成绩为X1,方差为1,对照班平均成绩为X2,方差2S为是2,N1、N2分别是实验班对照班人数,则XX12Z=2.0422SS12NN12∴P<0.05,差异显著得出,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成绩差异显著接下来,与上同理,将各组相关数据代入Z检验公式,经过计算,可得出以下结果:1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显著性检验项目Z值及显著性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成绩差异性Z=0.043<1.96,差异不显著实验前后对照班成绩差异性Z=0.075<1.96,差异不显著实验前后实验班成绩差异性Z=0.18<1.96,差异不显著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班成绩差异均为显著。四、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状态对比除了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差异性是否显著外,笔者还对两个班的课堂状态进行记录,记录结果如下:(说明: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课堂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并将将课堂观察的每一项目分为好、中、差三档,每档分数分别记为3分、2分、1分)表3对照班课堂记录时间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回答问题积教学参与程学习的自主力极性度性第一周11121第二周22121第三周11211第四周11122第五周22321第六周22222第七周21221第八周12122第九周21222第十周12111十一周21222十二周21122表4实验班课堂记录时间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回答问题积教学参与程学习的自主力极性度性第一周11211第二周12121第三周2122116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四周11221第五周22222第六周21222第七周32222第八周23222第九周33333第十周32332十一周33233十二周33333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班的课堂状态记录,可以看出,实验班在课堂气氛、回答问题积极性、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与对照班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比实验前有显著的进步,实验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学习的自主性较之实验前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查找搜集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诗歌谚语、知识竞赛等),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经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进行诗歌谚语教学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成绩有明显提高,另外,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班成绩进步显著。同时,在教学实验后期实验班的整个课堂状态要比对照班活跃、积极,由此可以说明,对于笔者所选取的青海师大附中实验班来说,诗歌谚语是一种有效的地理学习手段,它对地理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本次教学实验只在青海师大附中八年级两个班进行,必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把诗歌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是否也适用于西宁市的其他学校呢?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实验后针对西宁市区几个学校的七八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第三节问卷调查诗歌谚语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在西宁市随机选取几个学校,利用课间对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一、问卷设计本次问卷为封闭型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前1—4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而5—7题针对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后面17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诗歌谚语这种地理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最后一道题为开放性题目,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诗歌谚语的意见与建议。二、预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为了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问卷,笔者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先做了一次预调查。此次预调查样本容量为20,对象为青海师大附中地理教师、学生,笔者同学。经过预调查,分析回收的问卷,对调查结果分析,并认真修订、完善了问卷中的部分问题,最后定稿。三、调查方案与实施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本次问卷调查的范围集中在西宁市区,未涉及周边农区及牧区。笔者随机选取了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宁市第十二中、虎台中学三所中学,针对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四、数据采集本次问卷发放的时间为2015年1月9号,发放问卷的总份数为200份,回收197份,未回收3份,无效问卷2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8.5%,有效率为98.9%。1%1.50%无效问卷2份未回收3份有效问卷195份97.50%图2问卷回收情况对于回收来的195份有效问卷,使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录入分析表5问卷数据整理问题标号问题选项及调查结果1七年级84八年级1112很喜欢51喜欢36一般85不喜欢23七年级4022193八年级1114662018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通过背诵学习97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学主动探究学习5记忆50习43七年级3039132八年级67113034教学方式78兴趣75学校环境28学习方法态度14七年级4031103八年级384428115很多16一般85很少66不知道28七年级4233918八年级126227106经常64偶尔83从不使用48七年级353910八年级2944387经常用75偶尔102从来没有18七年级33438八年级4259108是103否15不知道77七年级45534八年级5810439是118否15不知道62七年级53427八年级65113510是128否13不知道54七年级56523八年级7253111是142否12不知道41七年级54624八年级8861712是87否30不知道78七年级371136八年级40194213是114否23不知道58七年级50925八年级64143319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是130否20不知道45七年级58818八年级721227对于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问题,笔者对被调查者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进行归类整理,得出下表:表6在地理课堂中运用诗歌谚语的建议与意见建议与意见归类数据统计比例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应用诗10855%词、歌曲、口诀谚语等,来活跃气氛,提高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少用或者不用,因为有些古诗7337%词本来就不好理解,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会增加地理学习的负担其他148%五、数据分析本次问卷主要就三个问题展开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对地理课程的喜爱程度,学习地理的方法以及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因素),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情况,学生对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认可度,以及对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的意见与建议。接下来就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第一,学生基本情况问题2:你喜欢地理课程吗?