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6-16 14:30: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结题报告课题名称:英美谚语俗语班级:高一(12)班组员:沈忱、陆驾宇、魏晨迪指导老师:杨爱玲内容摘要: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还对于高中生对英美谚语俗语的认识和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只学习英语的语言点和语法。而对于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和历史不够重视。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来加强学生对于西方语言及文化的学习。促使学生对英语谚语有更深入的了解,使他们懂得学习英美谚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为了了解英美谚语与中国谚语的差异。二课题的调查何为谚语呢?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意思。谚语以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不少谚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事物的规律,具有很深的哲理。在英语教学中大量使用英语谚语,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丰富知识,扩大视野,还使学生在形象感受中对其深刻内容牢记不忘,所以说,学习谚语对于学好英语有很大的帮助。(一)谚语的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的表达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谚语,如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Hethatwouldsailwithoutdangermustnevercomeonthemain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Hoistyoursailwhenthewindisfair..(扬帆要趁风顺时)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如宋朝诗人朱熹的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还有谚语像: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是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例如: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以狐狸为形象时,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而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Thefoxwhofliesproveshimselfguilty.(飞跑的狐狸证明自己有罪)。3教信仰方面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直到儒佛道三教合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谚语很多,如不修今世修来世、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汉语反映老子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昏极则乱等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汉语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谚语有: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财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财富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人际关系是平等的。相关的谚语如: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madethecountry,andmanmadethetown.(上帝造乡村,人们造城镇)等等。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而英语典故谚语大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以及西方经典著作等,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FarfromJupiter,farfrom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越远);WithoutCeresandBacchus,Venusgrowscold(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冷)。这条谚语中的克瑞斯(Ceres)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女神,而巴库斯(Bacchus)是酒神,维纳斯是众所周知的爱神。这条谚语的表面意思是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做伴,维纳斯(Venus)会感到冷清。而实际的寓意是:没有温饱,就难以有甜蜜的爱情。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谚语涉及广泛的领域。例如:Alltheworldisastage.(世界就是一台戏);Haveis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ownchild.(聪明的父亲才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点像汉语中的知子莫如父的意思。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了上面提到的《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以及西方经典著作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thecart
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还有一些在欧洲许多国家流传的谚语,例如:Allisnotgoldthatglitters(发亮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二)谚语的翻译方法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汉语谚语反映汉民族的文化特点,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语谚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表达方法:1.直译法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如果所要翻译的谚语喻义清新,形象逼真,按其字面直译其意,就能表达出原文的喻义来,则可直译。这样做既能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和原文的神韵,且又可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1)Acathasninelives(猫有九命);2)Allroadsleads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3)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4)Everymanisapoetwhenheisinlove(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5)Toomuchclevernessisfolly(过分聪明反而愚蠢);6)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7)Acandlelightsothersandconsumesitself(蜡烛照亮他人,燃烧自己);8)Wellbegunishalf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9)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自助者天助之)10)Moneyistherootofall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11)Anemptysackcannotstandupright(空袋立不直)。2.意译法有些英语谚语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在直译过来后,中国读者很难理解,虽然加脚注或说明可能达意,但是这样就失去了谚语语言洗练、短小精悍的特点。采取意译,则“可以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隔靴搔痒,甚至以辞害意,造成误解等等弊病”(曾自立,1983:74)。例如,有的词典将“WhenGreekmeetsGreek,thenwasthetug-of–war”译成“希腊人相遇,拔河赛就出现”。这样的翻译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好意译为“两雄相争,必有激战。”这样的例子还有:1)Peoplewholiveinglasshousesshouldnotthrowstones。如译成“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扔石头”不如译成“己有过,勿正人’’或“责人必先责己”。2)Infairweatherprepareforthe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3)Murderwill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4)Foolsrushinwhereangelsfeartotread如译成“愚者敢闯天使不敢去的地方”,不如译成“初生牛犊不怕虎”。5)Onecannotmakeanomelettewithoutbreakingeggs。如译成“想吃煎蛋饼,就得打鸡蛋”,不如译成“有得必有失”。6)IfthemountainwillnotgotoMuhammed,theMuhammedmustgotothemountain如译成“如果山不去穆罕默德那里,穆罕默德就必须到山那里去”,不如译成“坐而待不如起而行”。3.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这使得两个民族和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例如:1)Diamondcutdiamond(棋逢对手);2)Twocanplaythegame(孤掌难鸣);3)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4)Thegrassisgreenerontheothersideofthehill(这山望着那山高);5)Puttingthecartbeforethehorse(本末倒置);6)Justicehaslong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7)Hewhowouldsearchforpearlsmustdivedee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以从上面的例句看出,有些谚语尽管不能完全对应,但其大意是基本接近的,只不过喻体不一样,联想有异。