很喜欢18%26%喜欢18%一般44%不喜欢图3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喜爱程度由图1可得,对地理课程喜爱程度一般的学生有44%,其中七年级学生占很喜欢和喜欢地理课程的学生分别占26%和18%,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学习地理的,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20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表7七、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的喜爱程度年级很喜欢喜欢七年级78%61%八年级22%39%经过对比表3数据,可以发现,与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喜爱程度相比,八年级对地理的喜爱程度有所下降。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地理课程,对地理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所以对地理课程的喜爱程度比较高。而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的喜爱程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现实的地理课堂与学生理想中的课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开发新的能够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问题3:你平时学习地理的方式是?表8地理学习方式通过背诵学习50%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6%结合生活实例学习22%主动探究学习2%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的,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记忆,但结合生活实例和主动探究学习地理的比例不大。综合前面两个问题不难看出,现况下初中地理课堂的课堂效率并不理想,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还不高,学习方式也过于传统刻板,这样无形之中压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负担,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问题4:你认为目前影响你地理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是?图4影响地理学习效果的因素从图4中不难看出,教学方式和学习兴趣被学生认为是影响地理学习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从侧面反映出如果想要初中学生热爱地理、学好地理、培养他们的地理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必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得初中地理课堂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所接受,使得地理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2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诗歌谚语的点缀可以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轻松、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第二,诗歌谚语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现状问题5:你知道一些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吗?图5学生对诗歌谚语的了解程度图2直观地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掌握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诗歌谚语并不多,因为初中生的知识储备量有限,对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运用,还熟悉,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诗歌谚语,不仅对于地理学习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6:在地理课堂中,你的老师经常运用诗歌谚语进行教学吗?图6教师使用诗歌谚语的频率从图3可以看出,在地理课堂中,有33%的老师经常使用诗歌谚语,43%的老师偶尔使用,诗歌谚语在地理课堂中的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问题7:在平时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你用到过诗歌谚语吗?图7学生运用诗歌谚语的频率虽然,学生在平时地理学习中经常使用诗歌谚语的比例不是很高,但与地理22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堂中教师使用诗歌谚语的频率相比,还是高出了5%,这说明,在平时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诗歌谚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地理学习手段,学生还是很愿意借助于诗歌谚语来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的。小结:综合前面几个问题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和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诗歌谚语的运用频率并不高,但进一步将学生和教师的数据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使用诗歌谚语的频率要比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使用诗歌谚语的频率高,这说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是愿意运用诗歌谚语的。那么学生对于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的期待和认可程度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第三,学生对诗歌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中的认可度问题8:你认为,把诗歌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吗?图8诗歌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图5中,有53%的学生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兴趣。这反映出,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对诗歌谚语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兴趣这一作用是认可的,进而得出诗歌谚语可以作为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问题9:你认为,诗歌谚语有助于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吗?图9诗歌谚语有助于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3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问题10:你认为,诗歌谚语应用于地理课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吗?图10诗歌谚语应用于地理课堂是否能活跃课堂气氛问题11:你认为,把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提高文学素养吗?图11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是否能提高文学素养:问题12:你认为,诗歌谚语地理教学方式下,是否与老师联系更加紧密?图12诗歌谚语地理教学方式是否能与老师联系更加紧密问题13:你认为,把诗歌谚语应用于地理教学,使地理学习更轻松吗?24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图13诗歌谚语应用于地理教学是否使地理学习更轻松问:14:你是否希望老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诗歌谚语教学?23%是否10%67%不知道图14学生对诗歌谚语教学方式的期望度六、小结由图5—图11可以看出,学生在结合自身实际学习经历的情况下,认为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具有提高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他们对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手段是认可的,另外,图11的数据显示,有67%的学生希望在地理课堂中运用诗歌谚语进行教学,表3也告诉我们,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期待,希望在地理课堂中被运用,这就进一步地说明,学生是认可并期望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地理教学的方式的。第四节访谈调查一、访谈设计与实施在明确了本次访谈的目的之后,笔者认真设计了访谈提纲,然后经过老师同学的指导和交流,最终确定了访谈的题目。并于2015年3月9日,对四所学校2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四名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交流访谈,认真记录访谈过程,汇总被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仔细地归类整理,为后面论文的写作提供事实依据。笔者设计的访谈题目如下:1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用到过诗歌谚语吗?2您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吗?3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对于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法,您有什么意见与建议?二、访谈结果整理在进行认真的交流访谈后,笔者对访谈结果做了整理,得出下面的表格表9教师访谈结果题目编号访谈结果1用到过,但不是经常运用,因为平时没有专门去整理过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诗歌谚语,也没有系统的关于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现成资料。2四位受访教师普遍认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学手段。3在地理教学中适时地运用诗歌谚语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较好,在下节课复习旧知环节,学生利用诗歌谚语复习回顾,表现良好。4没有体统的资料,备课时需要查阅相关的内容,增加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而且有些蕴含地理知识的古诗词比较难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三、结果分析从表5的访谈结果来看,教师们普遍认为,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中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较高。但是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诗歌谚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问题,与地理知识相关的诗歌谚语不系统,在诗歌谚语的选用上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都可以运用到地理教学中的。第五节总结经过实际的诗歌谚语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课堂状态对比,不难看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感,为地理教学添姿加彩,在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了学生情操。26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另外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知道,虽然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来看,教师们普遍对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是认可的。总之,综合对学生和教师调查访谈结果,可以发现,把诗歌谚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深得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满意,这种教学方式在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得到发展和宣扬。第四章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及优势第一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案例一、案例介绍使用教学案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即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案例的材料要来自客观事实,但并不是毫无取舍、无所选择。教学案例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的需要而选择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符合地理知识教学要求的、能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教学案例本身既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内容,又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有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通过对某一案例的分析、讨论、探究和解决一[26]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领悟地理理论知识的实质,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前面已经对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及优势进行了分析,这里主要对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进行阐述和展示。通过引入新课、解读课文、小结归纳、实战练习、渗透情感等几个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实现诗歌谚语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融合,如何使诗歌谚语更好地服务于初中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二、案例展示(一)引入新知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如若运用一两句诗歌谚语进行导入,创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愿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在讲到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的这一特征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诗歌谚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27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归”,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顺势提问,这些诗歌中雨涵了什么样的地理知识呢?学生们快速说出我国的许多河流是由西向东流的,教师顺势进行引导:俗[20]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前面诗词的引导,学生肯定能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这一特征。再如,学习《长江》这一节时,可以首先播放《长江之歌》,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长江的宏伟磅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猜测这首歌曲赞美的是我国那条河流?学生迅速猜出是长江,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知道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雪山指的哪座山呢?长江又是如何用她甘甜的乳汁养育中华儿女的呢?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兴趣来导入新课,并利用歌词设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解读课文教师在解读剖析课本内容时,可以恰当穿插引用诗歌谚语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在说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早晚温差大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强化理解,可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通俗易懂的谚语来向学生说明。学习天气与气候时借助孟浩然《春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来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前面一句诗具体描绘的是当时的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天气和气候的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是: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期内的大气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一般变化较大。