在套用汉语谚语时,特别要注意谚语的民族性,即不能使用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译文里充满了异域色彩,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冯庆华,1995:144)比如:下面的这几个例子:1)Don’ttrytoteachyourgrandmothertosuckeggs(不要班门弄斧);2)Beautyliesinthelove’s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3)Itiseasytobewiseaftertheevent(事后诸葛亮好当);4)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5)Natureisthetruelaw(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6)Thefoxknewtoomuch,that’showhelosthistail(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上面例子中的“鲁班”“西施”“诸葛亮”“尧”“桀”“卿”等都是汉文化所特有的,这样汉译的英语谚语不但不能使中文读者透彻地理解谚语的内涵,达到在理解谚语内涵方面的功能对等,还会引起读者的疑惑和别扭。上面的句子不如翻译成:1)不要教母鸡下蛋;2)情人眼里出美人;3)事后聪明人好当;4)一人不及两人智;5)天行有常;6)过分聪明反而愚蠢。4直译和意译的结合有时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在直译后再加上谚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例如:1)Acatmaylookataking(猫也有权看皇帝,老百姓也该有点权利);2)Adaughterisfairerthanherfairmother(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3)Amouseintimemaybiteintwoacable(老鼠不断咬,粗缆成两截;不怕力量小,只怕功夫深);4)Aneagledoesnotcatchflies(老鹰不会去捉苍蝇,大人物不会去做小事);5)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6)Donotkickagainstthepricks(莫踢刺棍,莫作无谓的抵抗);7)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8)Firstcatchyourhare(先抓到兔子再说,到手的东西才算数);9)Hewhohasamindtobeatthedogwilleasilyfindastick(有心打狗,找棍不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0)IfIhavelosethering,yetthefingersarestill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调查数据见附录)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英美谚语的认知程度的情况,我们制作了一张问卷调查。我们向同学分发了40份,回收了31张,2张作废。从同学们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回答中发现,将近有57%的同学对于英美谚语还不太了解。说明同学们对于英美谚语不太感兴趣。当问及是否有必要学习英美谚语时,几近有2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同学们还未意识到学习英美谚语时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平常学习中只重视学习语言和语法,而忽视了其背后的英美文化。他们所获得的一些谚语知识也是老师课上提及到的,只有少数同学是自学或网上查阅来获取知识的。但是,大多数同学认为中国谚语与英美谚语还是有区别的,并且多数认为与文化差异有关。
这次的问卷调查活动也是比较成功的,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我们也得到了对于本课题研究所需的信息。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多数同学都很不注重对于英美谚语的学习,即使是老师已教过的谚语,翻译也成问题,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而非活学活用。由此,他们自己也难以判断学习英美谚语是否很难。经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同学们在学习英语中的不足之处。由于这些,我们小组成员也吸取了众多同学的教训,从自身寻找毛病,开始重视起学习英美谚语。我们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开始重视英美谚语,将其学好,在英语上有更大的进步。四点滴体会通过多个月的课题研究,我们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一定的默契,我们团结互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高中生对于英美谚语和俗语的学习是十分被动的。因而,对于英美与中国本土的谚语之间存在的区别较不明白。而我们通过这次研究性课题后,对于英美谚语与中国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别较为了解,经过前阶段的研究后,我们也从自己身上发现了许多不足和缺陷。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查阅有关资料,请教指导老师,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从一开始,我们很迷茫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幸好指导老师及时给我们带了个好头,使我们明确了方向。令我们深深感动的是老师还放弃了自己的课余休息时间来指导我们。本次课题的顺利完成,其中大大的包含了指导老师的心血,因此我们每一位组员都很感谢老师的帮助。现在研究结束了,我们回想这几个月来的艰苦努力,难免有些辛酸。但在取得了成果之后,组员包括老师在内,大家的喜悦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针对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些意见:1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注重去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背景,而非被动学习英语。2希望老师向学生多提及一些英美谚语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它的重要性。3在学习英语时更应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中国人可接受的英语,缩小汉语与英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指导老师点评:沈忱、陆驾宇、魏晨迪三为同学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努力和刻苦钻研,逐步学会了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从对于课题价值的科学判断和研究课题的可行性的分析到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从每次积极参加活动到及时总结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从问卷调查的制作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到最后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呈现,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踏实。认真的态度和勤学好问的精神是顺利完成该课题研究调查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英语谚语俗语的深入了解,小组成员找到了与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在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并就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学习困难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从翻译入手,把汉语和英语很好的结合起来,把英语谚语翻译成容易理解并且是中国人容易接受的语言,使学习者真正了解英语谚语俗语要表达的涵义。同时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反应出的问题介绍了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和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因此,该研究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指导老师:杨爱玲
附录:问卷调查数据表是否对英美谚语了解非常了解0比较了解2不确定4不太了解17根本不了解6是否有必要学习英美谚语非常有必要1有必要13不确定5不太有必要4根本没必要6中国谚语与英美谚语是否有区别区别很大9有区别15不确定1区别不大1没有区别3中国谚语与英美谚语的差异在于(可选多项)文化差异25生存环境差异17习俗差异18宗教信仰差异15历史典故15学习英美谚语知识的途径(可多选)自学4老师教授22书上获得9查阅网站5其他字典电子词典翻译下面句子是否有困难(Acatmaylookataking)没有困难9困难不大5不确定4有困难4很困难7我认为学习英美谚语很难完全不正确1不正确5不确定8正确8完全正确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动物相关的英文谚语.doc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歇后语、谚语、俗语、名言归类复习》教学设计.doc
- 和动物相关的英语谚语.doc
- 2020礼貌待人的谚语精选.doc
- 礼貌待人的谚语有哪些.doc
- 礼貌待人的谚语精选.doc
- 新河镇社区学校——崇明谚语和歇后语.ppt
- 夏至节气气谚语.doc
- 关于学习方法的谚语.doc
- 小学生谚语大全.doc
- 有关数字的英语谚语.doc
- 中英文谚语对照.doc
- 2020小雪节气谚语大全_小雪节气谚语祝福.doc
- 天气的谚语大全.doc
- 史上最简单最常用的英语谚语(一).doc
- 《谚语三则PPT课件》.ppt
- 论英语谚语的句法特点与语义修辞.pdf
- 论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段及思想内容.pdf