而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的综合和概括,是大气的平均状况的描述,一般变化不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长期的天气特征的综合,所以描绘的是气候特征。(三)实战练习直接将与诗歌谚语有关的习题展示给学生,避免了传统题目的单调、刻板与乏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1李白《将进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海”分别是指()A巴颜喀拉山,渤海B唐古拉山,东海C巴颜喀拉山,东海D唐古拉山,渤海解析:这里“天上”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黄河最终注入渤海。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气候?A温带季风B温带大陆性C亚热带季风D高原气候解析:这句谚语反映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早晚温差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28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特征。3诗歌谚语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面对诗歌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征。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27]解析: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四)归纳小结在巩固练习之后,教师用诗歌谚语作课堂小结,可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机械重复,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结束教学,收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效。如学完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界限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后,进行归纳总结,编出简单又便于记忆的口诀:大饮喝八缸(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再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国之一。其主要的农产品除了羊毛外,还有牛肉和小麦等;另外煤和铁矿石是其主要矿产品,我国每年也会大量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因此,澳大利亚的主要资源可总结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我国疆界绵长,地域辽阔,与我国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其中隔海相望的有6个,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会觉得这些国家名称很混乱,不好记忆。但经过归纳总结得出口诀,不仅便于记忆,而且生动有趣。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度过泥泊(印度、老挝、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韩日菲文印尼马,隔海相望北至南(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五)渗透情感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实用价值,可以克服传统陈旧而单调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使其服务于地理教学,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突出,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诗词把学生引入意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其中的地理知识。29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如,在讲黄河的含沙量大这一特点时,引用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15]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蜿蜒曲折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浩浩荡荡地从天边滚滚而来,既向学生说明黄河含沙量之大,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黄水半碗沙”的说法,又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从而达到在把握地理知识的同时,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以及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又如,在学习环境污染时的相关知识时,引入歌曲《生命的召唤》“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当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失去了芳香。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来反映人类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时刻注意保护环境。第二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其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而推动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中学地理教学也应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其他学科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不断挖掘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诗歌谚语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崭露头角,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并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中学地理教学相结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日益体现。一、巧用诗歌谚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运用诗歌谚语,即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在讲“我国地势”的时候,先列举了一组利用大江大河写景抒情的古典诗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笔下的河流都向东流去呢?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我国大部分河流都自西向东流。通过这些诗词,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而且对诗文中这样的描写也豁[28]然开朗,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30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二、巧妙穿插诗歌谚语,丰富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对教师来说,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传播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主要运用的工具。教材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来叙述一件事物的,而学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去理解的,教材虽然文字简练,但是缺乏生动具体的形象,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丰富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诗歌谚语歌曲,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语言,拓宽了教学语言思路,而且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刺激学生头脑使他们大脑中新旧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在头脑中形成所学知识的表象,使教材内容变[28]得生动形象具体,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时,教材中只简略地指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大势,这里我们可以运用陈毅的《赠缅甸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山。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与教材简短的两句话相比,这首诗既详细形象地说明了中南半岛的地形,又指出了中南半岛与中国山水的密切联系。三、妙用诗歌谚语,利于记忆巩固知识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范围广、识记点多,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这些分散、混杂的知识点还有可能随着记忆储量的增加而变得混淆不清,影响最终的记忆效果。如果把要记忆的地理知识点改编成节奏鲜明、文字简练的歌诀,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利记易诵,深受学生喜爱,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轻松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讲长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长江时所在省的时候,就可以编出这样的歌诀:乌、泯、雅、嘉、赣、沅、湘,唯有汉水不叫江。乌泯雅嘉川汇入,汉鄂、赣赣、湘沅湘。又如我国的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鄂夹南岭。东北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28]当中。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似卧龙。以上只是笔者总结的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一部分优势,在诗歌谚语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其他的优势必定会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不断总结积累,并要善于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些优势,使诗歌谚语更好地服务于地理教学。3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与建议第一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简单集成就是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对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整体方案,这包括合理安排教学进程,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制定教学过程中[29]师生需要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策略是连接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桥梁。一方面,它决定了教学理念的落实与实施水平;而另一方面,教学策略又制约着教学行为。有了好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支撑,方可得到较高的教学质量。教学策略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也必将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诗歌谚语来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式,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同时开拓了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验证将诗歌谚语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更高效的完成教与学的目标。一、完善资源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然而它所呈现给大家的诗歌谚语是凌乱的,没有一定的组织体系,而且有的内容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并不实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进行归类总结,或者自编一些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也可以改编流行歌曲,填入地理知识,使学生在吟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这样的手段方式,建立起适应于教学实践的诗歌谚语教学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二、组织活动诗歌谚语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活动这一途径来实现。比如在班里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这里选用的诗歌必须是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而且在课堂上讨论诗歌时,要避免对诗歌的确切定义,毕竟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诗歌服务于地理教学,而不是去研究诗歌。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按他们自己所拥有的背景知识、能力搜集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诗词谚语歌曲,或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自由创作出与地理知识有32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关的诗词、歌曲,甚至是相关的口诀,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由教师把大家公认的质量较高的作品张贴在教室或走廊里,也可以上传到学校的网站,发表到学校的刊物上,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创作。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创作活动中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同时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真可谓一举多得也。完善资源和组织活动只是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其中一种策略,相信还有其他的更合理、更有效的策略,这就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去开发研究,探寻更多的诗歌谚语教学策略,完善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第二节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建议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与传统的课上教师讲学生记,课后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相比,运用诗歌谚语的这种地理学习效率更高。但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时,如何使其与地理学科更好地结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调查问卷和对一线初中地理教师的访谈交流,以及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运用诗歌谚语的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明确具体在地理教学中选用诗的歌谚语,应能更深刻、更生动地说明教学内容,切忌为引用而引用,生搬硬套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性较小甚至无关、在说明地理知识时不够典型或者针对性不强的诗歌谚语,否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有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选取诗歌谚语时,应甄选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明确具体的、典型的诗歌谚语来辅助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二、浅显易懂在地理教学中选用的诗词、歌曲、谚语应是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的,因为如果选用了那些晦涩难懂的诗歌谚语,不但不能发挥其对地理教学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外,知识来源于生活,选取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诗歌谚语,对学生来说较容易理解,而且根据地理教育理念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选取的诗歌谚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33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简洁精炼因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果选取的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过于冗长繁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可能产生困难,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受到打击。所以在选取相关的诗歌谚语时应注意把握简约性原则,尽量选取简洁凝练、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和记忆的诗歌谚语。四、联系情境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所运用的诗歌谚语也是存在差别的,比如有的诗歌谚语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引入新知,有的用以解释知识要点,突破重点和难点,而有的则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在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相应的诗歌谚语,不能张冠李戴,把解释知识要点的诗歌谚语运用到归纳小结这个环节,打乱教学环节,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诗歌谚语,以完成教学目标。五、自编口诀纵观初中地理教材,我们发现有些地理知识,是找不到对应的诗歌谚语的,而且内容繁多,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师生开动脑筋,将这些知识编写成简短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口诀、顺口溜或者流行歌曲。这样将复杂繁多的知识通过总结改编,化难为易,学生学习起来就简单有趣多了,那么自然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在学习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与时下流行歌曲《小苹果》进行整合(详见附录一)。学生在吟唱歌曲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就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地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六、适时适度诗歌谚语只是辅助地理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将诗歌谚语进行满堂灌,使整个地理课堂偏离地理这个主题。所以在引用诗歌谚语时应注意把握一定的度,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地引入诗歌谚语,帮助学生理解,而那些很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若是牵强地引入诗歌谚语来解释说明,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在利用诗歌谚语辅助地理教学时,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比如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在学生思考具有一定思路的基础上,然后引入诗歌谚语点拨学生思维。这样既给了学生一定的34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自主思考空间,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若在学生思考阶段,教师一直喋喋不休地引入过多的诗歌谚语,不但会扰乱学生思维,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诗歌谚语时,要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以上仅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总结归纳出的一些建议。但由于笔者教学经验还有所欠缺,研究过程还存在不足,归纳的建议也许还不够成熟,所以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深入研究,继续完善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丰富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内容。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整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迁移等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诗歌谚语及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做了阐述,对笔者所做的诗歌谚语教学实验进行介绍和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诗歌谚语的教学效果,又对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学生、教师的认可度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了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典型案例,最后总结了诗歌谚语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教学策略,希望能对以后的诗歌谚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论文对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提出了关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诗歌谚语的几点建议,使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老师认为诗歌谚语可以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但是对于如何更加合理地把握这种教学方式,让它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所用,还不是很清晰。绝大部分老师对诗歌谚语这种教学方式缺乏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致使其作用在教学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诗歌谚语本身运用于地理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影响着诗歌谚语的使用与发展。因此,要促进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还是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其功能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挥,能够真正的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率,但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老师的精心的教学设计。诗歌谚语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这种教学手段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使初中地理教学在诗歌谚语所创造的环境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论文对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比较概括、笼统,利用诗歌3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谚语实践教学的时间比较短,范围比较局限,这是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可以更多的关注诗歌谚语与教学的相关动态,对诗歌谚语教学环境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继续努力。36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考文献[1]白文新,袁书琪.地理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7.[2]白文新.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25.[3]王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36.[4]汪德跃,雷维应.浅谈诗词谚语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7,(11):116‐117.[5]Weber,J.A.2005.Thetimehascome:Poetryanddramauseinthegeographyclass.YaleNewHavenTeachersInstitute.http://www.yale.edu/ynhti/curriculum/units/1983/5/83.05.08.x.html.[6]Dils,Lorna.2005.Seeingwiththeheart:Poetryintheclassroom.Yale‐newHavenTeachersInstitute.http://www.yale.edu/ynhti/curriculum/units/1991/4/91.04.07.x.html(accessedMach29,2005)[7]JosephM.Kirman,Ph.D.2007.AestheticsinGeography:IdeasforTeachingGeographyUsingPoetry.JournalofGeography;ProQuestEducationJournalJournals.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888029.html.[8]时康康.诗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9]金如委,金如委.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与对策[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10]李文娟.地理课程资源综合开发及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1]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2,23(4):33‐34.[12]李潇洋.新课改下地理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D].[13]秦云雁.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14]王磊.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及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15]陆敬山.诗歌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1,5(11):78.[16]朱青平.诗词与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2,(9):11.[17]夏正艳.浅谈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1:46.[18]李哲.用诗词辅助地理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45.[19]许春霞.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2006,(3):204‐205.[20]吕晓燕.融入古诗名句活化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13,(3):26‐27.[21]陈金旺.巧借诗词谚语,润色地理课堂[J].学园,2013,(28):110‐110.[22]邓广峰.浅谈诗词、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4,(4):11.[23]张桂林.城市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37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李京花.初中生思维风格与问题行为、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25]南纪稳.教学科学研究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1‐192.[26]商治平.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案例教学探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27]毛智杰.巧引妙用歌曲、诗词、谚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J].新校园(理论版),2013,(4):100.[28]吴雪丰,张建国,陈宗颜.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53):131‐132.[29]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张立.[30]司改玲.古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31]于雪娇.成语、俗语及古诗词中的物理教学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2.38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附录附录一小苹果版《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亚洲东部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它的疆域十分辽阔她有多少行政区她有多少自治区,下面我来为你分析宁夏、西藏、新疆他们显得很神秘内蒙、广西各具特色风景很秀丽香港、澳门他们都是特别行政区台湾宝岛,爱你永远,生死相依!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民族的情怀温暖我的心窝点燃我爱国的火火火火火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好像天空最美的银河福建浙江和江苏正在蓬勃时机大好一定要把握山东山西分两边广东广西左右站两河两湖还在中间美丽上海和重庆厚重天津和北京还有天府之国四川春天和你漫步在云南的伊甸园夏天清晨陪你看金色的贵州梯田秋天美景邀你一起前往青陕甘冬天黑吉辽的冰雪让你爽翻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海南的沙滩美得让我着魔点燃我激情的火火火火火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好像天空最美的银河江西和安徽故事还有很多请你一定不要错过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长江黄河的水土滋养了我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你是我的大呀大中国好像天空最美的银河当今大展的势头响彻全国复兴华夏豪迈气魄祖国万岁!!!39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二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解诗歌谚语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状况,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特进行本次调查。本问卷采用匿名填答方式,请根据你个人的真实情况作答(并在所选答案前打上“√”,每题只选一个答案)。谢谢!问题1你现在几年级?A.七年级B.八年级2你喜欢地理课程吗?A很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3你平时学习地理的方法是?A.通过背诵学习B.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C.结合生活实例学习D.主动探究学习4你认为目前影响你地理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是()A教学方式B兴趣C学校环境D学习方法、态度5你知道一些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歌谚语吗?A.很多B.一般C.很少D.不知道6在地理课堂中,你的老师经常运用诗歌谚语进行教学吗?A.经常B.偶尔C.从不使用7在平时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你用到过诗歌谚语吗?A.经常用B.偶尔C.从来没有8你认为,把诗歌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吗?A.是B.否C.不知道9诗歌谚语有助于你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吗?A.是B.否C.不知道10你认为诗歌谚语运用于地理课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吗?A.是B.否C.不知道11你认为把诗歌谚语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提高你文学素养吗?A.是B.否C.不知道12你认为诗歌谚语地理教学方式下,是否与老师联系更加紧密?A.是B.否C.不知道13你认为,把诗歌谚语运用于地理教学,使地理学习更轻松吗?A.是B.否C不知道14你是否希望老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诗歌谚语教学?A.是B.否C不知道15请问你对老师在地理课堂中应用诗歌谚语还有什么建议与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感谢你的配合,祝学习愉快!年月日40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附录三成绩单对照班成绩单学号姓名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学号姓名前测成绩后测成绩1李雅婕808235金碧卿78822候梦尧686636曾琪涵65613朱杰807737李飞61594李嘉琦798238徐作霖58625陈子怡747239唐旭东86816李雪535140刘明70747谢晓宇515741于艳辉33748葛晓蓉453642马国玮56599余梦瑶606243杨梦琪737610刘昊707244钱秋宇848711欧楚誉828045袁梦辉352312何江727346胡泽湘868213许艳丽656947梁希然676114陈小东696748刘闯687015贺小凤818449陈光磊636116徐荣玲423250常利群757317宋雅琴737651姜文博666818贺玉婷717652宋慧霞717219付晓阳606653刘怀宇737920张蕊514554刘正基666321王梓吉798355王润涵717322扎西拉毛666856赵瑞646623马文海616157安可484424宋生鑫495158杨安716925沙晨宇311259丁倩313426翟文琦807660陈文英726927刘菁788461李晨飞636928田浩霖767762邱德江措302829肖劲风687063马忠鹤636530马克影717364唐婉雯676131李明钰696765虞添添232632南洋717066朱君明585533颜德民808267石玉婷443934洪源787768才巴曲宗524841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班成绩单学号姓名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学号姓名前测成绩后测成绩1巴永翔658036孙佳颖70782白玛永藏556637孙青青54633张文砚757138滕衍旭60754蔡睿756739田博河78835程敬书677840万凌斌63696龙芯钰717841王安琪59877蔡听竹578642王婧婷84518达娃央宗506743王天鹏52669刘云飞548744王倩536710方嘉煜547845王青皓488711付永顺794846王昕龙625812更改措626547王新武796713韩坤秀767748王毓琦817414更潘诺布716049谢晓媛565715龚雪896250徐吉琛747916苟生文705551徐子阳746717黄恭惠836552杨志勇425318黄浩辰697553杨梓露587619解博轩625754殷瑞琪496320俱思洋485355袁召辉517121孔亚勤625256张雨晴698222李海燕887857张祯琪614823李嘉宇506558张子萱536624李生凯546259赵宗豪607025李相龙656460朱安杰697426李雪827461王洪斌728627李阳波528762马云浩836828李雨婷518663杨柯688629刘炯毅597264阮枚峰846330刘可儿538365张释月676631刘明轩855966李雨婷547532刘哲717467尚启宇535733罗鸿霄516268雷有耀688434马玉婧368269代青永措584535聂兴韬885142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附录四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常见诗歌谚语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2."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3."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4."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此谚语生动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5."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此诗表明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结冰时,河水很少流动,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6."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此诗描绘了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分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7.《爱我中华》中的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样即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增强了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意识。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军人的生活。诗中后两句描写玉门关外的杨柳枝叶不青,原因是“春风不度”这里的“春风”是指夏季风。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沿,以东南风吹到亚洲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玉门关处于这条界线以西,所以出现“春风不度”的现象。9.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这样描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体现了长江水流速之快、水能资源之丰富的特点。10.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这体现了秦岭南北差异。11.“一碗水,半碗沙”。“一担水,六斗泥”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12.“要想富,先修路”。“一人修路,万人安步。”此句说明交通运输在经济中作用。13.“近水全收,远水半收,无水难收。”这句体现了水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14.东三省,黑吉辽;北、西部,蒙新藏;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华北华东两河山,皖赣东边是浙江;陕甘青川内地广,宁夏虽小在胸膛;直辖市,京津沪,山城重庆后补上;香港澳门两特区,九七、九九回娘家。三十四个行政区,牢牢记在心坎上。15.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夏季多雨天,春季易干旱;东南至西北,降水成递减;八百等降线秦淮藏东南,湿润八百南,二百西干旱;半湿与干旱,四百分界线。16.“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17.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18.讲日本时可以用“岛国多山多港湾,火山地震密布繁。季风气候海洋性,梅雨时节雨绵绵。关东平原东京美,富士山高樱花艳。原料燃料靠进门,国际市场阔无边”来总结日本的自然特征的经济发展状况。43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日月如梭、岁月如流,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已接近尾声,即将要离开这个熟悉又让人依恋的校园了,但我忘不了那些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怀爱的人们,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建国教授。从选题到成文,以及论文框架的建构,导师都提出了精辟的点评,他自始至终的关心和指导都给我深深的启迪与鼓励。导师严谨、刻苦、求实的学术风格以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进取。同时我还要感谢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的陈宗颜、高丽文、李玲琴等几位老师的专业授课;感谢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美华、陈爱民等老师的教育理论授课,有了您们的教诲才有我的进步与成长!最后,我要感谢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2013级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班的全体同学对我的帮助及家人、亲朋好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谨向所有关爱我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同事、家人、亲友致以最衷心的祝福和最诚挚的谢意!2015年6月于青海西宁44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个人简历性别姓名吴雪丰女民族政治面貌群众汉族健康状况出生年月1990.11.22良好身高籍贯甘肃武威167CM学历专业学科地理硕士研究生E-mail联系电话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球概论,人文地理学,地质学基础,水文与地貌,土壤与植物,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自然资源学,世界地理主修课程专题,中国地理专题。语言水平英语六级CET-447分普通话二级甲等第一作者文章《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4年发表论文第53期计算机能力熟悉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能熟练操作。2012年6月去青海祁连县进行野外实习;2012年4月份去青海大通县参加志愿者支教实习;实习经历2013年9月至12月在青海倒淌河小学顶岗实习;2013-2014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习;2012-2013学年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2-2013学年度获得青海师范大学全优一等奖学金;2012-2013学年度获得青海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所获证书2009-2010学年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2011-2012学年荣获我校全优三等奖学金;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二级甲等)。有耐心,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肯用心,绝不轻视任何一件事个性特点务,积极主动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能静心,面对冲突,心平气和,积极引导气氛走向缓和。45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1、吴雪丰,张建国,陈宗颜.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